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5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638篇
林业   448篇
农学   692篇
基础科学   305篇
  661篇
综合类   2251篇
农作物   567篇
水产渔业   331篇
畜牧兽医   841篇
园艺   262篇
植物保护   29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330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563篇
  2001年   385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了实现对复配凝胶体系状态的调控,扩展凝胶在食品中的应用,该研究通过酸性热处理调控黄原胶中丙酮酸基含量变化,研究其对黄原胶结构、流变特性及黄原胶(Xanthan Gum)与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复配凝胶特性(如溶胶-凝胶转换温度、流变特性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XG螺旋结构随丙酮酸基减少而逐渐紧密,流动性增强,有序无序构象转换温度升高。通过对XG/KGM复配凝胶流变特性的研究发现丙酮酸基含量减少,复配体系的黏度系数减小,似固性减弱,趋向于牛顿流体;且同一角频率下,XG/KGM复配凝胶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随丙酮酸基的脱除均呈现减小的趋势,但储能模量恒大于损耗模量,损耗因子的正切值恒小于1,呈固体特性。温度扫描表明温度降低,复配体系的储能模量逐渐增大,但其增加的起始温度随丙酮酸基含量减少而降低,且整体呈下降趋势,溶胶-凝胶温度从60℃降至41℃,该研究结果使得溶胶-凝胶的转换温度更接近于口腔温度,为食品产业中"入口即化"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2.
针对现有优化方法复杂、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为水轮机调速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群搜索算法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参数优化方法.为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建立了水轮机调速系统非线性模型,选取水轮发电机组转速偏差的积分时间绝对误差指标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为验证优化结果的有效性,将人群搜索算法的控制效果与参考文献中粒子群算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5%频率扰动下,人群搜索算法自第29次迭代起已收敛,经其优化的系统能在8秒内趋于稳定,此时系统的超调量为1.6%;在10%负荷扰动下,人群搜索算法自第25次迭代起已收敛,其优化效果与粒子群算法优化效果基本相同,两者均在10秒内让系统趋于稳定,但人群搜索算法优化的积分时间绝对误差指标比粒子群算法优化的积分时间绝对误差指标小,表明人群搜索算法具有更好的搜索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孤网运行条件下机组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23.
为深入对比污水处理池中搅拌器不同安放角度对其水力特性的影响,文中基于Fluent对搅拌器在不同安放角度下的水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出适合搅拌器工作的较优工况.利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及 SIMPLEC 算法对不同工况进行模拟,对比相应的流速分布和搅拌器中心所在平面的速度分量.结果表明:当搅拌器安放角度为-15°时,处理池内平均流速较高该工况下处理池内平均流速较高且搅拌器消耗的功率较小.通过分析搅拌器安放位置中心横断面的速度分量发现,经过搅拌器的水体呈现螺旋状向流向方向发展;在直角坐标系中3个方向速度分量各不相同.在搅拌器安放角度为-15°时,水体流速在轴y,z分量较大且不与墙体冲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适当改变搅拌器的安放角度,可以有效改善水体循环流动,优化搅拌器的搅拌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潜水搅拌器的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鱼类精氨酸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罗智 《水产学报》2004,28(4):450-459
精氨酸是迄今研究的所有鱼类的必需氨基酸。近年来,在确定鱼类精氨酸需要量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仍然有许多养殖鱼类对精氨酸的需求有待研究。在已有的报道中,鱼类精氨酸需求存在种内和种间差异,而且这种差异较大。这篇论文综述了鱼类精氨酸需求的研究进展,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即鱼类对精氨酸的需要量,饲料中精氨酸含量对鱼类的影响,影响鱼类精氨酸需要量的因素,评价鱼类精氨酸需要量所采用的指标以及精氨酸和赖氨酸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5.
Fish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first incidence of intersex associated with testis-ova in spotted scat (Scatophagus argus) reared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The...  相似文献   
126.
A feeding trial aim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lipid level on growth performance, body composition and digestive enzymes activity of juvenile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Diets with six crude lipid levels (1.9, 13.8, 29.1, 43.6, 59.6 and 71.6 g kg?1) were fed to sea cucumbers (initial weights 0.65 ± 0.01 g) at a density of 30 juveniles, once a day. After 60 days, body weight gain (BWG),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feed intake (FI) and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ietary lipid levels. The sea cucumbers fed 1.9 g kg?1 crude lipid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5) BWG than those of the sea cucumbers fed 59.6 and 71.6 g kg?1 crude lipid. Intestinal protease and lipase activities general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ietary lipid levels.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content of body walls general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ietary lipid levels.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content of body walls reached the maximum value at a dietary lipid level of 13.8 g kg?1. N‐3 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ntent followed the same pattern of DHA.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sea cucumbers, it can be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um dietary lipid level for juvenile sea cucumbers is between 1.9 and 13.8 g kg?1.  相似文献   
127.
红螯螯虾的室内人工育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顾志敏 《水产学报》2003,27(1):32-37
于1996-1998年,在浙北地区,对澳大利亚引进的红螯螯是进行亲虾培育、人工越冬,怀卵孵化,室内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研究表明,在浙北地区,2.8-4.9g的幼虾经5个月左右的饲养可以达到性成熟并部分怀卵,利用电厂余热水水泥池人工越冬的成活率可达70%以上。越冬后亲是在水温20℃以上即开始交配怀卵,怀卵盛期4-6月。红螯螯虾一年可产卵4次,但只有第一、二次怀卵可用于育苗生产,个体一次怀卵量较少,一般为400-500粒,但群体怀卵比率较高。试验还表明,红螯螯虾出膜幼体即呈幼虾状,需依附母体7-10d后才营独立生活并开口摄食外源性饵料,所研制的幼虾Ⅰ号饲料为红螯螯虾室内人工育苗较好的开口饲料。室内人工育苗成活率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28.
长江中上游圆口铜鱼的种群死亡特征及其物种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葛洲坝(1998~2007年)、重庆(2006~2007年)和合江江段(1998~2005年)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圆口铜鱼的种群死亡特征进行了评估,并利用Beverton-Holt模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方程,分析和探讨了长江中上游圆口铜鱼资源的合理利用.结果表明:1)3个江段各年间的圆口铜鱼开发率和捕捞死亡系数均远远大于相应年份最大允许的开发率和捕捞标准的基准尺度F0.1,3个江段的圆口铜鱼资源均处于严重过度捕捞状况;2)葛洲坝江段圆口铜鱼的最适开捕年龄为4龄(体长330mm),重庆和合江江段圆口铜鱼的开捕年龄应至少为5龄(体长375 mm).为保护圆口铜鱼的资源,建议葛洲坝江段三层流刺网的网日(2a)应大于75 mm为宜,重庆和合江江段的网目(2a)应不小于90 mm且同时需要控制各种渔具的日均作业次数.  相似文献   
129.
为了探究干扰素调节因子2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2)如何通过调控干扰素(IFN)表达影响鱼类的免疫,实验从青鳉中克隆了irf2 (Olirf2),发现该基因在青鳉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Tol2/CMV-IRF2/IE1-pr转染到胖头鱥肌肉细胞系(FHM)后,发现瞬时过表达Olirf2能够显著促进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的复制,并抑制抗病毒相关基因mx1、ifn和irf3的表达。进一步通过双荧光素报告系统发现,Olirf2能够显著抑制NF-κB和ISRE的活性,说明Olirf2可能通过抑制细胞的天然免疫应答进而促进病毒的增殖。然而持续过表达Olirf2则增强了细胞的抗病毒能力,同时促进干扰素相关基因mx1、ifn和irf3的表达。因此,Olirf2基于表达的持续时间不同而具有抗病毒或者促病毒的双面效果。实验通过研究Olirf2在抗病毒信号通路中发挥的作用,为通过基因编辑或者转基因手段来构建抗病毒的鱼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0.
An 8‐week trial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total replacement of 12.9% fish oil (FO) with soybean oil (SBO), peanut oil (PNO), sunflower seed oil (SFSO), corn oil (CO) and canola oil (CNO) on growth performance, health status and fillet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hybrid sturgeon (194.28 ± 0.14 g). Compared to the FO group, dietary SBO decreased growth performance (p < .05), increased serum glucose and hepatic lipid content (p < .05). No obvious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health status were observed in PNO, SFSO and CO groups (p > 0.05). The fish fed with CNO had increased growth performance (p < .05), reduced serum ALT, AST, LDL‐C (p < .05) and enhanced serum GSH‐Px, T‐AOC, and LZM, MPO, C4 (p < .05). The contents of C18:1n9, C18:2n6, and ∑n‐3 PUFA and ∑n‐6 PUFA in fillets showed a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the diets (p < .05). In summary, PNO, SFSO and CO are probable alternative lipid sources to fully replace FO. Hybrid sturgeon prefers to use CNO as a lipid source with improved growth performance and health status. The fillet fatty acid composition mirrors the dietary fatty acid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