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建立优良的大葱遗传转化体系,以卡那霉素(Kana)、潮霉素(Hyg)以及除草剂Basta(Bar基因)作为抗性选择剂,研究其对大葱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葱愈伤组织分化对Kana不敏感,Kana不适宜作为大葱遗传转化中抗性选择标记,Hyg适宜的选择浓度为50 mg/L,除草剂Basta适宜的选择浓度为0. 10 mg/L。  相似文献   
22.
以大葱未开放花蕾为试材,研究不同基因型和低温、热激两种预处理方式对大葱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大葱以鲁葱杂5号的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4. 50%,再生植株数为15株;低温处理的胚状体诱导率和再生植株数整体高于热激处理,两指标分别于低温处理3 d、热激处理36 h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 50%、41株和3. 50%、17株;基因型和预处理试验分别得到31、147株再生植株,其中,分别有4、18株被鉴定为单倍体,单倍体诱导率分别为12. 90%和12. 24%。  相似文献   
23.
大葱需肥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葱不同生育期生长量及各元素含量的测定,确定大葱的阶段需肥量以及各元素在不同器官的分布。结果表明:大葱在10~11月份生长量最大,生长最为迅速;大葱对各元素的阶段需要量除氮、磷、钙3种元素外,其余8种元素均在10~11月阶段需肥量最大,除铁、锰2种元素外,其它元素均在6~7月阶段需肥量最小;P、S、Mg、Cu、Zn、Fe、Mn主要分布在大葱的根部,N、K、Ca在大葱叶中含量较多,而B则在假茎的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24.
采用双层无土栽培箱,研究了渗吸式无土栽培方式和普通无土栽培方式对章丘大葱幼苗经济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渗吸式无土栽培方式以其科学合理的供水方式及良好的保水保肥效果,为大葱幼苗生长创造了更加科学规范的条件,提高了葱苗的经济性状,改善了品质,减少了劳动量,渗吸式无土栽培装置性价比高于普通无土栽培装置。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积温、苗龄与大葱抽薹的关系,试验以章丘大葱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苗龄、不同积温条件下大葱抽薹的情况。结果表明:冬前活动积温为971℃(≥5℃)或777℃(≥10℃),有效积温为616℃(≥5℃)或542℃(≥10℃)时,大葱达到抽薹临界生理苗龄(株高13.8 cm,假茎直径0.4 cm,叶片数2.6叶)。达到此标准以上植株在经过550℃、262℃、132℃的0~10℃、0~7℃、0~5℃低温积温或者470℃、221℃、103℃的0~10℃、0~7℃、0~5℃有效低温积温即可发生抽薹。植株生理苗龄越大,抽薹需要的低温积温越少。  相似文献   
26.
试验采用秋水仙碱加入培养基和秋水仙碱溶液浸泡处理大蒜愈伤组织,经染色体数目鉴定表明,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诱导四倍体细胞。加入培养基法在诱导率和操作上都优于液体浸泡法。其中以在培养基中加入0.08%秋水仙碱,处理4d的诱导效果较好,加倍率达26.0%。  相似文献   
27.
自然条件下播期、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大葱抽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自然条件下播期、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大葱抽薹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前播种期的早晚对大葱抽薹的影响最大,播种早促进抽薹,使抽薹期提前、抽薹率提高。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大葱抽薹的影响顺序是:施用种类〉施用浓度〉施用时期。IAA、MH对大葱抽薹的影响较大,其中,IAA对大葱抽薹有明显促进作用,MH对大葱抽薹有抑制作用。本试验促进大葱抽薹的最佳组合是A1B2C1D2,即第一播期、越冬后喷施30 mg/L IAA;抑制大葱抽薹的最佳组合为:A2B1C4D3,即第二播期、越冬前喷施300 mg/L MH。  相似文献   
28.
蔬菜先期抽薹严重影响蔬菜产量与质量。本文综述了环境与内源激素对蔬菜抽薹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本研究领域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9.
大葱部分种质资源数量性状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葱(Allium fistulosun L.var.giganteum Makino)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并形成了众多的地方品种,但对大葱品种类型的划分,目前尚无统一的数量分类标准,仅凭经验依据假茎(葱白)形状和长短,将大葱品种分为鸡腿型、长葱白、短葱白三类。鸡腿型葱白基部明显膨大比较容易辨认,长葱白与短葱白是依据葱白长短划分的,而葱白长短是连续性变化的数量性状,很难准确进行类型划分。在大葱研究和生产中,对大葱品种进行类型划分是非常必要的。本试验在大葱品种收集、种植和性状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性状和数值分类对大葱品种类型的划分进行了研究,并对大葱部分种质资源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30.
蔬菜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我国蔬菜多倍体育种研究在蔬菜多倍体诱导与鉴定方法、蔬菜多倍体育种与应用等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目前蔬菜多倍体育种中尚存在的4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蔬菜多倍体育种水平的对策,即选择适宜的诱变材料、提高蔬菜多倍体的孕性、扩大多倍体原始材料的选择范围、完善诱导方法与技术、多倍体育种与其它育种方法的结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