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24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为表达犬吉氏巴贝斯虫Bg TRAP蛋白及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将犬吉氏巴贝斯虫Bg TRAP编码基因的密码子进行优化和高效表达,并利用生物学软件分析预测,结果显示,Bg TRAP中存在10个潜在的线性抗原表位,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对其预测表位的多肽进行表达,以筛选的阳性血清样品为检测抗体进行ELISA检测,结果表明其中3个多肽能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其多肽序列分别为126DYVIAVEDTTHFGE139、672AYILAGFA GLLLIT685和497SDELGDEMGLTTNE510。本研究对Bg TRAP蛋白抗原表位的鉴定,为进一步开发基于Bg TRAP的犬吉氏巴贝斯虫诊断抗原及Bg TRAP的免疫学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针对中国(云南)低纬高原蔗区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受限于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甘蔗生产潜力缺乏系统评估的问题,该研究基于低纬高原不同生态蔗区17个代表站点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大田试验数据统计结合APSI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or)作物模型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典型播期充分灌溉和雨养条件下甘蔗主栽品种的蔗茎产量和糖分差异,并对不同水平的甘蔗生产潜力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无论在灌溉模式还是雨养模式下,不同生态蔗区的甘蔗生产潜力和产量差均存在差异,特别是半湿润蔗区的灌溉模式与雨养模式之间产量差异显著(P<0.05),增产潜力大;典型春播种植模式下,湿润区的潜在产量为123.1~134.6 t/hm2,半湿润区的潜在产量为99.3~132.7 t/hm2,当前农户平均单产已达72.0 t/hm2,仍有25.2%~45.4%的蔗茎增产潜力,7.4%~11.1%的糖分增产潜力,以及25.5%~49.7%的蔗糖增产潜力。蔗区生态气候、播期水氮管理优化和良种推广是影...  相似文献   
83.
通过分析中国主产蔗区甘蔗综合实验站的气候和土壤差异、甘蔗产量和糖分差异,明确影响甘蔗大田生产的关键气候、土壤要素,探讨如何通过土壤改良和水肥优化管理提高甘蔗生产潜力,为促进甘蔗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依据。通过收集云南、广西和广东3个主产蔗区5个代表站点2018~2019年甘蔗产量和糖分数据,测定土壤指标14项: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度、充气孔隙度、初始含水量、饱和含水量、田持含水量、有效含水量,比较耕作层(0~40 cm)、深层(40~80 cm)和底层(80~120 cm)各项土壤指标差异;综合分析不同生态蔗区气候、土壤因子与甘蔗产量和糖分间的相关性,明确影响甘蔗大田生产的关键指标,建立数学模型对甘蔗产量和糖分进行预测。不同生态蔗区站点的昼夜温差、降水量、蒸发量和日照时数年际变异显著,同一站点不同土层的养分指标差异显著,耕作层的有机质和有效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层;蔗区土壤为红壤,偏酸性(4.50.8的6个关键指标,分别为土壤萎蔫含水量、有效含水量、速效钾含量以及种植地海拔、降水量和蒸发量。上述变量构建的回归预测模型对甘蔗产量、糖分的拟合优度为0.79~0.97,相对误差为4.54%~5.61%。基于偏最小二乘法数学模型,采用种植地海拔、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气候环境关键变量,以及土壤速效钾含量、萎蔫含水量和有效含水量等土壤水肥关键变量,可以对中国主产蔗区甘蔗产量和糖分进行较准确的预测。另外,建议今后除更新甘蔗良种外,还应注重提高蔗区土壤pH,加强中耕培土、合理施肥并提高钾肥比例,有利于实现甘蔗高产高糖。  相似文献   
84.
以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的品系L0908和L0915为材料,对P1、F1、P2、B1、B2和F2,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分析了硝酸盐含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硝酸盐含量最适遗传模型为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E-0)模型,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分别为-682.293和-27.938,两对显性效应分别为-424.058和-428.376,皆具有负向效应。B1、B2和F2群体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6%、37.5%和46.1%,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2%、11.7%和0%,环境遗传率分别为60.8%、50.8%和53.9%。上述结果说明,萝卜硝酸盐含量的遗传受到2对主效基因控制,但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85.
动物亲权鉴定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DNA指纹、STR、线粒体DNA技术在动物亲权鉴定中的应用原理。分析了这三种方法在动物亲权鉴定中的优点及不足。  相似文献   
86.
以科尔沁大青沟水曲柳、蒙古栎及大果榆群落乔木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烧法实测优势树种各器官含碳率,研究了不同树种及同一树种不同器官含碳率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大果榆不同龄级枝条含碳率的变化幅度与蒙古栎的变化幅度差异最大(2.46%),3种树种各自不同龄级枝条含碳率存在显著差异;2)3种树种不同径级根系含碳率存在差异,其中蒙古栎根系的平均含碳率(50.60%)明显比大果榆(46.42%)、水曲柳(46.25%)的高;3)3种树种器官平均含碳率变化范围分别为48.17%53.92%,45.58%53.92%,45.58%51.44%,46.25%51.44%,46.25%51.68%。由此可知,不同树种因受遗传因素影响,其含碳率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树种含碳率受器官功能不同、主要组成成分及器官生长年限的影响,各器官含碳率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7.
不同氮水平对甘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甘蔗不同生长时期,对不同的施氮水平对甘蔗的影响进行研究,揭示不同生长时期与氮素的关系,建立不同生长时期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在苗期,甘蔗需氮迫切,但需氮量少,在施氮253.0kg/hm2时,苗量达到最高水平;在甘蔗伸长期,施氮水平在424.6kg/hm2以内,甘蔗株高随着氮素的增加而增高;在施氮457.4kg/hm2内,产量随施氮增加而增加;甘蔗糖锤度与施氮水平呈负相关,施氮量增加,糖锤度降低.  相似文献   
88.
阐述了川西北高原若尔盖县草地退化情况,分析了引起草地退化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促进川西北高原草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新疆石河子南山地区牧草绢蒿对正常小鼠和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脾脏系数测定法、脾脏淋巴细胞ANAE染色法、姬姆萨-瑞特氏染色法、抗支原体抗体ELISA法及大肠杆菌攻毒试验,分别对小鼠脾脏指数、T淋巴细胞数量、巨噬细胞吞噬活性、抗体分泌功能及抗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能力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高、低浓度的绢蒿水煎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免疫低下小鼠和正常小鼠的T淋巴细胞数量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低浓度的绢蒿水煎剂能提高正常小鼠对大肠杆菌的抗感染能力;高浓度的绢蒿水煎剂能下调正常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和脾脏指数。结论:绢蒿水煎剂对免疫低下小鼠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对正常小鼠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绢蒿免疫调节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0.
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m)是甘蔗属近缘物种之一,具有可再生、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纤维含量高等特点,是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育种改良与创新的重要基因库,同时,也作为新兴能源植物被研究和利用。本文综述了野生斑茅形态学、细胞学、蛋白质和分子标记技术及育种的研究进展,并对斑茅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斑茅种质资源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