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5篇
  7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为研究叶片不等间距对离心泵性能及压力脉动影响,以一比转数为132.7的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基于转子自动平衡理论建立了3种叶片不等间距叶轮模型,并对模型泵全流场进行了CFD数值计算,获得了模型泵外特性、叶轮内流分布及蜗壳内压力脉动信息。利用外特性试验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并对叶片不等间距与原等间距叶轮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叶片不等间距布置会使泵扬程降低,效率升高,且最小角间距越小,扬程下降越明显,效率上升越明显,但最小角间距为45°、50°、55°时,3个工况下的扬程、效率计算值变化幅度均保持在5%以内,满足设计要求;叶片不等间距布置后叶轮工作面附近的低速区更明显,且主要存在于较宽流道,最小角间距越小,低速区范围越大;叶片不等间距模型在145 Hz及其谐频处产生新的压力脉动峰值,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压力脉动频谱平稳性,其中最小角间距为45°、50°的2种模型在此处的脉动量整体比叶频处脉动量还大。该研究结果可为离心泵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生物载体是组合式生态浮床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研究生物载体在组合式生态浮床中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研究热点。介绍了传统生态浮床特点、修复机理和净化效果不足;在此基础上引出了组合式生态浮床,阐述了无机材料、人工合成材料以及天然纤维素材料在组合式生态浮床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具有生物载体和基质双功能材料在组合式生态浮床系统应用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期望能为生态浮床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83.
在我们这个蔚蓝色的小星球上,森林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已存在了两亿多年,在与冰川、地壳变动、风雪雷电、水火等自然灾害的顽强斗争中,森林历尽苦难沧桑,没有消亡,没有毁灭,形成了地球上蔚为壮观的原始森林、热带雨林,甚至是罕见的叹为人间奇迹的地下森林。走进森林,...  相似文献   
84.
对10株白玉菇菌株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MYSYB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物学效率最高、生长周期最短,综合性状良好。  相似文献   
85.
以红大戟组培生根苗为移栽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质、不同水肥处理和不同季节对红大戟组培苗移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泥炭和珍珠岩混合(1:1)作为移栽基质,成活率最高,达85.30%;喷施0.07%的KH2PO4溶液最能促进移栽苗的生长;较佳的移栽季节为2~4月.  相似文献   
86.
从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出发,阐述了人才素质的内涵,并就如何加强高校素质教育.避免使素质教育片面化和机械化进行了研究,认为高校要重视人教育的价值、加强人教育.培养具有良好人格和精神的人;另一方面高校的科学技术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彻底改变应试教育模式。重视人教育与更新技术教育模式才能赋予素质教育长久的勃勃生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7.
以红大戟组培生根苗为移栽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质、不同水肥处理和不同季节对红大戟组培苗移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泥炭和珍珠岩混合(1:1)作为移栽基质,成活率最高,达85.30%;喷施0.07%的KH2PO4溶液最能促进移栽苗的生长;较佳的移栽季节为2—4月。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究牛大力的微波干燥特性并分析其动力学模型,为完善牛大力微波干燥加工工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不同微波功率及不同切片厚度下的牛大力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选用薄层干燥模型中常见的5种动力学模型(Newton、Lagarithmic、Henderson and Pabis、Wang and Singh和Page模型)对牛大力切片干燥模型进行线性拟合。【结果】牛大力的微波干燥曲线呈现加速和降速2个阶段,在同一微波功率下,牛大力切片厚度越小,干燥速率越快;在同一切片厚度下,牛大力微波功率越大,干燥速率就越快。在相同切片厚度、不同微波功率条件下和在相同微波功率、不同切片厚度条件下,牛大力切片干燥过程的水分比(MR)与干燥时间t呈非线性关系,说明模型Wang andSingh不适合用于描述牛大力切片的微波干燥特性;-lnMR与干燥时间t呈非线性关系,说明Newton、Lagarithmic和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也不适合用于描述牛大力切片的微波干燥特性;而ln(-lnMR)与干燥时间lnt呈线性关系,说明Page模型可用于描述和预测牛大力切片微波干燥特性。以SPSS 20.0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并求得牛大力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方程ln(-lnMR)=-4.226-0.19H+0.001P+(1+0.027H+0P)lnt达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Page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即Page模型适用于建立牛大力切片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经准确性检验,Page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拟合度较高,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9。【结论】Page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和有效预测牛大力切片微波干燥过程的水分变化情况,适用于建立牛大力切片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且通过拟合方程能准确预测微波干燥过程某时刻牛大力切片的水分比。  相似文献   
89.
针对目前全自动移栽机作业效率低、稳定性低的问题。结合自主设计的全自动移栽机装置,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设计一种穴盘苗的取喂苗控制系统,并进行田间试验。试验表明,系统通过PLC控制多个气缸与步进电机,能够实现取苗、喂苗的协调配合。在移栽速率为60~120株/min范围内,取喂苗成功率与苗株完整率均大于95%。控制系统能适应不同移栽速率下的自动移栽作业,最终实现高效稳定自动移栽。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不同热风温度、切片厚度及装载量对牛大力切片热风干燥速率的影响,并建立牛大力切片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为牛大力干燥工艺探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热风温度(50、60、70、80℃)、切片厚度(2、4、6、8mm)和装载量(100、200、300 g)为考察因素,实时测定各条件下牛大力切片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对常见的5种干燥模型进行筛选,并计算干燥过程中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和活化能。【结果】随着热风温度的升高,切片厚度和装载量的降低,牛大力切片的干基含水量明显减少,干燥速率明显增加。牛大力切片在热风干燥过程分为加速和降速2个阶段,其中大部分干燥过程为降速阶段。牛大力切片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符合Page模型,该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拟合度较高(R2=0.969),拟合方程为ln (-lnMR)=-3.174-0.242H+0.029T-0.006L+(0.721+0.015H+0.002T)lnt,可求得-k=e(-3.174-0.242H+0.029T-0.006L),n=0.721+0.015H+0.0027,不同干燥条件下牛大力切片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在1.62114×10-10~12.96913×10-10 m2/s,均随着热风温度的升高和切片厚度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活化能为60.7388 kJ/mol。【结论】Page模型可较好地描述不同切片厚度的牛大力切片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且通过拟合方程能较准确预测热风干燥过程中某时刻牛大力切片的水分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