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7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481篇
林业   253篇
农学   216篇
基础科学   232篇
  446篇
综合类   2283篇
农作物   313篇
水产渔业   363篇
畜牧兽医   703篇
园艺   414篇
植物保护   22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The 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effective national grain supply on condition of tight balance in the total grain amount in China.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of grain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ir evolution processes in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gravity centers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China moved toward the northern and eastern regions, almost in the same direction. The coordina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creased slightly from 1995 to 2007 but decreased from 2000 to 2007. There is a spa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jor districts of output increase and the strong growth potential in grain consumption, which indicates an increasing difficulty in improving the regional coordina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he movement of the gravity center of grain production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grain production policy,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s, and spatial disparity of land and water resource use. For grain consumption,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include rapid urbanization, the upgrade of food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food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82.
83.
本试验对30 只进口芬兰大体型种公狐的112 份精液于1998 和1999 年度的两个繁殖季节进行了精子存活率的检测。结果表明:进口的芬兰大体型种公狐人工授精的可利用率为83-4 % ;精子的平均总存活时间分别为A 组26-0 h ,B 组21-7 h,C 组5 h ;精子的平均生存指数为A 组16-6 ,B 组10-8 ,C 组0-8 。  相似文献   
84.
我国加入WTO转眼已六年多了,我国的种子在国外和国内的巨大竞争中已悄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批国有种子企业和经营不善的民营企业已被淘汰,面对中国巨大的种子市场,在竞争中崛起壮大的国内种子生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笔者仅从营销的角度谈谈在今天的国内种子市场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市场,以此为同行作参考。  相似文献   
85.
对废次烟叶进行加酶萃取,相比传统水溶液萃取,其萃取效率提高了21.2个百分点:通过对酶提取液中还原糖和挥发性成分分析测定发现,还原糖含量增加15.4%,挥发性成分总量增加46.9%;酶提取废次烟叶提取物卷烟加香评析表明,酶法萃取烟叶碎片提取物能增加烟香,降低一定的刺激性,掩盖杂气.  相似文献   
86.
针对淬火感应器及配用尺寸的确定方法,通过采用方铜管制作感应圈的有效感应弧端和导磁体的驱磁作用,解决了感应加热效率提升以及圆环效应的影响问题;采取感应器冷却用水与感应淬火冷却介质合二为一的方法,解决了铲刀连接座凹球面淬火时所需冷却介质的问题;通过分析给出了淬火感应器配用尺寸的确定方法。另外,所述感应器及配用尺寸的确定方法,构思新颖,结构合理,易于制作,且方法简单可行,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并已申报了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87.
为建立HPLC法测定牛奶中磺胺类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处理沉淀蛋白质后取上清液浓缩,以乙腈-水(体积比为1∶1)为流动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4种磺胺类药分离效果良好,平均回收率范围81.6%~95.8%,相对标准偏差为1.5%~4.2%,最低检出限达1.0~2.0ng/mL。可见该检测法具有灵敏、准确、精密、无杂质干扰等优点。  相似文献   
88.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弓形虫RH株的P30基因(X14080)设计了3条特异性引物P1、P2和P3,建立了半巢式PCR检测体系,并将P1和P3的扩增产物克隆到pUCm-T载体上进行测序.结果表明,该体系能够扩增出约250 bp的片段,P1和P3能扩增出约500 bp的片段,克隆到pUCm-T载体上的504 bp片段与P30基因(X14080)的序列同源性为99.8%.该PCR检测体系特异性强,在健康猪血液、猪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猪圆环病毒DNA上未扩增出条带;敏感性高,最低检测为18 fg.该检测体系的成功构建为猪弓形虫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