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低剂量电子辐射对马铃薯的刺激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低剂量电子辐射对马铃薯的刺激效应,以马铃薯原原种"克新13号"为试材,利用高频高压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对其辐射处理,然后进行温室与试验田种植并对其出苗速度、长势、产量、及淀粉、还原糖进行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1~12Gy的电子束辐射对马铃薯的刺激效果较理想,出苗时间提前,长势旺盛,增产幅度达到41.9%~91.8%,淀粉含量提高了0.87%,还原糖含量下降了0.0053%。  相似文献   
42.
羊草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3种羊草种子为外植体分别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2,4-D(1,2,4mg·L-1)的MS培养基上,讨论其组织培养的条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的培养基以MS+1mg·L-12,4-D的效果最好,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12%,不定芽分化率为16%;生根培养中,以1/2MS培养基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100%。在筛选出的培养基上培养的羊草种子具有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幼苗分化率好、幼苗健壮、生长势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3.
由于栽培方法落后,阿城大蒜市场占有率及商品性连年下降,通过引进韩国覆膜平播密植栽培法,改良该地区现有的传统栽培模式,提高阿城大蒜的质量及产量,为提高黑龙江省大蒜的市场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覆膜平播密植栽培法大蒜植株茎粗、株高、叶片数和单头蒜头鲜重均高于传统栽培法,且增产26.9%,商品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4.
肖莉  魏琪 《北京农业》2013,(9):178-179
主要结合富平县气象站1978-2010年间的蒸发量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对影响蒸发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马铃薯Y病毒的检测方法,参考GenBank中马铃薯Y病毒的全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6.0引物软件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PVYF、PVYR,利用RT-PCR方法对PVY病毒黑龙江分离株CP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并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引物PVYF、PVYR可以扩增出包含PVY病毒CP基因全长的cDNA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VY病毒黑龙江分离株CP基因与GenBank上的40个不同PVY病毒分离株的CP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2.1%~97.4%,说明PVY病毒CP基因保守性较高,可以用作制备PVY病毒血清型检测方法的抗体基因。  相似文献   
46.
为了避免在马铃薯晚疫病化学防治过程中用药不及时和盲目过度施药,提升防治效率,达到精准防治的目的。本研究开展CARAH晚疫病监测预警模型、丹麦NEGFRY模型和常规施药防治方法相结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通过调查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分析不同处理的药剂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评价CARAH晚疫病监测预警模型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中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CARAH监测预警模型病害预警情况与实际病害发生拟合度达93%。采用CARAH监测预警模型,可减少杀菌剂使用次数1~3次,产量降低损失48.47%,商品薯率提高12.63%,病薯率降低4.43%,经济效益增加10966元/hm2。因此,通过建立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CARAH监测预警模型,可用于指导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工作,可以减少不必要杀菌剂喷施,达到精准治的效果,完成减药目标。  相似文献   
47.
彩叶草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唇形科鞘蕊花属彩叶草(Coleus blumei Benth.)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快繁的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组织培养中,最适宜的消毒处理为消毒剂采用0.1%升汞溶液,加入3~4滴吐温80,消毒时间为5 min,总体污染率低于20%;最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基为1/2MS 2.0mg/L 6-BA 1.0 mg/L NAA的组合,其平均诱导率为72%;最适分化培养基是1/2MS 1.0 mg/L 6-BA 0.5 mg/L NAA的组合,其平均分化率为85.4%;彩叶草不定芽的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2MS O.5 mg/L NAA组合,其平均生根率为92.5%.  相似文献   
48.
[目的]尿苷二磷酸(UDP)糖基转移酶(UGT)是生物体内广泛分布的Ⅱ相解毒代谢酶,目前有关昆虫体内UGT与杀虫剂解毒代谢及抗药性关系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旨在探究甜菜夜蛾对毒死蜱敏感性与UGT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甜菜夜蛾对毒死蜱的抗性水平;用定量PCR分析抗性与敏感种群间UGT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以α-萘酚为底物、尿苷二磷酸葡萄糖为糖供体测定UGT活性,并测定UGT抑制剂对杀虫剂毒力的影响。[结果]采自广东惠州田间的种群对毒死蜱具有高达944.3倍的抗药性,所测定的32个UGT基因在抗性种群中有17个显著上调表达,其中以UGT33J3、UGT33F7、UGT33F5上调最明显,分别上调41、37与34倍,并且田间种群UGT活性是敏感种群的3倍。UGT基因的表达与UGT活性能被苯巴比妥与毒死蜱处理所诱导而增加,UGT活性的提高使甜菜夜蛾的敏感性下降。反过来使用UGT抑制剂5-硝基脲嘧啶与苯磺唑酮则能抑制甜菜夜蛾幼虫UGT的活性,并显著提高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毒力。[结论]甜菜夜蛾UGT对毒死蜱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抑制UGT活性可提高甜菜夜蛾对杀虫剂的敏感性,说明UGT是甜菜夜蛾重要的杀虫剂解毒酶系。  相似文献   
49.
蚜虫是马铃薯病毒病传播的主要介体,不仅可以造成马铃薯的减产,还会使马铃薯种薯质量大幅度下降。为进一步开展马铃薯蚜虫防治技术的研究,对主要马铃薯田蚜虫的种类分布、习性、危害方式及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以期避免其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50.
实时定量荧光PCR法检测马铃薯黑胫病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黑胫病是国内外马铃薯产区发生比较普遍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严重地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本研究根据Potato Black Leg序列,设计出马铃薯黑胫病菌特异性的引物,对10种供试菌株进行了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特异性好,可以将马铃薯黑胫病菌和其它马铃薯常见病害相区分;灵敏度较高,可检测出最低的黑胫病菌浓度为3.6~3.9 cfu.mL-1;而且检测时间仅用4 h,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该方法可有效地应用于马铃薯黑胫病菌的检测和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