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3篇
  免费   484篇
  国内免费   740篇
林业   634篇
农学   349篇
基础科学   319篇
  727篇
综合类   3891篇
农作物   619篇
水产渔业   368篇
畜牧兽医   1478篇
园艺   664篇
植物保护   30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372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417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534篇
  2012年   752篇
  2011年   733篇
  2010年   663篇
  2009年   643篇
  2008年   603篇
  2007年   575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监测点布局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漠化监测是石漠化治理工程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分析和评价工程实施效果,考核各地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手段.搞好监测点规划布局对开展石漠化监测十分重要.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监测点布局规划以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为基础,整合水文、林业、国土、农业、环保等部门现有监测资源组建石漠化监测网络体系,科学划分监测分区,合理布设监测站点.石漠化监测能及时掌握石漠化动态变化情况和治理效果,以探索石漠化治理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992.
三峡库区天然次生林凋落物森林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对三峡库区上游四面山4种天然次生林凋落物储量、分解强度及持水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林分凋落物储量最大的是天然阔叶林(107.09 t/hm2),天然针阔混交林(70.18 t/hm2)和天然针叶林(66.65 t/hm2)次之,楠竹林(35.37 t/hm2)最小;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和持水力均呈现出天然针阔混交林(89.95 t/hm2,2.25)最大,天然阔叶林(67.33 t/hm2,1.89)次之,而天然针叶林(39.83 t/hm2,1.66)和楠竹林(28.07 t/hm2,1.85)较差的趋势.因此,从凋落物持水特征来分析,4种天然次生林中,天然针阔混交林的森林水文效应最好,其次是天然阔叶林,而楠竹林和天然针叶林均较差,不适宜在该区域内的水土保持植被建设中应用.  相似文献   
993.
泾河中游现代洪水痕迹调查对实测洪水的校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泾河流域实地调查,在泾河中游景村水文站上下游发现了3处非常明显的4次洪水痕迹.结合实地走访,资料查阅等,准确确定了4次洪痕的对应年代,并通过弯道超高水位的计算,以及水位一流量关系和比降法模型模拟,推算出了这4次洪痕对应的流量,与实测洪水资料相比较,流量基本接近,误差分别在1.42%~4021%和~2.13%~3.16%之间.研究表明,为了提高水文测量的精度,可以借助河岸遗留的洪水痕迹校核实测洪峰流量,同时也可为历史洪水调查和缺乏水文观测站数据的流域以洪痕推算特大洪峰流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4.
鄱阳湖流域植被气孔阻抗变化对气候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植被气孔阻抗的变化对主要气候因子的影响,利用2000年6月16日-7月31日的NCAR(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资料,应用WRF(W 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对植被气孔阻抗进行了三组试验:控制试验(CS)、敏感性试验1(RS↓)和敏感性试验2(RS↑),结合江西省80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控制试验(CS)可以较好的模拟该流域的温度、降水、相对湿度时间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它们与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79和0.58,皆通过了0.01水平的t检验;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当气孔阻抗减小时,降水和相对湿度增加,温度下降;相反,当气孔阻抗增加时,降水和相对湿度减小,温度升高;气孔阻抗的变化对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在整个区域是一致的增大或减小的,而降水所体现出来的情况则较复杂。研究结果可为植被与大气间通量交换的参数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SARS灭活疫苗的实验免疫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 SARS灭活疫苗在实验动物体内的免疫效果 ,初步探讨 SARS灭活疫苗的免疫机理。方法 :利用 Vero E6细胞培养 SARS病毒 ,加入甲醛将其灭活 ,以此为抗原 ,筛选合适佐剂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分别免疫 BAL B/ c小鼠、C57BL/ 6J小鼠及 SD大鼠 ,免疫后每两周采外周血一次 ,用流式细胞仪测外周血 CD4 、CD8 ,计算淋巴细胞总数。同时用 EL ISA法及中和抗体法测定抗 SARS冠状病毒 Ig G抗体的水平。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较 ,SARS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后的实验动物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计数、CD4 / CD8 T淋巴细胞之间的比值随着时间的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Ig G中和抗体水平达到 1∶ 2 560 ,EL ISA抗体水平达到 1∶40 960。表明 SARS灭活疫苗可以有效刺激实验动物体内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活化过程 ,能成功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SARS灭活疫苗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可刺激实验动物产生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特异性 Ig G抗体  相似文献   
996.
将位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 apx A毒素基因 3′端的长为 442 bp的DNA片段作为模板制备出地高辛标记的 APP核酸探针。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 ,该探针对 APPDNA的最低检出量为 1 .8ng。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 ,该探针能与 APP1~ 1 0血清型标准菌株 DNA抽提物发生特异性杂交反应 ,而与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和 B型、链球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DNA进行的杂交反应均为阴性。应用该探针对临床 6份阳性病料 ,1 1份纤维渗出性病料进行检测 ,结果阳性病料全部检出 ;而对于 1 1份纤维渗出性病料 ,斑点杂交检出 4份是阳性 ,比 PCR方法 6/ 1 1的检出率要低 ,但仍表明所制备的探针用于 APP的检测是一种比较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应用荧光偏振法测定酿酒酵母完整细胞膜的流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酵母菌单倍体T-27(αtrp-ura-)及其耐盐突变株T-27-12(αtrp-ura-)为试验对象,考查了在高盐(25%NaCl)冲击条件下菌体生物量,并应用荧光偏振法对冲击条件下菌体细胞膜的流动性进行测定,试验数据表明:高盐冲击条件下T-27-12(αtrp-ura-)生物量明显高于T-27(αtrp-ura-),耐盐突变株T-27-12(αtrp-ura-)细胞膜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其亲株T-27(αtrp-ura-),说明T-27-12(αtrp-ura-)较其亲株有较强的抵御恶劣环境的能力,因而可以推断细胞膜的稳定性是耐盐突变株较其亲株有更强抵御高盐冲击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8.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四川某鸭场送检的病料中分离到1株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alla anatipestifer,RA)。经细菌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试验、PCR扩增与动物回归试验鉴定后,证实为鸭疫里默氏杆菌。该菌尿素酶试验阳性,不能发酵多种糖类,不能液化明胶,不产生H2S,不还原硝酸盐,吲哚试验、MR试验、VP试验均为阴性;菌株对左氟沙星、氧哌嗪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极为敏感,而对青霉素、头孢拉定、链霉素等耐药。  相似文献   
999.
反刍动物小肽的生理特征与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肽是动物降解蛋白质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内降解成游离氨基酸和小肽后被吸收。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反刍动物以肽吸收为主要形式,并且其在氨基酸消化、吸收和降解中起着重要作用。作者对小肽生理特征及营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动物源性蛋白在配合饲料中的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  顾林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9):29-31,38
蛋白质饲料是家畜家禽的主要营养源之一,蛋白质质量好坏对畜禽机体正常生长以及繁殖有着重要影响。氨基酸含量均衡的动物源性蛋白质作为配合饲料中的蛋白源,可为畜禽提供生长与繁殖所需的氨基酸。目前,配合饲料中开发使用的动物源性蛋白质有鱼粉、肉骨粉、血粉、羽毛粉等。但动物源性蛋白质远不能满足饲料工业发展的需求。研究动物源性蛋白质的开发利用,拓展动物源性蛋白质饲料资源,对满足畜禽业发展需要,促进配合饲料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