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990篇
  免费   9483篇
  国内免费   13920篇
林业   10575篇
农学   8330篇
基础科学   7550篇
  15409篇
综合类   76014篇
农作物   10885篇
水产渔业   6287篇
畜牧兽医   24030篇
园艺   12161篇
植物保护   7152篇
  2024年   963篇
  2023年   3057篇
  2022年   7326篇
  2021年   7162篇
  2020年   6568篇
  2019年   6439篇
  2018年   4650篇
  2017年   7447篇
  2016年   4841篇
  2015年   7462篇
  2014年   7900篇
  2013年   9511篇
  2012年   13194篇
  2011年   13744篇
  2010年   13163篇
  2009年   11769篇
  2008年   11365篇
  2007年   10539篇
  2006年   8669篇
  2005年   6741篇
  2004年   4133篇
  2003年   2603篇
  2002年   2801篇
  2001年   2586篇
  2000年   2266篇
  1999年   830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23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0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50篇
  1955年   3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51.
寄生虫的抗原变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对寄生虫的抗原变异情况和消除抗原变异对免疫预防影响的主要方面进行了评述,许多种类寄生虫绝大部分表面怕变异频繁,从而逃避了宿主动物的免疫作用,变异最频繁的是各种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锥虫,其次是寄生于人和灵长类动物的几种疟原虫,再其次是寄生于哺乳动物和人的巴贝斯虫,还有几种属鞭毛虫纲、孢子虫纲和蠕虫的寄生虫,一般认为导致抗原变异的作用机制是表达抗原的基因发生了改变,正在表达的基因停止表达,而同时另一个基因却活化了,对于某些寄生虫抗原变异的规律虽已有揭示,但尚未揭示清全部主要规律,另一些种类寄生虫的抗原变异规律尚不清楚,基因活化的调控亦不甚清楚。抗原变异逃避了宿主动物的免疫,人们已提出了多种克服了的方法与设想,有些已在实验试验中出现端倪,但尚未形成临床上实用的技术,文章对它们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2.
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子粒中戊聚糖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统一供种,统一试验方案,对河南省有代表性的生态地点的8个小麦品种的戊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吉粒重和产量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生态因素是影响小麦子粒戊聚糖含量,蛋白质含是,千粒重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品种遗传因素对小麦品种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综合戊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产量来看,以豫麦34号为最好。  相似文献   
153.
牛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与冻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牛皮肤组织块直接培养法,得到牛皮肤细胞的原代培养物,再用酶消化法和反复贴壁法处理,能够纯化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冻存是通过选用6种分别含有二甲基亚砜(DMSO)、甘油(GL)及乙二醇(EG)的保护液,以相同的冻前处理方法,对牛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缓慢冷冻,冰箱预冷平衡1-2h,逐步投入液氮(-196℃)中保存,再经37℃水浴解冻,Hanks液脱保护剂,以贴壁率评价冻存效果。结果表明,20%DMSO保护液对牛皮肤成纤维细胞表现出较好且稳定的冷冻保护效果,其平均贴壁率达87.9%。  相似文献   
154.
甲醛作为一种大宗化工原料 ,自从被发现以来 ,一直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 ,特别是脲醛树脂胶的出现 ,使其大量地被用来生产人造板。目前 ,生产甲醛的主要方法是以甲醇为原料 ,将其氧化转化为甲醛 ,所以甲醇转化为甲醛的转化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研究了影响甲醇转化为甲醛的因素及其控制方法。1 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1.1 反应器的结构反应器的结构与状态直接影响转化率。从表 1中可以看出 ,反应器的结构与状态不同 ,转化率有着很大的差别。表 1 反应器结构与状态对转化率的影响状   态转化率 ( % )花板与废锅距离 ( 2 0 mm) 72花…  相似文献   
155.
应用蚀斑方法将SY-45毒株经过3次蚀斑纯化直到蚀斑大小相对稳定。从不同大小的蚀斑中挑选出三种蚀斑,大斑直径约3mm(简称LP)、中斑约2mm(简称MP)、小斑约1mm(简称SP)。分别在MDCK细胞上增殖并进行了三种不同大小斑毒对犬的毒力、免疫原性和在MDCK细胞上产毒量比较,以筛选最佳的疫苗株,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大小蚀斑病毒大剂量人工感染易感犬后,所有的试验犬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表现均正常;对挑选的4窝CAV HI抗体效价小于等于1:2的健康幼犬进行免疫试验,测定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和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大斑毒的免疫原性要稍高于中斑毒,而明显高于小斑毒;不同大小蚀斑毒在MDKC细胞上产毒量差异很大,大斑毒可达10^7TCID50/mL、小斑毒达10^6TCID50/ml、小斑毒达10^4.5TCID^50/mL。综合所有试验结果表明:大斑毒株具有产毒量高、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强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疫苗株。  相似文献   
156.
莫能菌素浓度对混合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试验研究了莫能菌素对混合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以期确定莫能菌素在瘤胃内容物中的适宜添加浓度。混合瘤胃微生物由饲喂花生秧基础日粮的阉公牛瘤胃内容物和瘤胃液制备 ,用简易人工瘤胃装置测定莫能菌素浓度对产气量、瘤胃乙丙酸比例、粗纤维降解率和真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莫能菌素浓度强烈地抑制产气量 ,两者呈线性负相关(P<0.05);粗纤维降解率开始时随莫能菌素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在浓度为0.078mg/L时达到最大值 ,两者呈二次幂函数关系 ;添加莫能菌素降低了瘤胃乙丙酸比例 ,但瘤胃乙丙酸比例随莫能菌素浓度的提高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在莫能菌素浓度为0.1~2.0mg/L的范围内 ,添加莫能菌素对蛋白质的产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7.
山羊子宫内肽能神经分布及妊娠时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山羊子宫内含P物质(SP)和含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的分布。结果,妊娠及未妊娠山羊子宫颈内有粗细不等的神经束行经于外膜和肌层中,神经分支形成丛状分布于血管壁,子宫颈部未见SP神经元胞体及VIP神经元胞体;未妊娠山羊子宫角内SP神经和VIP神经均呈丛状围绕血管并分布于血管壁;妊娠中期的孕角和非孕角均有胎盘形成,除胎盘内无神经分布外,SP神经及VIP神经同样分支形成丛状分布于血管壁。结果提示,山羊子宫内SP神经和VIP神经主要支配子宫内血管,妊娠时除胎盘内无神经分布外,SP神经及VIP神经的分布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8.
犬瘟热病毒的静水压灭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250MPa的静水压力对犬瘟热病毒(CDV)处理30min之后,CDV被灭活,由其制成的灭活疫苗诱导犬产生中和抗体的能力明显优于传统的福尔马林灭活疫苗,免疫保护率达90%。电镜观察显示,经不同程度静水压力处理后的CDV粒子均发生变形,表面呈现凸起,但CDV H基因部分片段的RT-PCR扩增结果揭示,高达510MPa的静水压力作用30min也未能使其基因片段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59.
串珠镰刀菌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串珠镰刀菌素的产生菌株、理化性质及其毒性作用进行了论述,重点介绍了串珠镰刀菌素对动物的急性毒性、病理变化、中毒机理和物理化学及生物学降解方法。  相似文献   
160.
降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阐述了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生成的生物学机制及影响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生成的因素,并用产明了降低瘤胃甲烷产生的方法,最后对降低甲烷生成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