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5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7篇
  28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保靖黄金茶1号茶树品种为试验对象,研究遮荫处理对其春梢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处理能提高遮荫前期保靖黄金茶春梢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对遮荫后期则影响不明显;遮荫能够降低茶多酚的含量与酚氨比,其中双层黑色遮荫处理,茶多酚的含量为23.46% ~ 26.65%,酚氨比为4.20 ~ 7.94;在提高保靖黄金茶1号绿茶品质中,双层黑色遮荫处理的效果优于单层黑色遮荫网处理.  相似文献   
72.
生物黑炭添加对黑土水分梯度处理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添加生物黑炭(Biochar)能够改变其理化性质,影响土壤水热动态和作物生长过程,关系到作物的产量。玉米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研究生物黑炭添加对玉米苗期生长过程的影响,可为改善东北春季冷凉条件下苗期玉米生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利用人工气候箱,通过盆栽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物黑炭添加条件下,水分含量梯度变化对玉米苗期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添加不同生物黑炭量(50g/kg和100g/kg)后,低有机质土壤和高有机质土壤均表现为22%的土壤含水量最有利于玉米幼苗生长,而田间持水量接近24%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土壤有机质和生物黑炭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存在叠加现象,低有机质土壤中施入生物黑炭l00g/kg促进玉米苗期生长效果最佳,而高有机质含量土壤中施入生物黑炭50g/kg促进玉米苗期生长效果最佳;(3)生物黑炭添加量相同时,相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通常高有机质土壤苗期生长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73.
苹淡褐卷蛾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有害生物,利用 CLIMEX3.0软件对苹淡褐卷蛾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发现该虫在我国的气候适生区域比较广泛,除新疆、吉林和黑龙江外,其他省份均有适生地区,适生面积约为369万 km2,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8%。针对有害生物的传入和定殖能力,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以防止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74.
渭河(咸阳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欧共体修正BCR四步连续提取法对渭河(咸阳段)的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Pb,Cr,Cu,Ni,Mn和Zn)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r,Ni和Zn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分别为97.91%,66.36%和73.68%,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而Pb和Mn仅在乙酸提取态含量分别达27.66%和38.49%时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有效性和潜在危害性."非稳定态"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沣河渭河交汇处上游位含量最高,其次为渭河3号桥下,沣河渭河交汇处下游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75.
GA3对牡丹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GA3对牡丹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GA3浸泡生根牡丹种子后,牡丹种子内可溶性淀粉含量持续下降,上胚轴长和芽长快速增加,苗重缓慢增加;GA3处理14天后得到了牡丹幼苗,缩短了实生苗的成苗时间.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半夏无菌苗的建立、基本培养基、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种类及配比对半夏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半夏离体培养采用MS培养基最好,诱导半夏产生愈伤组织以块茎效果最好,MS+2,4-D1.5 mg/L+ZET 1.5 mg/L和MS+6-BA 1.5 mg/L+NAA 1.5 mg/L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效果都好,诱导率高达82.5%;MS+KT 1.0 mg/L+NAA 0.2 mg/L和MS+2-ip 1.0 mg/L+NAA 0.2 mg/L对苗的生长效果都好,MS+KT 1.0 mg/L+NAA 0.2 mg/L和MS+KT 0.5 mg/L+NAA 0.1 mg/L对于生根效果都好.  相似文献   
77.
图书分类是图书馆组织藏书和揭示藏书的一种手段,其准确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分类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文献利用率。以实例的形式对其加以分析,探讨了图书分类工作,提高分类质量,确保图书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78.
性信息素可用于田间诱集雄虫,干扰雌、雄虫的交配从而抑制害虫种群,但田间应用性信息素对昆虫的寄生性天敌是否产生影响,能否和卵寄生蜂协同利用,尚不明确。本文在室内测定了二化螟性信息素混合物对稻螟赤眼蜂寄生能力的影响,在田间定点挂放寄主卵并释放稻螟赤眼蜂,比较了有无二化螟性诱剂诱芯存在时寄主卵被寄生的情况。结果发现二化螟性信息素混合物影响稻螟赤眼蜂的寄生。当混合物浓度从0.01μg/μL升高到10μg/μL时,供试米蛾卵被寄生率从50.29%下降到1.71%,均显著低于对照的62.14%。寄生发生后,赤眼蜂子代的雌性比不受性信息素浓度的影响,子代雌性比在45.9%~87.0%,与对照77.8%无显著差异。田间挂放二化螟性信息素诱芯影响了释放的稻螟赤眼蜂对二化螟卵的寄生率。远离诱芯位置的卵块的被寄生率高于距离诱芯近的卵块,但挂放诱芯吸引了自然界中的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以上结果显示二化螟性信息素影响了稻螟赤眼蜂的寄生,但不同种赤眼蜂对二化螟诱芯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79.
为了解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Leptin(瘦素)水平及其动态变化特点,分别对15头荷斯坦奶牛分娩前后血浆Leptin和酮体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并根据酮体水平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5头荷斯坦奶牛中检出4头亚临床酮病奶牛,发病率为26.7%;亚临床酮病奶牛平均血浆Leptin水平(0.73±0.75 ng/mL)极显著低于非酮病组(2.06±1.64 ng/mL);与非酮病奶牛比较,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Leptin水平在产后8周内的动态变化呈低频率变化,而与产前数据比较,亚临床酮病奶牛的波幅变化明显大于非酮病奶牛;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Leptin和酮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基本一致,揭示了酮病发生的潜在机理。  相似文献   
80.
试验旨在研究桑叶粉和发酵桑叶粉对胡须鸡饲养后期屠宰性能、肉品质及盲肠菌群的影响。选用95日龄岭南黄Ⅲ号胡须鸡392只,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5%、10%、20%桑叶粉组,5%、10%、20%发酵桑叶粉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鸡(7公7母)。预试期4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除10%桑叶粉组外,其余各试验组鸡半净膛率显著降低(P<0.05);10%发酵桑叶粉组鸡全净膛率显著降低(P<0.05),20%发酵桑叶粉及10%桑叶粉组鸡全净膛率极显著降低(P<0.01);饲喂5%发酵桑叶粉或20%桑叶粉使胡须鸡腿肌率分别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胸肌剪切力和桑叶粉各组腿肌剪切力值均有所下降,但只有10%桑叶粉组胸肌剪切力值显著下降(P<0.05);20%桑叶粉组腿肌pH45 min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腿肌b*值均有所降低,其中20%桑叶粉组显著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5%、10%桑叶粉组鸡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盲肠乳酸菌与大肠杆菌比值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试验结果,桑叶粉可在胡须鸡生长后期日粮中添加至10%,发酵桑叶粉可添加至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