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5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3年生枳砧建阳桔柚为试材,观察花器官结构、花粉育性、授粉后花粉管生长过程和早期胚胎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建阳桔柚的花为完全花,花粉染色活力为66.42%,花粉萌发率为8.68%。自花和异花(沃柑花粉)授粉4h后花粉都开始萌发;授粉8h后异花授粉的花粉大量萌发,自花授粉萌发量比授粉4h时多,但低于异花授粉;异花授粉24h后少量花粉管伸入子房,异花授粉48h后大量花粉管进入子房中且部分完成受精;自花授粉48h后花粉管进入子房,但并没有受精成功,自花授粉72h后可观察到少量受精成功。自花授粉于授粉2周后观察到胚珠内部出现空腔、早期败育;异花授粉于授粉3周后观察到部分胚珠内部出现空腔、早期败育。  相似文献   
42.
为探讨金柑高温落果原因和防治方法,开展抑制金柑高温落果试验。通过对气温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气温是导致落果的重要因素,继而进行了6组不同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采用30mg/l 920+5mg/12,4-D+芸薹素2000倍、芸薹素2000倍+30mg/l 920+天牛膏和糖醇钙+聚合硼+天牛膏三个处理落果明显减少。表明生长素和营养素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高温导致的落果。  相似文献   
43.
柚类是广西的名特优产品和优势特色产业。文章综述广西柚类生产、主栽品种与种质创新等方面情况,分析广西柚类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和提出提升柚类产业和种质创新的策略,为柚类产业持续发展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4.
广西龙眼种植面积已达到 2 2 5万多hm2 ,居全国第一。种植龙眼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很大的利润空间。然而 ,部分龙眼种植户并没有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期望的“摇钱树”变成了“丢钱树” ,出现了弃管丢荒、砍树改种的现象。如何提高广西龙眼种植的经济效益 ,成为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1 龙眼种植效益低的主要原因1 1 投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低广西龙眼发展是在 1990— 1995年 ,按照种植3~ 4年投产计算 ,目前都应该进入投产期。即使按80 %~ 85 %面积投产计算 ,也应有 18万~ 19万hm2 投产。然而据调查 ,2 0 0 1年投产面积只有9 4 7万…  相似文献   
45.
广西野生杨梅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西杨梅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准确了解和掌握广西野生杨梅资源类型,利用ISSR技术对广西野生杨梅资源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探讨。从11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2条引物,对40份杨梅样品进行ISSR-PCR分析。结果显示,共扩增出154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3条,占73.38%,表明广西杨梅资源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用NTYS-PC2.1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杨梅样品分为4大类:它们分别代表杨梅、大叶青杨梅、毛杨梅、青杨梅,其中大叶青杨梅的形态分类和ISSR分子分类存在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6.
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和节粮型畜牧业生产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忻州地区草地资源的基础上 ,着重阐述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 ,改变畜牧业的生产模式 ,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生产模式的主要措施 ,同时提出保护和建设草地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47.
48.
49.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野生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野生蔬菜的开发也备受重视。介绍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价值,分析合山市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前景,针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野菜资源,使合山市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提出几条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0.
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分别对沃柑网棚、露地栽培条件下的环境温湿度、果实物候期及生长发育、品质等进行测量调查。结果表明,2016年8月,网棚内日最高温、最低温整体高于露地,最高温、最低温分别相差0.7~5.8、0.1~5.5℃;2016年7月网棚内平均湿度比露地高1.9%,8月、9月、10月、11月网棚内平均湿度较露地分别低0.1%、2.6%、1.6%、1.0%;网棚栽培的沃柑花期、生理落果期分别较露地栽培提前4~7 d,果实成熟期延后8~10 d,果实发育周期增加10~15 d;成熟期时,网棚栽培的沃柑果实果形指数为0.72,明显小于露地栽培的0.77;网棚、露地栽培的沃柑果实纵径、横径增长率峰值出现在8月中下旬,此时网棚、露地栽培的沃柑果实纵径、横径增长率分别为21.08%、24.49%和12.55%、16.03%;网棚、露地栽培的沃柑平均单果质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202.44、180.73 g和14.17%、15.01%,相互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