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低温胁迫对转基因烟草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转RD29A-CBF3基因烟草幼苗及对照(未转基因烟草)在15℃和4℃低温胁迫8h后,测定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增加,4℃处理比15℃处理增加的幅度大;转基因烟草的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对照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说明转基因烟草幼苗获得了一定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低温对转CBF3基因烟草叶绿体超微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低温胁迫下转拟南芥CBF3基因烟草幼苗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方法]4℃低温胁迫8 h后,测定转基因烟草幼苗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对叶绿体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低温胁迫转基因烟草幼苗叶片内SOD、POD活性和MDA含量与未转基因烟草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低温胁迫转基因烟草叶绿体结构基本是完整的,未转基因烟草叶绿体由杆状变成圆球形,数量有所增加,出现聚集现象,基粒片层混乱。[结论]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对低温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发展水稻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本研究采用浸渍法比较了5种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s、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CQMa421和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核型多角体病毒)对3种水稻主要害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室内毒力及致死表型。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中剂量处理条件下,5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均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处理后第2天幼虫的校正死亡率(46.7%~86.7%)就显著高于对照组(0%),第5天稻纵卷叶螟幼虫校正死亡率可达到85.7%~100%,均极显著高于二化螟的校正死亡率(4.76%~23.81%),二化螟第6天时的校正死亡率为25.0%~55.0%。对褐飞虱若虫,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的速效性和毒力均优于球孢白僵菌,经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处理后2 d的存活...  相似文献   
14.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 Ker-Gawl)的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一串红的小孢子及雄配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一串红具有两个花药室,花药壁的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腺型绒毡层。胞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成熟花粉粒为三细胞型,大量的花粉粒在单核靠边期到二细胞花粉的过程中出现花粉粒变形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蔬菜大棚土壤Cd的形态分布特征及生物有效性,选择延安市周边具有代表性的蔬菜大棚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DTPA-TEA单一浸提法和改进的BCR法测定土壤中有效态Cd和各形态Cd含量,并以生物有效性系数和生物活性系数为指标研究Cd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土壤Cd的有效态含量和总量分别在0.04~0.38mg·kg~(-1)和0.11~1.08 mg·kg~(-1)之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50和0.43,Cd空间分布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大;酸可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Cd的平均百分比为29.6%、25.8%、11.3%、33.3%,Cd以残渣态和酸可提取态的形态居多;Cd生物活性系数K_1、K_2、K_3分别为0.296、0.371和0.333,表现为K_2K_3K_1,Cd生物有效性系数在9.5%~42.1%之间,其中有效性系数在30%~40%范围内的占50%,Cd主要以中等利用态存在且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指导马铃薯黑胫病相关试验,利用CVP培养基,对疑似感染了黑胫病的马铃薯植株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纯化,并对菌株的3种保存方法进行比较和探讨,同时采用病原菌回接的方法对菌株致病性进行鉴定,最终成功建立了马铃薯黑胫病菌分离纯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纤维素滤纸经碱处理、环氧活化、偶联IDA、固定化CU++后制得大孔纤维素亲和膜。以BSA为目标蛋白,研究亲和膜吸附蛋白质的性能,对亲和膜的流与负压、亲和膜性能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并对解决金属离子泄露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普通纤维素滤纸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亲和膜,并有望在大规模蛋白质分离纯化上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将纤维素滤纸经碱处理、环氧活化、配基偶联、固定化Cu^2+后制得了大孔纤维素亲和膜。检验了亲和膜的流速与负压、等温吸附、保存方法及使用次数等亲和膜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普通纤维素滤纸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亲和膜色谱介质。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青枯病菌生化型研究及菌株接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测定了我国山东、广东和广西3省的马铃薯青枯病菌生化型,结果表明:被测菌株包含了生化型Ⅰ、Ⅱ、Ⅲ和Ⅳ4种生化型,其中生化型Ⅱ和Ⅲ为优势生化型,均占被测菌株的40%,被测菌株中未测定出生化亚型。同时,比较了通过伤根灌注法和刺茎法这两种方法在番茄幼苗上接种马铃薯青枯病菌的接种效果,结果表明:与刺茎法相比较,伤根灌注法操作简便,幼苗发病快,发病级数高,是理想的青枯病菌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串红结实性及花芽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8种颜色一串红的结实率、落花率及成熟胚珠败育率进行了调查,同时,对一串红的花芽分化过程进行了石蜡切片观察,以探讨一串红结实率较低的原因.结果表明一串红的平均结实率为15.81%,平均落花率为23.13%,成熟胚珠败育率为84.13%;一串红的花芽分化是从第4个叶节开始,在第9个叶节时分化结束;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在一个叶节上可以形成2~3个小花原基,但实际上只有1~2朵花能够开放,其余退化或脱落,这是一串红结实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