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8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林业   331篇
农学   270篇
基础科学   152篇
  728篇
综合类   1280篇
农作物   418篇
水产渔业   270篇
畜牧兽医   1035篇
园艺   273篇
植物保护   39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1967年   3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隔膜计量泵的改良设计与汽蚀性能的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应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上的进口隔膜计量泵容易产生的汽蚀问题,对隔膜泵复合隔膜、柱塞密封副、液压平衡与补偿阀结构进行了改良设计,采用较大承载能力的机座、独特阶梯式活塞、加大直径的活塞、PTFE+NBR复合隔膜,改良放气安全阀及油浸没式补偿系统等方法,提高了隔膜计量泵的汽蚀性能;通过对改造的隔膜计量泵与原有的计量泵进行的汽蚀试验对比,给出了隔膜计量泵性能与现场使用的最佳匹配工况。改良的结构设计和新型材料的选用大大提高了计量泵的汽蚀性能。  相似文献   
42.
This paper designed and developed a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MOP) model to illustrate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among technologies, productive activities, constraints and farmers’ objectives in the peri-urban vegetable production system and use the model as an economic tool in analysing probable consequences of a given action or innovation on the farm. The best compromise solution was generated using four analytical steps, as follows: single-objective optimization (to determine the ideal and anti-ideal values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s);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to generate the set of Pareto non-dominated solutions); cluster analysis (to trim down efficient set into smaller homogeneous groups); and compromise programming (to determine where the best compromise solution lies).  相似文献   
43.
PLC在农产品称量包装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来控制农产品称量包装的自动化生产.同时,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及工作过程,给出了系统流程图及PLC控制梯形图以及提高精度的各项措施.该系统不仅线路简洁、可靠性高,而且较好地兼顾了动态称量的精度和速度,满足了在线快速动态称量包装的要求.  相似文献   
44.
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DVISOR.软件能够快速分析传统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性等各种性能。本文系统地介绍了ADVISOR2002软件的功能特点、仿真策略和操作方法,并对该软件的应用以及汽车性能仿真软件的进一步研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5.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马铃薯黑痣病由于常年连作和马铃薯种植规模扩大,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1,2].目前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主要依靠农药的施用[3,4],但化学药剂的频繁使用会导致抗药性的产生、同时带来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5].从棉花根际土壤分离得到的多粘类芽胞杆菌Sx3可产生杀镰...  相似文献   
46.
Several natural products recovered from a marine-derived Aspergillus niger were tested for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SARS CoV-2 in vitro. Aurasperone A (3) was found to inhibit SARS CoV-2 efficiently (IC50 = 12.25 µM) with comparable activity with the positive control remdesivir (IC50 = 10.11 µM). Aurasperone A exerted minimal cytotoxicity on Vero E6 cells (CC50 = 32.36 mM, SI = 2641.5) and it was found to be much safer than remdesivir (CC50 = 415.22 µM, SI = 41.07). To putatively highlight its molecular target, aurasperone A was subjected to molecular docking against several key-viral protein targets followed by a series of molecular dynamics-based in silico experiments that suggested Mpro to be its primary viral protein target. More potent anti-SARS CoV-2 Mpro inhibitors can be developed according to our findings presented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47.
为优化藜麦秸秆的乳酸菌发酵工艺条件,选取发酵时间、乳酸菌添加量和秸秆含水量3个因素,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探究不同发酵条件对发酵后藜麦秸秆感官品质和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3个因素对发酵后的藜麦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乳酸菌添加量>秸秆含水量>发酵时间,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时间24.5 d,乳酸菌添加量12 mg·kg-1,秸秆含水量60%。在此条件下,发酵后的藜麦秸秆粗蛋白质含量为(6.93±0.05)%。该结果可以为藜麦秸秆发酵饲料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8.
石羊河尾闾黏土质夹层结构土壤对降雨入渗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该种土壤结构如何影响降雨在土壤中再分配及其影响效果,采用自然降雨背景下的人工试验方法开展了黏土质夹层对降雨入渗影响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降雨后经过相同时间水分再分布后的土壤末期含水率主要受控于降雨初期含水率、降雨入渗所能达到的最高含水率及其黏土夹层厚度;(2)黏土质夹层表层沙土土壤含水率在降雨条件下经过长期水分再分布后表现出黏土层厚度越小,表层含水率越低的特征;黏土层及黏土层下部的沙土层初始含水率越高,在降水初期水分增加量、增加速度以及水分流失量、流失速度与初始含水率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黏土质夹层结构土壤阻滞水分入渗到植物难以利用到的深层,将水分固持于黏土层及黏土层上下部,在表层覆沙20 cm情景下,10,20,30 cm厚度的黏土质夹层以10 cm处理总体水分保持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9.
为明确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马铃薯田土壤耗水、耗水规律、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在陇中半干旱农区设置了玉米秸秆带状双行覆盖(SSM2)、玉米秸秆带状单行覆盖(SSM1)、玉米秸秆全覆盖(SFM)、地膜春覆盖(PMS)和地膜秋覆盖(PMA)5种覆盖方式,以传统露地平作为对照(CK)。结果表明:2年试验中,玉米秸秆带状覆盖和地膜覆盖处理土壤贮水消耗量较CK分别增加13.5,14.8 mm。玉米秸秆带状覆盖能显著提高降水对马铃薯耗水贡献率,不同降雨年型内均以SSM2处理贡献率最高,2年分别为95.6%和94.3%。于CK相比,覆盖处理均降低了生育前期(播种-块茎形成期)耗水量,地膜覆盖显著增加了生育中期(块茎形成期-淀粉积累期)耗水量,玉米秸秆带状覆盖显著增加了生育后期(淀粉积累期-收获期)的耗水量。玉米秸秆带状覆盖和地膜覆盖分别能使马铃薯干薯产量增加27.9%和24.2%,干薯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3.1%和19.3%。综上可知,玉米秸秆带状覆盖处理能显著增加马铃薯生育时期内农田土壤贮水消耗量,并改善马铃薯生育前期和生育后期耗水,减少旱地马铃薯农田无效耗水,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干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0.
绿洲灌区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对绿肥还田方式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绿洲灌区小麦-玉米长期连作,麦后休闲期长、光热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研究麦后复种绿肥对轮作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在石羊河流域,于2017—2019年度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麦后复种绿肥的不同还田利用方式(全量翻压、地表覆盖免耕、地上部收获后根茬翻压、地上部收获后免耕和不复种绿肥传统翻耕对照)对后茬玉米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绿肥地表覆盖免耕和全量翻压处理玉米籽粒产量平均达14 274.9kg·hm~(-2)和14 687.5kg·hm~(-2),较不复种绿肥翻耕处理(对照)显著提高18.2%和20.4%(P0.05)。绿肥地表覆盖免耕条件下,玉米穗数、穗粒数、百粒重分别较不复种绿肥翻耕处理(对照)平均高5.4%、9.6%、20.8%(P0.05),且较根茬还田处理(翻压、免耕)增幅显著。与此同时,绿肥地表覆盖免耕和全量翻压显著增加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累积量和平均净同化率。绿肥地表覆盖免耕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平均达24.4kg·hm~(-2)·mm~(-1),较不复种绿肥翻耕处理(对照)显著提高29.9%(P0.05),该处理较不复种绿肥翻耕处理(对照)显著提高玉米播前土壤贮水量26.9%(P0.05),平均达280.7mm,且该条件下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显著低于其他绿肥还田处理。绿肥根茬还田处理(翻压、免耕)下,玉米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不复种绿肥翻耕处理显著高16.7%、16.0%(P0.05)。因此,在干旱绿洲灌区,麦后复种绿肥地表覆盖免耕获得玉米高产的同时,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