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43篇
  免费   936篇
  国内免费   1811篇
林业   1571篇
农学   1865篇
基础科学   1204篇
  2141篇
综合类   6508篇
农作物   1177篇
水产渔业   638篇
畜牧兽医   2263篇
园艺   911篇
植物保护   1112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708篇
  2021年   747篇
  2020年   705篇
  2019年   712篇
  2018年   451篇
  2017年   689篇
  2016年   553篇
  2015年   814篇
  2014年   796篇
  2013年   1064篇
  2012年   1346篇
  2011年   1281篇
  2010年   1279篇
  2009年   1110篇
  2008年   1047篇
  2007年   975篇
  2006年   885篇
  2005年   717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0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谷氨酰胺对肉仔鸡脾组织结构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60只 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成 4组 ,分别饲喂添加 0 % ,0 2 % ,0 4%和 0 8%谷氨酰胺的饲粮 2 8d。每周末每组取 6只鸡 ,颈静脉放血致死 ,取脾脏 ,Bouin液固定 ,制作石蜡切片 ,HE染色 ,光镜观察 ,显微摄影 ,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对肉仔鸡脾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 :添加谷氨酰胺的各试验组脾小结增多、增大 ;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 ;椭球增多、增大 ,细胞排列疏松 ,鞘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高、增多 ;红髓比例降低 ,脾索内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多。添加 0 8%谷氨酰胺的脾小结变化明显 ,添加 0 4%谷氨酰胺的动脉周围淋巴鞘和椭球变化明显。说明日粮中适量添加谷氨酰胺可促进脾内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从组织学角度证明 ,谷氨酰胺可促进脾的免疫应答能力 ,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2.
玉米叶片受新月弯孢菌侵染后的细胞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与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玉米叶片受弯孢菌侵染后的超微结构和细胞壁的组成成份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病菌侵入后,菌丝先在寄主细胞间扩展,随着寄主细胞病变、坏死,菌丝可进入寄主细胞形成胞内菌丝。随病菌侵入和在寄主体内扩展,寄主细胞先后发生了一系列的超微结构变化,叶绿体、液泡等细胞器解体,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并最终解体、坏死、变形。细胞化学标记定位发现,受侵寄主细胞壁中纤维素、木聚糖和果胶质的标记密度明显低于未接种的健康组织,表明细胞壁降解酶(如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的产生与病菌侵染和致病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3.
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长林小蠹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长林小蠹的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的侵染力较强.通过毒力测定,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3龄幼虫的LD50、LD99分别为21、432(条/头),而对蛹的LD50、LD99分别为12、230(条/头).在寄生强度测定中,斯氏线虫与长林小蠹3龄幼虫仅接触0.5h,每虫就可被侵入1.6条线虫,12h寄生的死亡率达到90%,24h寄生的死亡率为100%.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表现出较高的致病性和寄生性.斯氏线虫在室内以浸泡法和淋施法防治长林小蠹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4.
桃树不同生长型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生长型是桃树重要的树体特征,是控制树体大小的遗传因素,与栽培关系密切。综合有关文献介绍了桃树的紧凑型、半矮化型、矮化型、柱型、直立型、短枝型、垂枝型等生长型资源及不同生长型在遗传、形态特征、生理、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紧凑型受单位点显性基因控制,树体开张,分枝角度大,萌芽率及成枝力均高,光透过率较低;半矮化型树体介于普通型和紧凑型之间;矮化型为单基因隐性性状,节间极短,树体矮小,叶片密度大,光透过率低;柱型枝条分枝角度小,冠幅小,叶面积指数大;直立型介于柱型和普通型之间;短枝型能形成较多的短果枝,并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垂枝型枝条披散下垂,枝条弯曲。不同生长型之间在氮素、干物质分配和内源激素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紧凑型、矮化型由于树冠密度大,光透过率低而在应用上受到限制,直立型和柱型因适应了高密度栽培而更受人们的重视。针对目前存在的生长型分类与命名问题,作者认为应首先考虑节间长度,其次为萌芽率、成枝力等,然后考虑的是枝条的分枝角度。  相似文献   
65.
芒果叶片生化特性与炭疽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芒果叶片生化特性与炭疽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均表明,随着芒果叶片由最初的古铜色向淡绿色和深绿色叶片的逐渐成熟老化,抗病性逐渐增强。对芒果叶片表面蜡质层和叶内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总酚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淡绿色叶片和老叶相比较,古铜色叶片含有较少的表面蜡质、叶内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及较多的游离氨基酸,推断古铜色叶片对病害的易感性可能与其叶面蜡质和叶内总酚含量较少、叶内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比值(C/N比)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66.
棉花调亏灌溉的生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盆栽棉花为材料,通过苗期和现蕾期不同程度的亏水处理(低、中、高三个水平),对调亏灌溉节水效应及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时适度的水分亏缺可使植株旺盛的营养生长得以有效控制,株型和根冠比都更为理想。调亏期间,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明显下降,而光合速率下降不明显,复水后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明显恢复且接近或高于对照;此外,水分亏缺不仅影响棉桃的数量,而且影响单果重。表明适度的亏水处理可使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而经济产量接近或高于对照,同时节水20%以上。  相似文献   
67.
相似离度的沙尘暴预报业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988年以来ECMWF资料齐全的沙尘暴个例,将其按区域分为全区、西部、中部、中西部以及中东部5类,再按强弱分别分为强和一般2类,建立不同的样本库。根据多年预报经验建立消空指标,对实时资料进行消空,在消空的基础上,用相似离度分析方法对ECMWF的3个场(500hPa高度场、850hPa温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的历史资料库和实时资料进行比较,制作不同时次的沙尘暴预报。并利用VB和Fortran语言编程,建立沙尘暴预报业务系统,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完成预报的制作,实现预报结果在Micaps系统下的自动显示。  相似文献   
68.
AIM: To study rat astrocyte proliferation in ipsilateral hippocampus following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METHODS: Ischemia was induced by temporary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 In hippocampus of rats at 3, 7 and 30 days after MCAO, the numbers and anatomic distribution of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GFAP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in the ipsilateral hippocampus were analyzed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 RESULTS: Astrocytes appeared hypertrophic, with increased process thickness and numbers at 7 days after MCAO, and the highest density of astrocytes were seen at 30 days in the CA1, CA2 regions of the ipsilateral hippocampus. Western blo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GFAP levels were normal at 3 days, but increased by 7 days and remained elevation at 30 days. Western blot analysis of PCNA protein also revealed identified upregulation PCNA at 3 days after MCAO and the expression peaked at 7 days. CONCLUS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the rat results in a rapid response, a process often referred to as reactive astrogliosis or glial scarring, from resident astrocytes of the ipsilateral hippocampus to the side of ischemia.  相似文献   
69.
饲喂柠条对肉兔生产性能及胴体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45~48日龄平均体重1050g的伊普吕(父系)幼兔64只,分成4组,进行柠条饲喂肉兔试验.对照组饲粮中谷草比例为33.4%,试验Ⅰ、Ⅱ、Ⅲ组分别用10%、20%和33.4%柠条替代等比例谷草.48天试验结果为: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日均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分别为89.84g、92.95g、90.77g、79.95g,22.60g、23.30g、19.24g、17.90g,3.98:1、3.99:1、4.72:1、4.47:1.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试验结果为:试验Ⅰ、Ⅱ与对照组在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等指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而试验Ⅲ组日采食量、日增重均显著较对照组差(P<0.05).试验结果表明:生长肉兔饲粮中添加10%~20%柠条粉是可行的,且饲粮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70.
羊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羊痘病毒能引起山羊痘、绵羊痘和牛的结节性疹块病。羊痘是以发热、全身性的皮肤损伤、痘疹和淋巴结病变为特征。羊痘病毒是所有动物痘病毒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严重影响养羊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预防控制等方面对羊痘做一综述。虽然此病从临床症状和宿主特异性上很容易做出诊断,但进一步的实验室确诊还是必要的,现已有多种检测方法和诊断试剂。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使用疫苗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