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9篇
  免费   530篇
  国内免费   483篇
林业   566篇
农学   401篇
基础科学   264篇
  667篇
综合类   3416篇
农作物   459篇
水产渔业   252篇
畜牧兽医   902篇
园艺   481篇
植物保护   19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616篇
  2011年   608篇
  2010年   503篇
  2009年   470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424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以一年生双荚决明实生苗为试材,设置了轻度、中度、重度淹水胁迫处理,研究了不同程度的淹水胁迫处理对双荚决明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含水量等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深度的加大,双荚决明植株受到的胁迫伤害逐渐增大。淹水处理6d后,重度水淹的双荚决明植株已全部死亡。经过1个月的淹水胁迫处理,轻度水淹组和中度水淹组的Fo、Fv/Fm、qN相比对照组均有所下降,而ETR、Fv′/Fm′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叶片含水量和丙二醛含量相比对照组明显上升,叶绿素含量则低于对照。在淹水胁迫处理12个月后,轻度水淹组和中度水淹组双荚决明依然生长良好,长出许多气生根来适应淹水环境。  相似文献   
152.
杜鹃红山茶优良无性系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9个杜鹃红山茶优良无性系为试材,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研究杜鹃红山茶优良无性系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无性系遗传多样性较高,采用筛选的26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11个位点,多态位点180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5.3%,有效等位基因数1.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45 1,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510 6,相似性系数为0.488 2~0.815 2,平均为0.668 8。UPGMA聚类分析得出,在遗传距离为0.360时,所有供试材料可以分为两大类:第Ⅰ类群是由4号和5号无性系组成,其它无性系构成第Ⅱ类群;当遗传距离为0.304时,又可将第Ⅱ类群分为6组。  相似文献   
153.
粘结性能退化是导致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锈蚀构件粘结性能实验研究成果与内聚力模型,建立了有厚度的双线性内聚力单元与分离式钢筋混凝土梁分析模型,引入粘结界面层,研究了粘结性能退化对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线性内聚力单元可以有效模拟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机制,而根据锈蚀深度确定的有厚度的粘结单元能合理描述锈蚀程度对粘结性能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与实验及经验公式对比,表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4.
基于改进欧拉算法的双吸离心泵泥沙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液两相流算法对双吸离心泵泥沙磨损模拟精度有直接影响。采用改进的固液两相流欧拉算法,考虑了相间阻力和泥沙扩散系数两方面因素,对典型悬移质泥沙粒径条件下的双吸离心泵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发现,叶片表面湍流强度在头部和尾部较大,可达6%~10%;叶片头部和尾部的颗粒动态尺度大于中部。由湍流强度和颗粒动态尺度组成的湍动尺度效应,在叶片头部和尾部表现强烈,湍动尺度效应使固液相间阻力增大,更有利于颗粒的扩散,避免了颗粒聚集,对大颗粒的作用强于小颗粒。湍动尺度效应导致叶片表面固相体积分数分布范围减小,大颗粒的变化值大于小颗粒,叶片头部和尾部的改变值大于中部,叶片表面的严重磨损部位为叶片工作面尾部的块状磨损区,这比采用传统算法得到的带状磨损区和偏磨区计算结果,更符合离心泵实际磨损情况,考虑湍动尺度效应后得到的磨损率也有所增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吸离心泵叶片水力设计和表面喷涂防护原则,为提高双吸离心泵抵抗泥沙磨损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5.
稻油轮作区驱动圆盘犁对置组合式耕整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油菜种植时土壤黏重板结、秸秆量大、播种作业需同步开畦沟的农艺要求,考虑传统耕整作业耕层浅、功耗大的不足,依据驱动圆盘犁组与传统铧式犁相比,不易缠草堵塞、通过性好、牵引阻力小的特征,设计了用于油菜播种的驱动圆盘犁对置组合式耕整机。提出了主动式对置犁耕与被动式开畦沟、碎土、平整相结合的联合耕整作业方案,分析了对称布置的圆盘犁组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性,确定了其主要结构和工作参数。根据犁体曲面成形原理,设计了开畦沟前犁犁体曲面;依据组合式船型开沟器与土壤挤压互作机制的分析,确定了开畦沟区域宽度为350 mm时,开畦沟系统作业后可有效保证畦沟和种床厢面质量。耕深稳定性试验表明,整机作业实际耕深与限深深度基本一致,耕深稳定性系数均在90%以上。厢面质量试验表明,开畦沟系统在中间开畦沟区域能开出沟宽241.6~293.5 mm,沟深328.6~370.8 mm的梯形沟。经组合式船型开沟器挤压的土壤对犁沟的实际填埋率高于87.67%,碎土辊作业后厢面平整度为22.45~26.70 mm,碎土率为60.14%~68.37%。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整机较优工作参数为:限深深度为180 mm,机组前进速度为3.5 km/h,圆盘犁组转速为160 r/min,此时整机功耗为24.37 k W,相比传统旋耕方式的油菜播种种床整备机具的功耗降低了37.67%,秸秆埋覆率为92.78%,碎土率为66.74%,厢面平整度为24.18 mm,土壤对犁沟平均填埋率为92.3%,满足油菜播种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56.
在对广东省主要珍贵树种上的线虫进行调查时从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上分离到一种隐皮孢囊线虫,经形态特征观察和测量数据分析,将其鉴定为卡勒萨隐皮孢囊线虫Cryphodera kalesari。其诊断特征为:雌虫椭圆形至近球形,头部具有1个唇盘和2~3个唇环,口针长33.6~37.8μm,阴门唇突出,阴门与肛门之间区域凹陷,肛阴距为42~72μm;2龄幼虫头部具1个明显的唇盘和3个唇后环纹,口针长24.8~29.5μm,口针基部球前缘凹陷,侧区3条侧线,尾长圆锥形,长38~53.5μm,尾末端细圆,透明尾长17.1~25.1μm,侧尾腺孔位于肛门后2~5环;雄虫未发现。本研究首次获得了卡勒萨隐皮孢囊线虫的rDNA(LSU D2D3和ITS)序列,为此线虫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分子数据。本研究还分析了卡勒萨隐皮孢囊线虫与本属其他种类的系统进化关系。卡勒萨隐皮孢囊线虫为中国的地理新记录种。格木为隐皮孢囊线虫的新寄主。  相似文献   
157.
以严格执行《仁寿县玉米栽培技术规程》为基础;实施"玉米新品种陵州987播期、密度、施肥量三因素试验",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定量得出:密度4.5万株/hm2,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后5~7天播种、氮磷钾总量5000kg/hm2,能够获得近8800kg/hm2以上的单产.  相似文献   
158.
针对我国现存的传统粮食干燥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粮食烘干机进行改善的方法.通过对粮食烘干机的概述及其特点介绍,指出粮食烘干机的优秀性能,然后通过对粮食烘干机使用效益评估,以对粮食烘干机的使用情景进行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意义]建立科学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是开展高校学科评估的关键。根据国情,重新构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全面科学的学科评估体系,从而对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的学科建设水平给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过程]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常用的几种学科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围绕高校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兼顾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推行分类评价,首先按高校类型、再按不同学科门类,分别构建多个学科评估体系。[结果/结论]以教学研究型大学中的工学为例,建立一个全面、科学、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5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40项三级指标构成。指标权重向“人才培养”倾斜,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师德师风建设”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60.
基于MODIS-LAI数据的广西甘蔗物候期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是我国甘蔗最大的种植区和蔗糖产业基地,但多年来因自然灾害导致的产量损失严重。及时、准确获取甘蔗的物候动态,可为区域甘蔗种植结构优化、灾害风险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本文分别借助Savitzky-Golay滤波、Asymmetric Gauss拟合及Double Logistic拟合方法对广西2014—2018年的甘蔗MODIS-LAI数据进行时间序列重构,并采用动态阈值法识别甘蔗关键物候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上述方法可有效消除广西甘蔗LAI序列的不稳定波动和奇异值,且Asymmetric Gauss和Double Logistic方法的拟合结果较好地弥补了S-G滤波处理中局部曲线值动荡变化的缺点,能更准确地识别甘蔗生长过程;2)三种方法对广西甘蔗的播种-萌芽期、茎伸期、成熟期开始时间识别的RMSE和平均误差均在±15 d内,其中Asymmetric Gauss方法对甘蔗物候期的提取结果最优。综上,时序曲线重构法的抗干扰性能较好,可一定程度上弥补因云雨、复杂地形地貌导致LAI序列的误差,保证广西甘蔗物候信息获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