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4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587篇
林业   409篇
农学   461篇
基础科学   334篇
  548篇
综合类   2616篇
农作物   393篇
水产渔业   142篇
畜牧兽医   788篇
园艺   437篇
植物保护   47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474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462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为了减少大功率采煤机的故障率,在典型部件摇臂上安装了温度传感器,及时准确的获取摇臂温度信息,首先通过故障预警使采煤机故障达到防患于未然,然后通过故障信号简便的判断故障产生原因,大大的减少故障率和故障排查与维修时间。此方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以后的推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微灌方式下水分调控对猕猴桃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翠玉"猕猴桃为研究试材。【方法】采用小管出流(X)、微喷灌(P)和滴灌(D)3种灌溉方式在猕猴桃全生育期实施85%灌水量的轻度亏水(LD)、70%灌水量的中度亏水(MD1)、55%灌水量的偏重度亏水(MD2)和40%灌水量的重度亏水(SD)处理,并设置100%灌水量的对照组(CK),研究了猕猴桃叶片胞间CO2摩尔分数(Ci)、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羧化速率(CE)、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产量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ET)在不同水分亏缺下的变化。【结果】与CK相比,D-MD1处理的日均WUEi及CE分别提高了8.5%和2.7%。P-MD1处理的日均Pn与CE较CK分别提高了10.7%和10.4%,X-MD1处理的日均Ci、Pn、CE较CK分别提高了10.9%、12.2%和11.4%。D、P和X三个处理的WUEET均较CK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D、P和X的产量随着水分的亏缺程度的加大而下降,而滴灌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与CK相比D-MD1、P-MD1、X-MD1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4%、1.6%、2.3%,重度亏水处理的产量显著低于其余水分处理,且其他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MD1处理在不降低产量的情况下,可以节约灌水同时提高WUEET,重度亏水与偏中度亏水间在WUEET无显著性差异,同时X-MD1的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结论】X-MD1处理是"翠玉"猕猴桃较为合适的灌溉水分亏缺模式。  相似文献   
44.
砂田甜瓜套作向日葵系统的养分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2013年在庄浪县进行的砂田甜瓜套作向日葵系统的养分利用研究的结果表明,无论在甜瓜的初花期、座果期、膨大期套作食葵或油葵,套作系统比单作明显提高了作物的吸氮量、吸磷量和吸钾量。氮吸收量比单作增加50%~59%,磷吸收量比单作增加12%~41%,钾吸收量比单作增加33%~68%。  相似文献   
45.
刘杨  王勇  康静芹  张良 《湖北农业科学》2014,(7):1634-1636,1689
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十分复杂,培养基配方的组成以及培养条件的变化都会对菌体的代谢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使抗生素的产量达到最大化,试验运用了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放线菌(Actinomycetes)G5进行了发酵条件优化。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影响放线菌G5发酵的诸多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并筛选出3个主要因素,即碳源含量、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之后根据3个主要因素的作用大小和方向进行了最陡爬坡试验;最后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确定最优值,得出其最优培养条件为淀粉含量21.66 g/L、培养温度27.70℃、培养时间7.75 d。在此条件下,抗生素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3.00 mm,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6.
为了提高澳洲坚果育苗的成活率,确保种苗供应。对桂热1号、Hinde(H2)、Pahala(788)、O.C、344等5个澳洲坚果品种枝条分别采用环剥、萘乙酸、环剥+萘乙酸处理后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环剥+萘乙酸处理5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42.9%,新梢较对照多3.9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8 cm;环剥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33.6%,新梢较对照多3.3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4.16 cm;萘乙酸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24.6%,新梢较对照多2.5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3.92 cm。以环剥+萘乙酸处理嫁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7.
不同品种和地区对稻米镉含量与品质的耦合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种植地区的稻米镉含量及其与品质的关系,以分别种植在湖南长沙和广东惠州的‘齐丰占’、‘湘直粳’、‘玉香油占’等46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光光谱法测定稻米镉含量和FOSS全自动流动注射仪测定米质各性状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的镉积累存在极显著水平的品种间差异,在长沙地区种植稻米平均镉含量大约是惠州地区的两倍。(2)不同水稻品种(系)在惠州地区种植的稻米品质明显优于长沙地区。(3)不同水稻品种(系)在长沙地区种植的精米镉含量与胶稠度、蛋白质含量间具显著相关性;而在惠州地区主要与糙米率、精米率呈显著水平的负相关;与其他米质性状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惠州地区稻田环境更利于种植水稻,‘湘晚12选32’、‘湘晚籼12号’、‘湘晚6选31’等为低镉积累品种,可推广;‘佳福占’、‘9311选’、‘R云育90’等镉含量已超过国标,不可作为生产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48.
郭欣  康习锋 《油气储运》2020,(4):407-411
油罐火灾蔓延的主要因素是油罐热辐射,在着火罐火焰热辐射作用下,邻近罐极易被引燃,造成整个罐区大面积起火。为了研究邻近罐罐壁热辐射分布规律,建立了油罐燃烧对邻近罐热辐射影响的小尺寸实验装置,开展了火灾环境下邻近罐壁热辐射分布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火灾环境下,邻近罐正对着火罐方向的罐壁受辐射作用最大,热辐射从罐顶到罐底逐渐降低、从中心向两边呈轴对称降低;随着L/D(L为相邻两个油罐的距离,D为油罐的直径)增大,邻近罐热辐射下降。实验数据为火灾环境下邻近罐的热辐射研究提供了参考,对防止邻近罐被引燃,做好油罐区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9.
筛选山东蓬莱产区酿酒葡萄‘品丽珠’黄烷醇、花色素苷含量较高的优良营养系,以期为发挥其酿酒性能提供理论依据。以蓬莱产区品丽珠母本及3个芽变营养系(214、327、623)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分析葡萄果皮和种子中总酚、总单宁、总花色素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酚酸类、黄酮醇类、黄烷醇类、花色苷单体及白藜芦醇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黄烷醇是种子和果皮中主要的单体酚,其中儿茶素含量最高;二甲花翠素葡萄糖苷是果皮中主要的花色苷。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和自然条件下,品丽珠不同营养系间的酚类物质差异较明显,相同营养系不同年份间也有显著差异。其中营养系623果皮和种子的总酚、种子的单宁和黄烷醇以及果皮和种子中的酚酸类、单体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营养系和母本。  相似文献   
50.
河套盐碱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盐碱化特征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河套平原盐碱地在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盐碱化特征分布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林地、农用地、牧草地、改良地、盐荒地)不同深度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可溶盐含量、盐分离子组成、总碱度、pH、碱化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剖面土体结构、颜色、根系分布、石灰性反应及碱化层分布均有明显差异;土壤剖面的可溶性盐、阴阳离子分布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牧草地和林地土壤剖面可溶性盐呈"橄榄"型、盐荒地和改良地呈"表聚"型、农用地呈"底聚"型;土壤pH、碱化度和总碱度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呈"S"型;经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的盐化程度和碱化程度均有所下降,与盐荒地相比,农用地盐碱化指标下降的最为显著(P0.05),其中0—20 cm土壤全盐量降至0.88 g/kg,pH降至7.83,总碱度、ESP降至0.17 cmol/kg和12.54%,表明苏打盐碱地经农用后更有利于土壤脱盐化过程和脱碱化过程;土壤全盐量、Ca~(2+)、Mg~(2+)、SO_4~(2-)、总碱度、pH可作为控制区域盐碱化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为阐明河套平原盐碱地的盐碱化过程及盐碱化土壤利用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