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4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林业   253篇
农学   118篇
基础科学   108篇
  245篇
综合类   1622篇
农作物   180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482篇
园艺   207篇
植物保护   15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0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91.
亢菊侠  杨林  兰文学 《植物保护》2021,47(5):164-170
植物病毒与介体蚜虫存在复杂的互作关系。前人关于植物病毒对蚜虫调控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病毒通过寄主植物对蚜虫的间接影响上,未见植物病毒对介体蚜虫适合度直接调控的报道。鉴于此,我们以麦长管蚜Sitobion miscanthi (Takahashi)为试虫,以其传播的大麦黄矮病毒-GAV(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GAV,BYDV-GAV)为测试病毒,以全纯人工饲料加入BYDV-GAV病毒提取液饲养麦长管蚜4 d,使之在不接触寄主植物条件下获毒,然后分别在全纯人工饲料和无毒小麦叶片上继续饲养,直至死亡。利用生命表技术分析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毒小麦叶片饲养条件下,与未获毒对照麦长管蚜相比,获毒后麦长管蚜生活史参数成虫历期和产仔天数显著降低,繁殖力显著增加;种群参数内禀增长率、净繁殖率、周限增长率显著增加,平均世代周期显著降低。在全纯人工饲料条件下,与未获毒对照相比,获毒后麦长管蚜仅成虫历期和产仔天数显著下降,而其他生活史参数及种群参数均无显著差异。说明BYDV-GAV使得介体麦长管蚜在小麦叶片上的适合度显著提高,这是由麦长管蚜与寄主植物互作引起的,而病毒对介体麦长管蚜的适合度无直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以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龙粳31为试验材料,常规插秧为对照,研究旱直播条件下水稻穗部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穗部性状的变异均表现为旱直播常规插秧,二次枝梗数变异系数最大,在40.49%~60.19%;相关分析也表明,二次枝梗数是影响旱直播条件下水稻单穗重的主要因素。旱直播条件下水稻穗数·m~(-2)与穗粒数在年际间的变化相对稳定,结实率、千粒重、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均表现为常规插秧旱直播;3 a间,旱直播方式下水稻平均实测产量为7.78 t·hm~(-2),较常规插秧降低5.58%;相关分析表明,穗数与生物产量是影响常规插秧条件下水稻产量的最主要因素,穗数与穗粒数是影响旱直播条件下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与常规插秧相比,旱直播方式下水稻在总物化成本和总劳动力成本上节约2 802.0元·hm~(-2),纯效益增加1 528.0元·hm~(-2),因此,旱直播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虽然略低于常规插秧,但能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93.
阴山北麓是典型的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区,由于其物种组成、植物群落结构以及生态功能上的特殊性,具有较为丰富的物种组成和复杂的植物区系。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实地调查为主,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阴山北麓木本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阴山北麓木本植物区系由16科38属68种植物组成。该区系木本植物≥10种的优势科有3科,含2种的属和含1种的属物种较为丰富多达31属,占区系植物总属数的81.58%。植物科分布包含5个分布型和1个分布变型,以世界分布型占优势。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布有11个分布型和4个分布变型,以温带分布型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94.
厚皮甜瓜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出适应北京大兴地区不同栽培目的的优良厚皮甜瓜品种,对引进的4个厚皮甜瓜品种进行各个时期植株高度、茎粗度、叶面积、成熟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单瓜质量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一品红’单瓜质量、坐果率、667 m2产量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最好,分别为1.29 kg、1.15%、2 076.9 kg和11.07%,果皮黄色、果肉橙红色,成熟后口感有酒香味,商品性好。‘京玉月亮’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6.18%,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第2为10.42%,田间转色最快,果皮白色,果肉橙黄色,圆形果,果实成熟后果肉细嫩爽口。‘黄流星’单瓜质量与‘一品红’并列第1为1.29 kg,667 m2产量位居第2,果皮黄色带有不规则绿色条带。‘苏甜1号’果实发育期最短为35 d,全生育期无病株出现,果实成熟后有浓浓的瓜香味。参试品种生长势均表现良好,以高产种植为目的的可选择种植‘一品红’,以观光采摘、礼品销售为目的可选择种植‘京玉月亮’,个性化市场消费或观光为主的可选择种植‘黄流星’,‘苏甜1号’适合春季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995.
‘黄河花冠龙’是以‘JI910’为母本、‘LT-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大果型有籽西瓜新品种。属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01 d左右,果实发育期33 d左右。果实椭圆形,果皮深绿色覆规则中宽条,单果质量8 kg左右,667 m2产量4 5005 500 kg。瓜瓤鲜红色,瓤脆汁甜,纤维少、口感风味较好。植株生长势中等偏强,坐果性能优良,对常见病虫害抗性较强,栽培容易,种植经济效益好,适宜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保护地和露地推广种植。2014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西瓜2014002。  相似文献   
996.
分析刺参养殖发病原因、研讨对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参为名贵海珍品,列海味八珍之首。特别是刺参,其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均为参中之冠,在我国北方近海水域广泛分布。其蛋白质和糖类含量丰富,不含胆固醇,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着很好的滋补强身之功能,深受人们的青睐。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促进了我省刺参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短短几年间,其规模、效益一直呈上升趋势,已发展成为我省养殖产业链中的重要产业。据统计,目前我省刺参港池养殖规模约为2.0×104hm2,海域底播增殖规模超过3.0×104hm2。这是我省继对虾养殖后又一规模开发的优…  相似文献   
997.
以麻疯树种子为材料,分别采用1.25 g/L多菌灵、0.2 g/L高锰酸钾、1%双氧水、75%乙醇、1%硫酸铜等溶液对麻疯树种子进行消毒及铝浸种,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及铝胁迫对麻疯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对麻疯树种子萌发有很大的影响,但经0.2 g/L高锰酸钾消毒处理后麻疯树种子发芽率最高,而综合发芽速度及染菌率,以1%硫酸铜消毒10 min为最佳的消毒方法;不同Al3+浓度浸种下,低浓度(25、50、100μmol/L)铝溶液能促进麻疯树种子萌发,高浓度(200、400μmol/L)的铝溶液对麻疯树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采用目前最为先进的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cor-6400测定珍稀、濒危物种大花黄牡丹的光合作用特性和日进程,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大花黄牡丹光合速率表现为单峰型曲线,在11:30时达到最高峰[12.560μmol/(m2·s)],其光合作用不存在“午休”现象.在12:30时,大花黄牡丹的气孔限制值(0.410)和水分饱和亏缺(2.960 kPa)分别达到最大值,此时的水分利用效率并不高(1.821μmol/mmol),在10:30时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8.339μmol/mmol).在10:30时,大花黄牡丹获得1d中最大的表观量子效率(0.050),其蒸腾速率在12:30时最大[5.135 mmol/(m2·s)],这个时间并不与光合速率最大值同步,这说明在西藏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很多.在大花黄牡丹的光合速率日进程中,维持高光合速率值[大于4.00μmol/(m2·s)]的时间很长,大约9h,这使得大花黄牡丹能有效的积累光合作用产物,这也说明大花黄牡丹是一种喜光植物.通过对大花黄牡丹的光合作用特征及日进程研究,为以后的毛茛科芍药属药用(或观赏)植物驯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乙醇-碱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性淀粉。研究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碱量、微波处理时间对颗粒状冷水可溶性淀粉溶解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条件,即NaOH 30 mL,固液比1∶15,乙醇体积分数80%,微波处理时间4 min,此条件下制备的颗粒状冷水可溶性淀粉溶解度高达83.23%。  相似文献   
1000.
总结了上林县耕地土壤pH值的历史变化,分析了上林县耕地土壤酸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原因,并提出了改良措施,以期为酸性土壤改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