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12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28篇
  26篇
综合类   279篇
农作物   107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159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电流互感器又叫变流器,它的作用是把电路中的大电流变为小电流,以供给测量仪表和继电器的电流线圈.由于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中只允许有很小的阻抗,所以它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接近于短路状态,声音极小,一般认为无声.电流互感器故障时常常伴有声音或其他现象发生.若铁心穿心螺丝夹得不紧,硅钢片就会松动,铁心里交变磁通就会变化.随着铁心里交变磁通的变化,硅钢片振动幅度增大而发出较响的“嗡嗡”声,此声音不随负荷变化,会长期保持.轻负荷或空负荷时,某些离开叠层的硅钢片端部发生振荡,会造成一定的“嗡嗡”声.此声音时有时无,且随线路负荷的增加而消失.  相似文献   
112.
食用稻米品质形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78,自引:10,他引:168  
 就食用稻米组分、稻米品质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剖析了传统的品质研究思路,分析了食用优质稻米研究与品种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即稻米品质性状的静态研究较多,动态形成的研究较少;对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作了大量的研究,而对淀粉的结构研究较少;淀粉代谢和稻米品质形成过程中关键酶的动态研究较少。为此提出稻米品质形成规律研究中急需开展的研究内容及与其配套的研究新方法和新手段。  相似文献   
113.
日本,将排水管道污泥,作为污肥施入农田及林草地,长期施用后,使施用地作物产量逐年下降,特别是污肥中的有害重金属积累于土壤中,使土壤环境恶化。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污肥后,使土壤表层0~10cm的锌含量逐年上升;同时亦不断淋溶下渗,使锌几乎全部滞留在0~20cm土层中,停施13a后,土壤表层仍有锌的残留。  相似文献   
114.
凡纳对虾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凡纳对虾(Penaeusvannamei)又称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品种之一。其自然分布区主要在东太平洋沿海岸的暖水水域,但由于凡纳对虾属于开放式纳精囊种类,其人工育苗是已知对虾种类中难度最大的种类之一「张伟权199O],在室内饲养条件下性腺成熟、自然交配很难,其卵子和幼体对真菌极为敏感。因此,本研究设想通过在不同温度、盐度、光照、PH和饵料条件下,切除对虾单侧眼柄促性腺发育;控制蓄养密度、性比及水流,开展凡纳对虾池内诱交及人工授精获取受精卵进行人工繁育;处理育苗用水和施加药物,预防育苗期病害感…  相似文献   
115.
贻贝卵巢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作者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贻贝卵巢的超微结构,发现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和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相似,均由一个大而圆或多边形的核,粗面内质网,球形线粒体及丰富的游离核糖体等构成。但随着卵黄发生,细胞的体积越来越大。卵母细胞表面开始出现微绒毛,它是卵膜的一部分及卵将成熟的标志。卵黄的形成是双源的,但以外源为主。  相似文献   
116.
为研究转抗虫基因对根际和内源细菌群落的影响,以转抗虫基因107杨田间对比试验林为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转基因株系和对照株系根际土壤细菌、树干韧皮部和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土壤样品中有效序列平均在30 000以上,杨树组织有效序列平均在300 000以上。(2)转基因株系细菌物种组成与对照株系的极其相似,酸杆菌门与变形菌门为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株系根际土壤的优势菌门,占比分别为16.6%和21.9%;蓝藻菌门和变形菌门为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株系韧皮部的优势菌门,所占的比率分别为54.8%和59.2%;变形菌门为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株系根部的优势菌门,所占的比率分别为40.7%和58.8%。(3)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株系在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上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不同部位之间差异显著。结果表明:转基因107杨没有对根际土壤和内生细菌造成显著影响,明确了转抗虫基因107杨不同部位细菌群落特征,为转抗虫基因107杨的生物安全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7.
研究不同方法处理棉花秸秆的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半纤维(HC)在绵羊瘤胃中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处理过的棉花秸秆和未经处理的棉花秸秆相比,三化复合处理后的棉花秸秆CF、NDF、ADF分别下降20%、17%、6%;KMnO4溶液处理的棉花秸秆CF、NDF、ADF分别下降21%、20%、15%。经处理后,棉花秸秆体内消化率(瘤胃尼龙袋降解)均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8.
喀斯特峰丛坡地灌木林地与梯田旱地土壤水分入渗特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为明确喀斯特峰丛坡地土壤的入渗特性,该文测定了灌木林地和梯田旱地不同土层的入渗过程,同时分析了影响入渗的因素,并用不同入渗模型对其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梯田旱地的入渗性能低于灌木林地,其平均入渗系数约是灌木林地的78.6%,尤其在土层30~60 cm的平均初渗率、稳渗率仅为灌木林地的4.3%和4.4%,存在明显的入渗隔层,其原因是梯田旱地本身的土壤黏粒含量充足,加上人为翻耕促使较细颗粒向下移动后堆积。(2)灌木林地土壤中的砂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孔隙度较大,不同土层间的性质差异较小,而梯田旱地0~30 cm与30~60 cm土层的土壤性质差异明显,表现为下层土壤容重大、土壤孔隙度小。两者入渗性能均与土壤容重、孔隙度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3)Horton模型对灌木林地和梯田旱地的拟合效果较好(R20.9),且对梯田旱地表层和深层的拟合度比对灌木林地的拟合度更好。Kostiakov模型和Philip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差。该文为喀斯特土壤水分管理及土壤入渗模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9.
养分胁迫会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相对于地上部分,根系往往较早感知环境胁迫。为了研究水稻根系对养分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通过Illumina Hiseq2000平台测序,对氮素胁迫下水稻根系转录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氮素胁迫诱导根系出现了2 270个差异转录基因,其中上调表达的有1 176个,下调表达的有1 094个。采用GO功能分类和Pathway功能注释,可将注释的基因划分为48个功能类别118条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脂肪酸代谢、氧化磷酸化、氨基酸代谢、淀粉蔗糖代谢等生物学过程。部分根系关键基因表达变化表明,氮素胁迫诱导大量新生蛋白质合成,形成各种酶类,促进新RNA合成,从而形成了更多的新生蛋白质。氮素胁迫诱导根系IAA积累更多来自极性运输,参与植物细胞伸长发育的EGase基因及木质素特异合成途径的关键酶(CCR)表达量发生上调,这些转录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是根系受养分胁迫刺激而发生了伸长生长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20.
通过2016年西瓜3个播种期种植试验,对西瓜关键生育期间气象条件分析,结合西瓜产量产值以及衡山县30年气候资料,得出了衡山县西瓜种植高产高效的种植时段为5月上旬—5月下旬,农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西瓜的播种种植,加强田间管理,获得西瓜的高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