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3篇
农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保水剂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研究保水剂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在河北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对青海“绿宝”公司提供的3种剂型保水剂施入土壤后的混剂土进行土壤温度和水分运动规律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加入保水剂后能够调节土壤温度的变化,提高土壤的保温性能,使土壤的昼夜温差减小;对土壤水分的蒸发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混剂土中的水分会向四周的干燥土壤扩散,其扩散距离是对照的2倍,而含水率仍在16%~19%之间,土壤中加入保水剂后,混剂土所保持的水分86.7%~88.4%为有效水(0~1.5MPa)。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混剂土的保温效果、抑制水分蒸发效果越好,土壤水分扩散相同的距离,混剂土的含水量越高,从而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2.
我国干旱区草场种子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上层凋落物和土壤中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土壤种子库研究是植物种群生态学和植被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干旱区分布着大面积的草场,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对于草场的研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我国干旱区草场种子库研究的方法和内容,旨在为以后草场种子库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3.
运用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和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方法,研究了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群落结构和主要优势种群的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了主要优势种群各径级数量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垂直结构较为明显。山杨、五角枫和蒙古栎种群,幼龄个体多,老龄个体少,基本上属于进展型种群,而白桦种群的小径级和高径级的个体都较少,主要以幼树和中树居多,属于衰退型种群。蒙古栎种群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Ⅲ型。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的Ⅱ径级、Ⅳ径级和Ⅵ径级中,白桦种群呈现大径级株数增加的趋势,白桦种群维持困难;山杨种群和五角枫种群小径级株数呈现减少的趋势,中径级株数呈现增加的趋势,表明山杨和五角枫保持相对稳定性,而蒙古栎呈现衰退的态势。因此对4种优势种群,分别实施不同的经营措施,促进种群的自然更新和群落演替。  相似文献   
64.
河北省森林草原区主要草本植物功能群适宜分布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森林-草原交错区阐明草本植物功能群随环境变化的响应及适宜分布格局,有利于揭示脆弱景观草本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和制定保护策略。在对河北省塞罕坝保护区184个草本样方进行分层随机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光合作用途径进行了功能群的划分,并采用ClimateAP气候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生成了气候和地形因子20个,在此基础上,利用MaxEnt模型进行了C3和C4功能群的潜在适宜分布模拟。结果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精度较高,C3、C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均超过0.8;在研究区C3植物适宜分布较广,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1.99%,而C4植物分布相对分散,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9.12%;影响C3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极端最高温、冬季平均降雪量、>5 ℃积温、年平均气温和最冷月均温,影响C4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极端最高温、>5 ℃积温、年平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和冬季平均降雪量等。结果表明在研究区C3草本植物潜在适宜分布在冷凉湿润的环境中,而C4草本植物则更适宜生长在高温及干燥的环境中。随着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加剧,C4草本植物的适宜分布范围将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65.
为了阐明择伐面积对群状择伐后所栽植幼树碳储量的影响及择伐与人工更新共同作用对华北落叶松低效林林下灌草、枯落物碳储量的影响,对0.02,0.03,0.05hm2孔隙内人工栽植的幼树,以及林下灌草和枯落物碳储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生物量来讲,人工更新栽植的华北落叶松生物量随着择伐孔面积的增大而增加,人工更新栽植的白桦生物量在面积为0.03hm2时达最大值;同一树种不同择伐面积下,当择伐面积为0.03hm2时,灌木生物量达到最大;不同择伐面积下,栽植华北落叶松择伐孔内草本生物量均高于白桦;随着择伐孔面积的增大,枯落物的生物量逐渐减少,且白桦样地内的枯落物生物量较高。对于碳储量来讲,栽植同一树种的样地内,随着群状择伐孔径的增加,白桦样地碳储量呈递减趋势,而华北落叶松则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同一择伐面积下,栽植华北落叶松的样地总碳储量均较白桦高,且当择伐孔面积为0.03hm2时,栽植华北落叶松的样地总碳储量最大。  相似文献   
66.
基于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中3个龄级(Ⅱ龄级,15 ~20 a、Ⅲ龄级,20~30 a、Ⅳ龄级,30 ~40 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调查数据,分析和比较了华北落叶松各龄级人工林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并分析了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域的土壤环境受到林龄的影响较大,土壤各相关因子之间联系紧密.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现为:Ⅲ龄级综合得分>Ⅱ龄级综合得分>Ⅳ龄级综合得分.  相似文献   
67.
承德县林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承德县特殊的区位条件决定了在林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 ,面临着技术、社会经济和政策与制度等多方面的问题 .该文通过对承德县林业发展现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 ,系统的提出了用以指导承德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8.
利用1986年和2000年TM/ETM卫星遥感数据,运用GIS软件分析了黄河源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借助Excel软件进行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源区近15a来高覆盖度草地、湿地和冰川面积急剧减少,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剧,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下降。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景观多样性和分维数呈下降趋势,优势度上升。  相似文献   
69.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林业市场经济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加快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体制的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从系统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出发,明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同时应尽快转变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主管部门职能,规范自身管理行为,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管理体系,以促进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0.
低质低效林改造是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林分生产力、增强林分生态功能的重要举措。以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低质低效林综合改造技术模式为研究对象,从森林固碳释氧价值、涵养水源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评价,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经营措施下,经过改造的华北落叶松低效林与未经过改造的相比,森林固碳释氧价值、涵养水源价值都有明显的增加,从功能性价值总体来看,人工促进更新的经济价值最高,为53 850.04元/hm2,其次依次为群团状择伐改造20 753.5元/hm2、封禁促进植被恢复18 767.15元/hm2、带状皆伐改造15 932.75元/hm2、引进灌木13 883.86元/hm2、封禁为12 460.24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