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探讨不同月龄沙乌头公、母猪体尺性能及其生长规律的差异,本研究对江苏省海门沙乌头原种场2月龄、4月龄、6月龄、12月龄等4个阶段的去势阉公猪和未去势母猪共72头的沙乌头猪体尺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1)性别对2月龄沙乌头猪的体长有显著影响,母猪体长极显著长于公猪(P0.01),但对2月龄的其它体尺性状和其它时间段的所有体尺性状均无显著影响。(2)不同性别沙乌头猪不同阶段体尺性能生长规律不同,其中沙乌头公猪4~6月龄体高、胸围、胸深的生长速度快于母猪,6~12月龄体长、腿围的生长速度快于母猪,4~12月龄腹围、管围的生长速度快于母猪。而沙乌头母猪只有2~4月龄、6~12月龄胸围生长速度快于公猪和6~12月龄胸深生长速度快于公猪。(3)相同性别沙乌头猪不同阶段体尺性能生长规律不同,除了胸宽,沙乌头公、母猪4~6月龄的体尺性能与其它时间段相比,生长均变缓。(4)此次测定的沙乌头6月龄公、母猪体长、体高均比1991年测定的相比有所减小,不排除因群体数量减少导致性能有所退化的原因,因此应加强对沙乌头猪的保护、扩群与选育提高。  相似文献   
102.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新型无污染、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的饲料添加剂,在调节动物肠道菌群平衡、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增强机体免疫力等诸多方面具有抗生素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在现代养猪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回顾了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分类情况及作用机制,结合试验结果剖析了微生态制剂在推进生猪健康养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黄瑞华 《猪业科学》2009,26(11):68-69
第六次中国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于2009年8月21日至24日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 会议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中国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策划组织,辽宁省丹东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承办,辽宁黑猪原种场、奥格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慧怡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东海种猪场、江西玉山黑猪原种场等单位积极协办.  相似文献   
104.
旨在鉴定影响猪群体滴水损失变异的相关候选基因,为猪肉质选育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478头体质健康,平均日龄为237.95 d的苏淮猪个体,其中阉公猪290头,母猪188头。采集所有个体的背最长肌样本后,采用吊袋法测定滴水损失(drip loss, DL)表型,计算群体滴水损失估计育种值(estimated breeding value, EBV),选择其中EBV极高(N=48)和极低(N=48)各10% 的个体进行猪80K芯片基因分型。借助群体分化指数(fixation index, Fst)和基于单倍型信息的单倍型积分值(integrated haplotype score, iHS)方法对苏淮猪进行全基因组选择信号检测,选择 iHS值在前5%,同时Fst值≥0.15的SNP位点作为受选择的位点,接着对受选择SNP上、下游各50 kb的区域进行基因注释,并对所有基因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鉴别与猪滴水损失相关的候选基因。通过对芯片分型数据质控后,96个样本的51 705个有效SNPs用于后续分析。通过FstiHS选择信号合并分析,共筛选出175个受选择的SNPs,主要位于1、6、7、11号染色体上,其中仅有27个SNPs位于已报道的影响猪滴水损失的QTL区域上。对受选择SNP 位点附近区域进行基因注释显示,175个SNPs涉及到 73 个基因,其中多个基因被报道与肌肉发育以及细胞氧化应激等功能相关,包括PACRG、EZR、MRTFA、LCP1和VKORC1L1基因,这5个基因都是新发现的功能上与猪滴水损失有关的候选基因。选择3个位于功能候选基因上,同时又位于QTL区域内的SNPs进行苏淮猪全群分型,并与滴水损失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发现,位于MRTFA 基因上的rs340037952位点与苏淮猪群体滴水损失存在显著关联(P<0.05),位于VKORC1L1基因上的rs320624660与苏淮猪群体滴水损失存在极显著关联(P<0.01)。本研究通过选择信号分析找到175个受选择的SNPs,基因功能注释鉴别到5个影响滴水损失的候选基因,还分别在MRTFAVKORC1L1基因上鉴别到与苏淮猪群体的滴水损失存在显著关联的位点:rs340037952和rs320624660,为后续猪滴水损失性状的选育提供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05.
红灯笼猪是优质的江苏省地方畜禽资源。为探明红灯笼猪种质特异性,解析其种质特性背后的关键基因位点,本试验选取了包括红灯笼猪、米猪和淮猪在内的45个欧亚猪种1 228头猪的基因组数据,通过邻接系统发育树、遗传距离、遗传分化系数、祖先血统组成K分析(K postulated ancestral populations)以及位点特异性分枝长度(locus-specific branch length, LSBL)分析等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显示:红灯笼猪在邻接系统发育树分析中独立成簇,没有与其他猪种交叉。在遗传距离和遗传分化系数分析中,红灯笼猪与其他猪种,包括淮猪和米猪,都保持较远的遗传距离和遗传分化,这种差异甚至超过了梅山和二花脸等现有确认的地方猪种间差异。此外,在祖先血统组成分析中,红灯笼猪在K=39时,形成了独立的祖先血统组成,此时的二花脸和米猪仍共享同一个祖先血统,表明红灯笼猪进化路线特异。最后通过将红灯笼猪、米猪和淮猪进行LSBL分析,结果发现相关位点所注释到的基因主要富集在生长代谢、抗病性和神经发育等功能上,表明红灯笼猪在种质形成过程中,相关性状受到选择。本试验确定了红灯笼猪的品种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