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主要介绍了二疣犀甲诱捕器的制作与使用方法,及其田间诱集效果,应用结果表明其制作简易,使用方便,诱捕成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2.
红棕象甲幼虫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红棕象甲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灌根法、灌淋法、打孔注药法和熏蒸法等化学防治方法对红棕象甲幼虫进行了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依次为:熏蒸法>打孔注药法>灌淋法>灌根法.用磷化钙以每株树9.6g的剂量进行根部熏蒸,5d后防效达83.03%,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引诱桶的制作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引诱桶的制作及其使用方法.并应用聚集信息素对红棕象甲成虫进行田间引诱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每个引诱桶每月引诱成虫21.21头,雌雄性比为1:0.90,其中7月份引诱的成虫数量最多,平均每个引诱桶引诱34.25头,说明了6~8月份是红棕象甲成虫活动出现的一个高峰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聚集信息素对红棕象甲成虫引诱效果差异较大,雨天及低温天气引诱红棕象甲成虫数量明显减少.应用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诱捕红棕象甲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防治方法,其操作技术简易,比较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24.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2.5%三氟氯氰菊酯水乳剂在绞股蓝上的残留动态。绞股蓝样品用丙酮和石油醚提取,毛细管柱分离,ECD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三氟氯氰菊酯的最小检测限为5×10-12g,在绞股蓝上的最低检测浓度为8×10-3mg/kg;三氟氯氰菊酯在绞股蓝上的半衰期约为5d,喷药30d后,在绞股蓝上的最终残留量未检出。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利用昆虫病原线虫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防治红棕象甲的可行性,在室内研究了该线虫对红棕象甲幼虫的致死效果和毒力水平。采用微量点滴法测试线虫不同施药剂量和施药时间对红棕象甲3龄幼虫的致病效果,并观察处理后红棕象甲幼虫的形态学特征变化。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红棕象甲具有一定的致死作用,随着线虫接种剂量的增加,红棕象甲死亡率增加;毒力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红棕象甲幼虫的LD50呈现降低的趋势,同时随线虫接种剂量的提高,LT50逐渐缩短;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红棕象甲幼虫被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感染后,虫体呈现出僵硬皱缩、体色变褐、身体肿胀直至最后虫体腐烂、线虫游离而出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红棕象甲低龄幼虫具有一定的防控潜力。  相似文献   
26.
在油棕传粉象甲人工饲养过程中,原有的成虫饲养装置存在2点突出问题。改进成虫饲养装置并比较改进后的饲养效果,发现改进后的油棕传粉象甲成虫饲养装置的人工饲养效率显明提高,为油棕传粉象甲规模饲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7.
洋虫(Martianus dermestoides)别名九龙虫,属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科。研究表明,洋虫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很高,是喂养  相似文献   
28.
记述了对我国经济棕榈植物具有潜在危险性的40种害虫,分属2纲6目19科,其中昆虫纲有38种害虫,蛛形纲有2种害虫;分别介绍了40种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植物种类、分布区域及危害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我国棕榈植物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9.
黄山春 《蜜蜂杂志》2007,27(7):41-41
美丽针葵又称软叶刺葵,属多年生灌木棕榈科植物,原产于印度支那地区,我国南方各省区栽培甚多,一年开花一次,花期是4~5月,其花粉量大,有淡芳香味,蜜蜂喜欢采集.  相似文献   
30.
对槟榔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均为25~30 ℃,最适生长pH值为6-7。同时明确了不同碳、氮源对槟榔炭疽病菌菌落生长及其产孢的影响。杀菌剂咪鲜胺抑制毒力最高,EC50为0.020 1礸?mL-1;其次为苯甲?丙环唑,EC50为0.225 3 礸?mL-1;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对槟榔炭疽病菌没有抑制作用,不能用于防治槟榔炭疽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