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4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1.
黄瓜亲本遗传距离与F1产量优势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黄瓜亲本遗传距离 (D2 )与杂种产量优势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 ,在D2 <1 0时 ,超中优势(H1)和离中优势 (H2 )与D2 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762 和 0 .41 5 8 ,D2 >1 0时 ,相关系数为 0 .0 469和-0 .5 1 0 8,即在一定范围内 ,杂种优势随亲本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增强 ;试验根据双亲遗传距离大小选配亲本 ,预测杂种产量优势的准确率达到 75 % (H1)和 78.6% (H2 ) ;与配合力预测方法相比较 ,依据配合力选配的组合有 84.6%在遗传距离预测范围内。认为遗传距离可以作为黄瓜优势育种中亲本选配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2.
番茄耐弱光性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番茄个体发育过程中,对耐弱光自交系01—21(P1)和不耐弱光自交系01-61(P2)以及它们的正、反交和回交后代F1、F11、F2、B1、B2共7个群体进行遮光处理,分析其番茄耐弱光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番茄耐弱光性以显性遗传和基因互作效应为主,存在部分加性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13.
低温下番茄幼苗生长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低温下番茄幼苗生长的遗传规律,选用4份耐低温能力不同的番茄品种(系)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模式.调查适温、低温条件下的幼苗生长速率.应用Hayman和Griffing的数量分析方法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低温下番茄幼苗生长的遗传为不完全显性.回交效应显著.正反交差异不显著,呈现核遗传,细胞质作用不显著,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且加性效应更为重要,亲代与子代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单性结实茄子与有性结实茄子果实发育过程,分别以两个单性结实品系D1、D2与两个非单性结实品系N1、N2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胚胎及果实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茄子的胚囊发育属于蓼型,4个品系在开花前均已形成发育正常的八核胚囊,但开花后,单性结实品系和非单性结实品系的胚胎和果实发育产生了明显差异。未授粉单性结实品系的茄子无双受精作用,胚囊内卵细胞、助细胞、极核等逐渐解体消失,胚珠萎缩,果肉细胞排列紧密、间隙小,果实无籽;而非单性结实品系则产生了受精的卵细胞与极核,胚囊内生成游离胚乳核,果肉细胞排列松散,胎座上着生许多种子。可见,单性结实子房增大不依赖于受精作用的刺激,解剖性状可作为单性结实选育辅助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与羽衣甘蓝杂交胚的发育及其离体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祝朋芳  魏毓棠  张月 《园艺学报》2007,34(2):501-503
改良Ogura胞质大白菜与羽衣甘蓝的种间杂合胚胎存在明显发育障碍,败育始于球形胚阶段,表现为胚乳细胞化及过度增生;而对照大白菜与甘蓝型油菜杂合胚胎发育至早心形期胚乳仍呈游离核状态。大白菜与羽衣甘蓝杂合胚珠离体培养的有效取材时间为授粉后6~17d,其中9~11d最佳。液体振荡培养可显著促进胚珠离体成苗,花器等营养添加物未见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番茄耐低温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综述了国内外番茄耐低温的研究成果,包括番茄低温耐受性的生理机制、番茄耐低温遗传、亚适温对番茄生育的鉴定方法,以及提高番茄低;温耐受性的途径,并指出了今后番茄耐低温研究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甲、乙型核不育系的转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 据复等 位基因遗 传假说, 利用已知 基因型 的甲、乙型 雄性 不育“两 用系”,经 过4 个世代的 杂交选 育,获得了 新甲型“两用系”,临时保持 系和稳 定遗传的 雄性不 育系。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和羽衣甘蓝种间杂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改良萝卜胞质不育大白菜为母本 ,以甘蓝型油菜为桥梁种进行杂交 ,获得了较多的种间CMS杂种 ;又以此种间CMS杂种为母本 ,以 7个羽衣甘蓝品种为父本进行第 2次杂交 ,平均亲和指数仅为 0 .0 0 1;采用离体胚培养 ,使 14d胚龄第 2次种间杂合幼胚在MS +BA 2mg·L-1+NAA 0 .0 5mg·L-1+蔗糖 30g·L-1的培养基上发育成小植株。  相似文献   
19.
萝卜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及恢保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萝卜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 系统研究了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恢复系的细胞质育性以及3 种不育细胞质之间的恢保关系。结果表明: 育性恢复系由细胞核内一对或两对显性基因控制, 其细胞质为可育细胞质。恢复系基因型为N (Ms1Ms1Ms2ms2) 、N(Ms1ms1Ms2Ms2 ) 、N (Ms1Ms1ms2ms2 ) 、N (ms1ms1Ms2Ms2 ) 。3 种萝卜雄性不育细胞质的恢保关系不同, 表明它们属于不同类型的不育细胞质。  相似文献   
20.
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向菜心品种早-49的转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大白菜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利用现有白菜雄性不育系(99029-2)作为不育源,以早-49菜心品种为目标亲本,经过杂交、自交、测交、兄妹交等转育方法,将核不育基因向菜心品种转育,得到了含有早-49遗传基因的新甲型两用系、临时保持系和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