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通过影响奥地利黑松不定芽增殖和伸长因素的研究发现,接种到添加0.8mg/L6-苄氨基嘌呤(6-BA)和0.01mg/Lα-萘乙酸(NAA)的GD培养基上的不定芽增殖率最高可达1100%。不定芽伸长的适宜基本培养基为MS,添加0.02mg/LNAA伸长生长效果显著。继代培养中,用50g/L食用白糖代替30g/L分析纯蔗糖,可以降低试验成本。活性炭(AC)有利于促进奥地利黑松不定芽的伸长,而赤霉素(GA3)则抑制伸长。  相似文献   
62.
四倍体刺槐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 a四倍体刺槐嫁接采穗圃中剪取1 a硬枝和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为材料,研究了外源激素种类、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插穗生根的影响,以及基质积温对硬枝插穗和扦插时间对嫩枝插穗生根的影响;并研究了采穗圃母株年龄为1、3和5 a时分别对四倍体刺槐硬枝和嫩枝插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硬枝扦插以IBA1 000mg.L-1处理6 h为宜,最高生根率和平均生根量分别达55.56%和11.74条;硬枝插穗不定根发生的最低基质积温为121.32℃;当基质积温升高98.26℃时,生根率可提高13.17%,平均生根量可增加1.48条。嫩枝插穗生根率高于硬枝插穗,且嫩枝插穗以IBA1 400 mg.L-1处理4 h为宜,最高生根率和平均生根量分别达77.63%和8.70条。随着母树树龄的增加,四倍体刺槐硬枝和嫩枝扦插生根能力下降。嫩枝扦插随着扦插时间的推迟,生根能力也下降。  相似文献   
63.
观赏羽扇豆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完善观赏羽扇豆离体快繁体系,从试管苗生根培养天数、不定根数量、练苗天数、移栽基质和空气相对湿度多方面进行了试管苗移栽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根培养基上培养30~40 d,不定根数量大于6条的健壮苗是保证移栽成活的基本条件;试管苗先在温室条件下练苗3 d,移栽后前15 d控制相对空气湿度在90%~100%可显著提高移栽成活率;移栽基质为泥炭土∶珍珠岩∶河沙=1∶1∶1时,移栽成活率可达85.6%。  相似文献   
64.
金沙江干热河谷东川小江口麻疯树果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东川干热河谷小江口野生麻疯树的果实体积、千粒重、千仁重、种仁含油率等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第6株和第8株结果量和含种子个数均低于其他,立地条件对麻疯树影响较大;千仁重最高的是第6株;千果重最高的为第7株,最低的为第8株;种壳厚薄性状差异可以作为选育良种的指标;麻疯树种仁含油率为38.8%~55.8%,含油率较高,可以作为选育优良品种的材料。  相似文献   
65.
几个丝瓜品种设施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7个丝瓜品种的栽培比较试验,对植物学性状、丰产性、早熟性、果实外观商品性、抗病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品种第1雌花节位低于8.0,主蔓长度均较常规品种短,具有较早成熟性,其中N011、C010、H005早熟性好于CK;产量、雌花节位等相关性分析结果,支持了第1雌花节位与雌花数的变化呈负相关理论;仅H005出现裂果,栽培管理中前期要注意增温、保温,其余参试品种抗低温能力较强;X015、S006、C010、H005抗霜霉病能力没有其余品种强;N011的667 m2产量最高达4 369.9 kg,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其它品种,可以在江西南昌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6.
观赏羽扇豆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观赏羽扇豆繁殖技术,供生产借鉴。[方法]以LupinusGallery、LupinusMinaretie、LupinusRussell Prize、Lupinus arboreusBlue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结果]结果表明,9月中下旬播种,发芽率最高可达97%,营养土配方以泥炭土∶珍珠岩∶河沙=2.0∶1.0∶0.5最佳。组织培养繁殖中,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以MS+0.5 mg/L6-BA+6 g/L琼脂+45 g/L白糖最佳;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基以MS+0.5 mg/L6-BA+0.8 mg/LGA3+2 g/LAC+6 g/L琼脂+45 g/L白糖最佳,繁殖系数大6;生根培养基以1/2 MS+0.25 mg/LNAA+6 g/L琼脂+45 g/L白糖最佳。扦插繁殖难度大,成活率低。[结论]播种繁殖是传统的广泛采用的繁殖方式,组织培养繁殖可大大提高繁殖速度。  相似文献   
67.
凋落物分解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是植物将C、N、P等养分元素返还土壤的主要途径。对于果园生态系统,具备农业和林业生态系统的双重特征,同时拥有一个“开环”结构的养分循环系统,因而凋落物分解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和生态特征。从果园凋落物分解的主要研究内容、凋落物分解对果园生态系统的影响、果园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分解的生态特性三个方面综述了果园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及生态特性。发现目前果园凋落物分解研究与实际生产问题结合性不强,缺乏对果园生态系统一些独特性生态问题的关注。因此,建议采用定量的方法,针对果园系统特性,将研究结果与生产相结合,指导果园管理,实现生态和经济双收益。  相似文献   
68.
以五年生‘金果’猕猴桃为试材,采用智能Insentek测定土壤墒值,分析果园气象与物候期相关性,与产量构建水分生产函数,探明丘陵缓坡山地猕猴桃不同物候期水分动态循环及植株耗水规律,以期为果园精准节水灌溉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金果’猕猴桃全物候期为211 d,试验年降雨量属于丰年,物候期中果实膨大期最长,其降雨量达1 214.89 mm,且有效降雨量占总量的73.68%;果园土壤10~30 cm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大,土层越深土壤含水量越高,晴天白天土壤含水量高于夜间,呈现阶梯状下降趋势;物候期ET峰值出现在5月,日耗水量达43.11 mm,日耗水量高水平持续到果实膨大后期,且该时期需水模数最高为0.74;参考作物腾发量物候期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峰值出现在7—8月,作物系数物候期内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且值均大于1;猕猴桃产量与耗水量拟合方程优度大于临界值,可作为水分生产函数使用,且随耗水量增大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猕猴桃果实膨大期持续时间长、耗水量大,虽降雨总量占年降雨总量比率高,但出现了季节性干旱胁迫,是猕猴桃高产灌溉补水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9.
为明确CPPU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及采后品质的影响,以猕猴桃黄肉品种“金艳”为试验材料,于盛花后30 d采用10 mg/L CPPU进行幼果浸果处理,自然生长果实为对照,测定生长发育期、常温处理(20℃)与低温贮藏(1℃)的果实品质指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10 mg/L CPPU处理在采收时明显提高了果实内外品质指标,促进了果实提早成熟。其中单果质量与纵横侧径分别提高了11.35%、7.20%、6.21%与7.08%;蔗糖含量提高了12.93%;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与果糖含量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2)在20℃常温处理下,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达到可食状态时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蔗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0.74%、3.34%、4.42%;同时促进了呼吸高峰的提前,缩短了货架期。(3)在1℃低温贮藏末期,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葡萄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3.11%、7.23%、11.11%,且果实硬度下降加快,缩短了采后贮藏保鲜期。综上所述,10 mg/L CPPU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单果质量,提升果实内在品质,同时加快了果实成熟进程,缩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