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1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304篇
林业   185篇
农学   158篇
基础科学   116篇
  271篇
综合类   1163篇
农作物   156篇
水产渔业   87篇
畜牧兽医   596篇
园艺   208篇
植物保护   16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选用基质固相萃取技术,采用正交优化设计试验,研究野菊花中天然活性成分蒙花苷提取的最佳工艺。在四氟芯层析柱中加入硅胶氧化铝野菊花花序粉,用正己烷-乙酸乙酯-丙酮的溶液组合进行极性洗脱,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花苷的含量。结果表明,野菊花花序中蒙花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1.5 h,萃取温度为30℃,洗脱剂体积比为1∶2∶3。  相似文献   
992.
西藏牦牛mtDNA COⅢ全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西藏牦牛的遗传多样性和类群间的系统进化关系,为西藏牦牛遗传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1个西藏牦牛类群111个个体的mtDNA COⅢ的全序列进行测定,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牦牛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它们间的亲缘关系及分类。【结果】①西藏11个牦牛类群的mtDNA COⅢ全序列长度均为781 bp,基因间没有内含子,共编码260个氨基酸,启始密码子AUG(ATG),含一个游离碱基。4种核苷酸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9.2%(T)、29.4%(C)、26.1%(A)和15.2%(G),有一定的偏倚性。②发现西藏牦牛的mtDNA COⅢ共有18种单倍型,11个牦牛类群的单倍型多样性值在0.378—0.844。表明,西藏牦牛具有较丰富的mtDNA COⅢ遗传多样性。③在mtDNA COⅢ的20种氨基酸组成中,亮氨酸平均含量最多,为11.92%,赖氨酸和半胱氨酸平均含量最少,为0.77%。碱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亲水性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11.15%、4.62%、29.61%和54.61%。④从mtDNA COⅢ来看,西藏11个牦牛类群可分为3大类,即帕里牦牛(PL)系、巴青牦牛(BQ)系、斯布牦牛(SB)系。【结论】西藏牦牛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分为3大类;结果支持将牦牛划分为牛亚科中一个独立属(牦牛属,Poephagus)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菌真核表达系统重组表达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dybowskin-1ST,分析评价dybowskin-1ST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蛙皮总RNA,经RT-PCR扩增获得抗菌肽dybowskin-1ST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到毕赤酵母菌分泌型表达质粒pPIC9K中,得到重组质粒pPIC9K-1ST。经电转化将pPIC9K-1ST转入到毕赤酵母菌GS115中,获得高效表达dybowskin-1ST的重组菌株。以甲醇诱导重组菌株,上清液经SDS-PAGE检测表明有目的蛋白dybowskin-1ST分泌表达。目的蛋白经Ni-agarose色谱柱分离纯化后,对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和蜡状芽孢杆菌进行抑菌活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dybowskin-1ST的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且dybowskin-1ST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结论】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dybowskin-1ST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活性和潜在的研发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针对猪附红细胞体g1基因编码的MSG1表面粘附蛋白(rMSG1)和以此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建立相应的ELISA方法进行猪附红细胞体的临床检测,并进行效果评估,以获得一种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有效检测手段。【方法】将MSG1-pET28c_E.coli BL21菌株,在适宜的条件进行诱导表达,经菌体破碎、层析等步骤获取纯化的目的蛋白。以纯化的rMSG1制备免疫原接种小鼠,获取符合要求的多克隆抗体。以rMSG1和多克隆抗体建立ELISA检测方法,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符合性和重复性。【结果】接种后获得了符合效价的抗血清;基于rMSG1的间接ELISA方法临床检测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为46.25%,其中阳性样本对已知小鼠抗血清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并且与其它一些抗原无交叉反应;此ELISA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可达到97.06%和95.92%,较间接血凝试验(IHA)有更高的检出率。【结论】结果显示MSG1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建立的ELISA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性和可重复性,在临床检测中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制备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的植酸酶多克隆抗体。【方法】将初步纯化的麸皮植酸酶蛋白经凝胶电泳鉴定纯度后,按50 μg蛋白/只?次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4次,每次间隔4周,最后一次免疫60 d后,摘眼球取血,制备抗血清。利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血清效价,间接竞争ELISA测定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凝胶电泳的麸皮植酸酶只有一个条带;血清植酸酶抗体效价达1×104;半数抑制浓度达148.87 ng?mL-1。此抗血清对市售的普通微生物植酸酶、市售包被微生物植酸酶及浓缩的微生物植酸酶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达到165.59 、163.80和166.51 ng?mL-1,交叉反应率分别为89.85%、90.88%和89.41%。100℃煮沸5 min后的麸皮、市售普通微生物植酸酶、市售包被微生物植酸酶及浓缩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 871.34、5 208.85、7 914.12和5 804.24 ng?mL-1,交叉反应率分别为5.18%、2.86%、1.88%及2.56%。【结论】制备出了具有高效价、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鼠源植酸酶多克隆抗体,为植酸酶单克隆抗体制备及植酸酶ELISA检测试剂盒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单作及复合体系中接种根瘤菌对土壤含氮量,植株氮素积累量及豌豆、玉米根际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显著增加了土壤含氮量和植株氮素积累量,当地筛选菌株XC3.1的接种效果优于菌株ACCC16l01,与未接种根瘤菌和接种ACC16101相比,接种菌株XC3.1的土壤含氮量和植株氮素积累量分别增加2...  相似文献   
997.
上海地区杂草稻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温度、土壤含水量、水层和土层深度等环境因子对杂草稻发生消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草稻对不良环境因子的抗逆性和萌发势强于杂交稻申优693和常规稻秀水128.杂草稻萌发起点温度为8.86℃,萌发所需的有效积温为58.60℃,低于秀水128和申优693;杂草稻最适发芽温度为30~35℃,高于45℃或低于10℃均不能发芽;20~40℃杂草稻的萌发势强于秀水128和申优693.土壤含水量≥10%时杂草稻均可萌发,萌发最适土壤含水量为35%~40%,杂革稻萌发对干旱和水涝具有更强的忍耐性,水层深度对杂草稻萌发和生长影响较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杂草稻的出苗率随之降低,土层深度大于12 cm时杂草稻出苗率为0,杂草稻受土层的影响小于秀水128和申优693.  相似文献   
998.
为提高航标信息共享和业务部门之间协同能力,以SQL Server为数据库,以IHO S57标准电子海图为基础,并运用WebGIS技术,建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航标信息管理支撑体系,对不同数据库和应用系统进行了集成整合,形成了基于共享的新应用体系.  相似文献   
999.
水氮耦合对灰枣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滴灌为条件设置不同水肥处理,分析不同施肥、灌溉水平对灰枣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水量中等水平条件下,增施氮肥能促进枣果对N、K素的吸收和积累,施入量过高则会抑制P素的吸收;在施入氮肥为中等水平条件下,增加土壤水分能促进枣果对P素的吸收和积累,抑制N、K素的吸收;增加土壤水分和氮素含量均可提高灰枣果实中矿质Fe、Zn、Cu、Ca和Mg的含量,Mn的含量随施入土壤中氮肥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00.
芸薹属DFR基因家族RNA干扰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4-reductase,DFR)是类黄酮途径的一个关键酶,对种皮色泽和花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甘蓝型油菜克隆了600 bp(不计人工酶切位点)的芸薹属DFR基因家族的RNA干扰片段BDFRI,将其反义片段和正义片段分别插入到本课题组新近改造的植物RNAi平台载体pFGC5941M的启动子与间隔区之间、间隔区与终止子之间,构建了11 400 bp的RNAi干扰载体pFGC5941M-BDFRI,通过多重PCR鉴定证实载体构建成功,并转化到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中形成了工程菌株。此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DFR基因参与决定芸薹属种皮色素和茎叶彩色性状的分子机理和代谢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