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2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398篇
林业   264篇
农学   266篇
基础科学   216篇
  623篇
综合类   1636篇
农作物   240篇
水产渔业   148篇
畜牧兽医   614篇
园艺   330篇
植物保护   19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辣椒是我国华南地区南菜北运最重要的种类。30 多年来,华南地区众多科研院所、高校和育种公司共同努力,选育了许多具有华南特色的优异品种,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概述了华南地区辣椒新品种选育及主要育种技术研究进展:(1)辣椒新品种选育方面,华南地区已选育出青皮椒、黄皮椒、指天椒、线椒等各类型品种,其中粤椒一号、辣优 4 号、茂椒 4 号、东方神剑、汇丰二号等在当时辣椒种子市场占有较大份额。(2)辣椒抗青枯病转基因技术研究方面,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菌肽 B、D 基因导入辣椒,获得抗菌肽 B、D 基因转化辣椒抗青枯病工程株系,并获农业农村部批准进行田间试验。(3)辣椒耐高温、湿涝机理研究方面,通过高温高湿胁迫下植物生理生化、转录本衍生片段、DNA 甲基化、表达谱和 miRNA 等多组学数据,揭示了辣椒耐高温高湿机制,阐明了辣椒杂交种基因均呈非加性的表达模式。(4)辣椒疫病特异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方面,利用辣椒抗疫病材料 CM334 和感病材料 10399 为亲本构建遗传分离群体并对辣椒根腐疫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研究,表明在广东辣椒疫霉菌优势生理小种 Race 3 侵染下,辣椒根腐疫病抗性性状为显性单基因控制,并将抗性基因 PhR10 定位在约 2.6 Mb 范围内。(5)辣椒雄性不育研究方面,利用回交或逆向回交系统选育技术,选育出辣椒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辣椒三系配套并应用,同时对辣椒雄性不育机理进行了研究。针对华南地区气候特点及消费习惯,提出对未来华南地区辣椒育种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2.
分析比较了13个油用向日葵品种籽粒的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结果表明,籽粒水分平均含量为38.2 g/kg、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54 g/kg、含油率平均为440.2 g/kg,综合比较,金丰油6号、宝丰9号这2个油用向日葵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较高,具有较好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53.
土壤改良剂对中稻-再生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土壤改良剂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为中稻-再生稻增产与肥料高效利用以及稻田次生障碍阻控提供理论支撑。以准两优608(2016年)和晶两优华占(2017年)为试验材料,设施用过氧化钙(CaO_2)、施用生物石灰(Bi-CaO)、施用硅肥(SiO_2)、常规施肥(NPK)和不施肥(NF)5个处理。分别测定了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增加中稻-再生稻系统产量,与常规施肥(NPK)相比较头季产量增幅达7.37%~17.78%,再生季可增产493.3~982.2 kg/hm~2。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提高中稻-再生稻有效穗数与头季结实率和穗粒数,且显著增强其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土壤改良剂显著提高中稻-再生稻植株氮素吸收与积累,且后期以施用过氧化钙(CaO_2)效果最佳。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促进中稻-再生稻系统氮肥高效利用,与NPK相比较施用改良剂处理氮肥偏生产力(NPFP)、肥料氮贡献率(NCT)、氮肥农学利用率(AE_N)和氮素回收率(RE_N)均显著增加,其中NPFP和AE_N分别增加了2.92~7.53 kg/kg,4.76~7.53 kg/kg,NCT和RE_N分别增加6.32~9.65,34.40~46.11百分点;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降低了中稻-再生稻系统土壤氮素依存率(SNDR)及氮肥生理利用率(PE_N)。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可显著促进中稻-再生稻增产与氮肥高效利用,综合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表现,施用过氧化钙(CaO_2)对中稻-再生稻促进作用最佳,其次是施用硅肥(SiO_2),均优于施用生物石灰(Bi-CaO)处理。  相似文献   
154.
果蔬受到真菌、细菌或病毒侵染时,自身能诱导产生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PRs)。根据它们的结构亲缘关系和生物活性,PRs被分为17个功能家族。在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研究中,利用激发子诱导产生果蔬抗性已逐渐成为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一种安全、高效的保鲜方法,这也成为果蔬采后抗病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综述了果蔬病程相关蛋白的分类、功能、诱导表达,以及蛋白组学技术在果蔬采后PRs表达水平上的应用,以期为果蔬病程相关蛋白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5.
水田机械式强制排肥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水田机械施肥均匀性差,且作业时在施肥开沟器末端容易出现肥料粘结、架空、堵塞开沟器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水田机械式强制排肥装置,并对其关键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及性能试验。将水田机械式强制排肥部件的工作过程分为3个阶段,通过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各工作阶段肥料在螺旋强制排肥部件内的状态,以及影响排肥部件工作性能的关键因素,对螺旋强制排肥部件的直径、转速、螺距3个因素进行了设计计算。以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响应指标,进行了螺旋强制排肥部件的单因素台架试验,通过对最小显著性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各因素的取值范围;安排了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了影响排肥性能指标因素的影响由大到小为转速、螺距、直径,建立了排肥性能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因素优化求解,确定了较优工作参数组合为螺旋输送器转速120.09r/min、直径23.90mm、螺距21.54mm,此时施肥装置台架试验的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7.18%。将所设计的强制排肥部件分别安装在水稻插秧机及水稻气力式施肥播种机上,进行了田间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式强制螺旋排肥装置工作稳定、堵塞率低,水田防堵塞效果优于无该部件的施肥机械。  相似文献   
156.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2278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小林  刘盛武  王彩先  何俊  凌春媛 《种子》2020,(3):151-154,F0002
以2013—2015年广西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品种筛选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的试验结果作为依据,通过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适应度分析等方法,对特优2278及对照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特优2278在2013年筛选试验的产量为8 542.5 kg·hm-2,比特优63(ck)增产10.49%;2014—2015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373.8 kg·hm-2,比特优582(ck)增产8.21%;2015年生产试验早、晚造产量分别为8 565.0 kg·hm-2、7 543.5 kg·hm-2,比特优582(ck)和丰田优553(ck)增产13.61%、4.94%;均值变异系数(7.74%)和Shukla变异系数(7.93%)与对照相当;高稳系数(91.62%)高于对照8.16个百分点;3年试验所有试点均比对照表现增产,增产点比例100%。表明特优2278有较好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可在桂南及相似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7.
为加强对高山杜鹃的引种栽培,筛选出适合成都平原栽植的高山杜鹃品种,对引进的11个品种高山杜鹃的整株生长指标(冠幅、株高、地径、分蘖能力)、枝条生长指标(分枝数、最长分枝长度、单枝粗度、最长枝叶片数)、叶片生长指标(叶长、叶宽、叶片厚度)、夏稍长度以及热害指数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引进的11个品种高山杜鹃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成都平原越夏生长,其中‘王妃’的综合表现最好,尤其是其冠幅、株高、地径、最长分枝长度、单枝粗度、叶长、叶宽,在引种2个月后的增幅分别达到了131.43%、155.07%、53.79%、103.65%、26.66%、21.51%、27.34%;‘喜悦’的热害指数最低,几乎不受害。此外,‘粉蜜’、‘红溢’也表现不俗。因此,引进高山杜鹃品种‘王妃’、‘粉蜜’、‘红溢’、‘喜悦’适应成都平原的越夏生长,可进一步推广栽植。  相似文献   
158.
长链非编码RNA在植物抵御逆境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适宜的内参基因是准确评价其表达水平的基础。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6个青花菜LncRNAs表达水平,并通过geNorm、NormFinder、BestKeerper软件进行表达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青花菜的16个LncRNAs在不同逆境胁迫下表达稳定性存在差异。其中在弱光胁迫条件下, XLOC_000400表达最稳定;在低温胁迫条件下 XLOC_030832基因稳定性最好;在干旱和渍水胁迫条件下最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分别是 XLOC_007087 XLOC_012179;高温和盐胁迫处理下最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均为 XLOC_007980 XLOC_010342 XLOC_007980在青花菜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稳定性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准确定量青花菜不同逆境胁迫下的LncRNAs提供合适的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159.
小麦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小麦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应用植物基因工程改良小麦品质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对不同小麦外植体(幼胚、幼穗、成熟胚、幼叶、根、种子、花药、胚轴和胚芽鞘等)通过不同组培体系最终获得再生植株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0.
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新疆尼勒克县春小麦田杂草调查结果表明:尼勒克县春小麦田杂草有15种,隶属11个科,其中豆科4种,菊科2种,禾本科、十字花科、旋花科、唇形花科、蓼科、藜科、木贼科、桑科、紫草科各1种。其中块茎香豌豆、野燕麦和苦苣菜几种杂草的相对多度分别为54.9%、52.3%和46%,为优势种群。根据其杂草分布特点,采取农业、物理机械及化学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草害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