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林业   29篇
  4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荷花鲜切花化学保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观测了荷花开花习性和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了两次荷花鲜切花的化学保鲜试验,筛选出了最佳试验组合,使荷花鲜切花的货架期由2—3d延长到6—7d。  相似文献   
22.
23.
24.
小麦春季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是西南冬小麦种植的重要省份,但地形复杂,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均有,海拔跨度大,种植制度多为稻麦两熟的一年两熟制。全省气候温和,水热条件较好,但光照不足。小麦品种多属春性或弱冬性,对光照反应不敏感。条锈病、白粉病为害较重,间有赤霉病发生;虫害则以蚜虫、红蜘蛛为主。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江西省抚州、共青城、鄱阳、万年、进贤、弋阳、高安等地各泡桐基地的走访调查,以及与有关县林业局及各基地相关人员的访谈调研,阐述江西省泡桐的基本情况,分析总结江西省泡桐产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和发展建议,为江西省泡桐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6.
闽楠天然林与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江西吉安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群落调查及树干解析分析,结果表明,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等生长特性基本相似.其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1~10 a为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生长的缓慢期;10~20 a为树高生长速生期,此时闽楠林树高连年生长量达0.60 m以上;10~30 a胸径生长急剧上升,期间胸径连年生长量达到0.86 cm以上;15~25 a时材积生长逐渐加速;20 a后为树高生长匀速期,连年生长量平均为0.33 m;30 a后胸径生长速度变慢,连年生长量平均为0.44 cm,33 a时达到数量成熟,并且随着树龄的增大,树形不断向圆锥体靠近;25 a后材积生长迅速提高,平均生长量达0.013 63 m~3,说明闽楠生长速度并不缓慢,是培育珍贵阔叶树种大径材优良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27.
闽楠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地理变异及遗传参数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采自江西、福建2省13 个闽楠种源的种子进行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闽楠种子千粒重、室内发芽率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闽楠种源间苗高、地径、生物量有着极显著的生长差异,且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苗高和地径生长与纬度呈负相关.说明通过种源选择,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并初步筛选出江西龙南、福建王台、西芹等苗期生长较好的种源.闽楠苗高生长以7~9 月份为速生期,这时期的生长占年生长的55%以上.  相似文献   
28.
以银叶树果壳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研究了水浴醇提银叶树果壳多糖的工艺条件,并考察其对DPPH·、·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银叶树果壳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53min、液料比64∶1mL·g~(-1)、提取次数2次,该条件下银叶树果壳多糖得率为14.01%。银叶树果壳多糖对DPPH·、·OH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清除能力与多糖浓度呈线性关系,表明银叶树果壳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9.
虎耳草及其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虎耳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用途,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等。组培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以虎耳草成熟植株的茎段为外植体,在无激素培养基MS上诱导出芽;在MS 6-BA0.2mg/L(单位下同) IBA0.1培养基上继代和增殖培养,繁殖系数可达4~5;在培养基1/2MS 15g/L糖的培养基上进行根系诱导及生长,生根率可达100%,开始生根时间3d,根系生长完成时间14~15d,生根整齐,同步性高。上述培养务件为本试验的最佳配方。虎耳草组培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30.
中药杏香兔耳风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较全面地概述杏香兔耳风的天然分布、资源状况、形态特征、经济和生态价值等,观测了杏香兔耳风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并根据观测结果开展了杏香兔耳风的驯化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