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87篇
  免费   850篇
  国内免费   1450篇
林业   861篇
农学   723篇
基础科学   641篇
  1364篇
综合类   7141篇
农作物   1094篇
水产渔业   650篇
畜牧兽医   2401篇
园艺   961篇
植物保护   651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621篇
  2021年   688篇
  2020年   594篇
  2019年   626篇
  2018年   428篇
  2017年   677篇
  2016年   485篇
  2015年   681篇
  2014年   685篇
  2013年   772篇
  2012年   1225篇
  2011年   1187篇
  2010年   1213篇
  2009年   1008篇
  2008年   1146篇
  2007年   984篇
  2006年   787篇
  2005年   659篇
  2004年   428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6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祁连山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昆虫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海  李婧梅  程茜  褚晖  陈懂懂 《草业科学》2012,29(1):121-127
2009年7月中旬于祁连山地区的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在滩地草甸、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山坡草甸和沼泽化草甸4个不同的生境中对昆虫进行百网取样,共获得908头昆虫。分别隶属于10目42科 65种。发现该地区双翅目昆虫是最繁盛的类群:第2个优势目为膜翅目,其次优势目为鞘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依次为滩地草甸>金露梅灌丛>山坡草甸>沼泽化草甸;均匀度差异不大;优势度指数沼泽化草甸最高,滩地草甸最低。滩地草甸和山坡草甸昆虫群落的相似性最大;其次是金露梅灌丛;差异最大的是沼泽化草甸。通过分析发现,生境的变迁和气候的变化引起了昆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变化。  相似文献   
992.
井赵斌  俞靓  魏琳  程积民 《草业科学》2012,29(2):219-228
以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幼嫩叶片为材料,建立适合本氏针茅基因组DNA提取的改良CTAB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本氏针茅SRAP PCR反应体系中的5个主要因素(DNA、Taq酶、dNTPs、Mg2+和引物)进行优化,旨在建立适合本氏针茅SRAP分析的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20 μL总的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加入量分别为:DNA(20 ng·μL-1)3 μL、Taq DNA酶(5 U·μL-1)0.2 μL、dNTPs(2.5 mmol·L-1)1.4 μL、引物(10 μmol·L-1)1.0 μL、Mg2+ (25 mmol·L-1)2.0 μL、10×Buffer 2.5 μL、ddH2O 8.9 μL。体系验证和引物筛选试验表明,该体系适于本氏针茅遗传多样性分析,该体系的建立可为本氏针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和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及生态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3.
在多年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以牛阴道开膣器输精的技术要点,主要为选定最佳的输精时间、严格技术操作规范、做好母牛早期妊娠诊断工作等。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在广西等地的撑绿竹林中爆发了大面积的长足竹大象虫害,其危害之大,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撑绿竹产业的发展,也制约了该竹种的大面积推广与应用。为了有效防治该虫害,文中以近年来广西区爆发的长足竹大象虫害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药剂种类(A)、施药方法(B)、药剂浓度(C)及施药次数(D)等防治手段,用感虫率和感虫指数作为虫害控制效果的考核指标,就不同药剂处理对虫害的控制效果进行了连续3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该虫害控制效果较好的药剂为A2(赣竹药Ⅰ+粒粒金+锐劲特)和A1(杀虫双+万金丰+氧化苦参碱);最适药剂浓度为C1水平,即600倍;最适用的施药方法为B3(蔸部土壤+喷雾)和B1(竹腔注射+竹基节削青涂抹+蔸部土壤);最佳施药次数为D4,即5次。  相似文献   
995.
云南杨梅灌丛生物量的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云南省主要分布区云南杨梅生物量分配特征及计算模型,不仅对保存该物种多样性有重要意义,还对正确评价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交换具有重要价值。为了探明云南杨梅灌丛的生物量,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和样方收获法,对云南省23个样地的云南矮杨梅灌丛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样地每个5 m×5 m样方的云南杨梅生物量为(13.95±12.99)kg;云南杨梅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大小依次为根>茎>叶;云南杨梅的盖度与其根、茎、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之间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p<0.001),均以多项式模型预测的结果为最佳,以盖度预测云南杨梅总生物量的计算公式为:y=1.015x2-55.127x+1846.3(R2=0.3872,p<0.001);土壤含水量和云南杨梅生物量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说明其更适合在较干旱土壤中生长。  相似文献   
996.
研究墨兰炭疽病菌寄主范围及防治方法,以期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测定了18种供试杀菌剂对墨兰炭疽病菌的抑菌作用和5种供试杀菌剂对墨兰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发现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博得、蓝普、固本、施保功、施保克、福·福锌、代森锰锌、多·福和多菌灵·嘧霉胺对该菌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500 mg/L时,抑制率为100%.盆栽防治试验表明,浓度为1000 mg/L的福·福锌对墨兰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100%.结果表明福·福锌是防治墨兰炭疽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997.
三峡工程蓄水、移民搬迁及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将对库首地区土壤肥力、土地生产力和当地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长期潜在影响。本研究对移民安置期间三峡库首地区秭归、兴山、巴东和夷陵等县区农田、果园和茶园3种利用方式的85个样点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了采样调查,并对当地土地生产力和移民经济收入状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蓄水后,库首地区农田土壤肥力水平较高,果园土壤其次,而茶园土壤肥力水平偏低;在蓄水和移民搬迁同时,当地加大农业投入,尤其是加大果园和茶园的肥料投入,以保证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受蓄水和移民搬迁影响,库首地区3县粮食总产和单产均有所降低,其中秭归县受到影响较大,但库首各县的粮食生产在三峡蓄水后总体保持稳定;库首地区各县,尤其是秭归县的柑橘和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逐年提高趋势,该地区的优势产业保持稳步发展,土地生产力未受到明显影响;柑橘经济效益显著高于茶园和农作物,移民安置期间,秭归、兴山县人均纯收入保持逐年上升态势,库首地区农村的经济水平保持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998.
基于DEM的流域坡度坡长因子计算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流域尺度的坡度坡长(LS)因子计算是区域土壤侵蚀评价的重要基础.基于坡面水文学和土壤侵蚀学,对流域坡度坡长因子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作流程进行了讨论.以黄土丘陵区的安塞县县南沟流域为例,对LS因子进行了实例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提出了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提高渭北旱塬区土地利用效率和紫花苜蓿高产栽培,对渭北旱塬区阴坡(东坡)和阳坡(西坡)紫花苜蓿生长状况进行了测定研究,并选取3个紫花苜蓿的性状进行简单相关、偏相关和通径系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坡向不同坡位上,坡下部紫花苜蓿的产量和生理性状的生长状况都优于坡上部;在同一坡位不同坡向上,阴坡紫花苜蓿的生长状况优于阳坡,其中阴坡下部的生长状况最好,阳坡上部的生长状况最差。坡向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大于坡位的影响。株高、分枝数和单茎重的简单相关系数均为极显著,但通径系数和决策系数差别较大。株高和分枝数对产量起主要直接作用,而单茎重对生物量的直接作用不甚明显,主要是通过株高和分枝数对生物量起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准确地估测草地产草量,为确定合理载畜量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对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合理安排畜牧业生产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估算草地产草量的手段可分为野外测量法、气象模拟模型法和遥感模型法三大类。利用大量的野外实际调查资料,应用微积分原理,推导出估算草地产草量的数学模型,并与其它模型进行对比,探讨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及估算精度。最后,将模型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以估测牧草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