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蓝莓属于菌根植物,其根系上共生有多种菌根菌.为了筛选促进蓝莓生长的菌根菌,本试验采用蓝莓根段直接分离法和根段组织研磨溶液分离方法,从长白山野生蓝莓新鲜根系中分离11株真菌,其中只有4株真菌才能够回接成功,回接成功侵染率达33.3%~63.3%.菌株LM001和LM003对蓝莓苗的生长具有有明显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32.
为寻找对水稻稻瘟病有诱导抗病作用的有益内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对从辽宁西北地区采集的根系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内生真菌No051进行16SrDNA ITS序列分析,同时采用抑菌试验和水稻盆栽试验考察No051代谢产物对稻瘟病菌的诱导抗病效果。结果表明:该菌为镰刀菌属Fusarium sp.,对稻瘟病菌的抑制率为38.75%,对水稻稻瘟病的诱导效果为76.82%。  相似文献   
33.
为了探讨玉米芯对不同平菇菌丝体生长和胞外纤维素酶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于玉米芯栽培的高产纤维素酶的平菇菌株。以18种平菇菌株为供试材料,以纯玉米芯为唯一碳源,采用平板法、刚果红杯碟快速筛选法,以不同平菇菌株在培养基上的菌落长势、菌丝生长速率、菌落直径、菌丝生长指数、变色圈直径、酶指数为指标,研究玉米芯对不同平菇菌株生长和胞外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纯玉米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平菇菌株菌丝均可生长,但菌丝生长曲线差异显著,3302长势最好,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11.28mm·d-1和56.39,变色圈最大,直径为41.67 mm。18个平菇菌株中,最适于玉米芯栽培的平菇菌株为3302。  相似文献   
34.
酸处理对黑莓、'早红'树莓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以黑莓、'早红'树莓种子为试材,经不同浓度硫酸、1%次氯酸钙浸泡及潮湿低温保存,看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黑莓较'早红'树莓的种子易发芽;黑莓经98%浓硫酸处理15 min,再经1%次氯酸钙浸泡2 d,发芽率最高,达49.09%;'早红'树莓经60%浓硫酸处理25 min,再经1%次氯酸钙浸泡6 d,发芽率最高,但仅为21.09%.潮湿低温处理对黑莓、'早红'树莓种子发芽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35.
杨光  龚娜  张青 《长江蔬菜》2014,(6):16-17
元鸿红心是以WMO09R3为母本、WMO09R16为父本配制的一代薄皮甜瓜杂交种,其植株蔓生,果实长圆形,成熟后果皮部分呈黄绿色晕斑,果肉内层橘色,瓤橘黄色;平均单果质量355.0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97%;中抗枯萎病、病毒病,适合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36.
植物内生菌活性提取物对粳稻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基因表达芯片技术,分析了植物内生菌活性提取物对粳稻的根系进行处理后,粳稻根部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处理后,有883个基因发生了变化,超表达13个,与粳稻生长发育有关的基因6个。  相似文献   
37.
肖伟  龚娜  王红 《长江蔬菜》2012,(3):19-20
利用生物反应热催芽池中产生的生物热对黄瓜、西葫芦、豇豆、四季豆等种子催芽,可起到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生长、减少化肥用量和提高蔬菜品质等多重作用,应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陈珣  杨镇  肖军  丑静  龚娜  王娜  王红  肇莹  杨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423-7424,7444
[目的]研究No051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量与培养时间的关系。[方法]以从辽宁省西北地区根系土壤中分离得到的No051内生真菌为材料,对其进行液体培养,分别在培养5、9、13、17、21和25 d后进行次生代谢产物干物质量的测定,同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液体培养9 d为次生代谢产物产生的高峰期;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该时期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包含的活性物质较多。[结论]该研究为No051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为了确定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模式,为杜鹃花科叶绿体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绘制了杜鹃叶绿体基因组图谱,对三大功能基因进行分类,统计各蛋白编码基因密码子的3位碱基的GC含量、有效密码子数、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开展中性绘图分析和PR2-plot等分析,并系统分析影响杜鹃密码子偏好性的各种因素,从而筛选出了最优密码子。结果显示,杜鹃叶绿体基因组全长206 912 bp,大单拷贝区为110 234 bp,小单拷贝区为2 606 bp,反向重复区为47 036 bp。蛋白编码序列GC含量为36%,密码子第3位偏好使用A/U,ENC值范围为37.48~57.13,说明其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较弱;中性绘图分析显示GC12和GC3的相关系数为0.255,拟合的回归系数为0.345;PR2-plot分析显示G>C,T>A;有30个密码子的RSCU值大于1,以U或A结尾的有29个,影响其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最主要为自然选择压力;最终鉴定出最优密码子8个,分别为GCA、GAU、UUG、CCA、CGU、UC...  相似文献   
40.
玉米自交系SSR技术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PCR反应体系的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模板DNA浓度及退火温度对玉米自交系SSR扩增结果的影响,确定适合玉米自交系SSR分子标记研究的优化体系.最终确定总反应体系为20μmol/L,Mg(2+)浓度3.0mmol/L、dNTPs 0.1mmol/L、引物0.45μmol/L、Taq DNA聚合酶0.4U、模板DNA 50ng.PCR扩增条件:94℃预变性5 min;94℃ 45s,56℃ 45s,72℃ 1 min,35个循环;最后72℃5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