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4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760篇
林业   624篇
农学   504篇
基础科学   413篇
  787篇
综合类   4033篇
农作物   553篇
水产渔业   358篇
畜牧兽医   1397篇
园艺   630篇
植物保护   378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428篇
  2021年   397篇
  2020年   392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420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392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538篇
  2012年   699篇
  2011年   752篇
  2010年   712篇
  2009年   639篇
  2008年   607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51.
转录组研究是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基础,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被应用到多种动植物中。利用其能够获得大量未知序列的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未知基因挖掘、分子调控及相关代谢途径中。该研究主要介绍了转录组研究的方法、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动植物中的重要应用,并讨论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2.
孟蕊 《安徽农业科学》2015,(8):118-119,142
从澳大利亚班克木的资源概况、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育苗技术、栽培技本及其在生态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对班克木的引种栽培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
成都市典型农家乐植物组成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成都市北湖公园、农科村、三圣乡选取了60个成都市典型农家乐,对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典型农家乐植物群落中应用的乔木种类有56种,灌木种类83种,草本种类有118种,共计257种,分属91科184属。在植物种类组成方面,成都北湖公园的乔木种类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2.39%;郫县农科村的灌木种类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达到36.55%;而三圣乡"五朵金花"的草本种类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47.92%。农科村主要树木的平均胸径为13.32±9.07?,平均高度为5.53±2.49 m,在3个地方中均为最高。群落外貌方面,三圣乡"五朵金花"和郫县农科村农家乐以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的混交林为主,针叶林少。成都北湖公园则以常绿阔叶为主,落叶和针叶林少。60个农家乐平均配置乔木5.1±2.47(N=60)种,平均配置灌木8.77±3.41(N=60)种,平均拥有草本11.83±6.75(N=60)种,超过50%的植物种类为三地或两地共有,植物配置呈现明显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54.
试验通过牛津杯法筛选出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性能较强的一株乳酸菌L3和两株芽孢杆菌D9、K9。将其用于制作发酵饲料,提升发酵饲料的抑菌性能。试验初步研究发酵饲料的体外抑菌性能评估方法。结果表明,用80%的乙醇溶液作为发酵饲料的前提取溶剂可增加抑菌物质的溶解,浓缩提取液的浓度可使发酵样品的抑菌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5.
为获得营养均衡的调制牛奶,满足人体的多种营养需求,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设计出一款适用于糖尿病人、亚健康人群、体重管理、皮肤管理等人群饮用的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的牛奶。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静置12 天后,牛奶无显著脂肪上浮,体系稳定性良好;人体GI值试验结果表明,调制牛奶的餐后血糖值上升和下降均较葡萄糖餐后血糖值平稳,有较好稳定餐后血糖的效果,表明开发的调制牛奶为低GI食品(GI值=22.86)。人体饱腹感试验结果显示,和普通纯牛奶对比,调制牛奶具有显著提高饱腹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杂交构树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和优化杂交构树叶多酚的提取工艺,本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以构树叶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4个因素对构树叶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借助响应面法设计4因素3水平的试验方案,对构树叶多酚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最终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3次平行验证;以维生素C为对照,通过测定构树叶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构树叶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4个因素对构树叶多酚得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B) > 液料比(A) > 超声温度(D) > 超声时间(C),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两两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但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在液料比为70:1、乙醇浓度为60%、超声时间为50 min、超声温度50 ℃的条件下,构树叶多酚的得率最大,为13.62 mg/g,与响应面法的预测值接近;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构树叶多酚可以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并且在高浓度情况下可以达到与维生素C相当的水平。综上,试验建立的构树叶多酚提取工艺准确、可行,同时证明构树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结果可为构树叶多酚的生物活性研究以及构树叶的药用价值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为确定奶牛垫料中是否含有病原菌并深入了解垫料中优势生长菌的类型、耐药性及致病性等情况,本试验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对、药敏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表面光滑的白色菌落,血琼脂平板上形成黏稠、较大的白色菌落。革兰染色镜检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阳性,球型,呈葡萄串状排列,或单个散落。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木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乳糖、硝酸盐还原等呈阳性反应,而蜜二糖、木糖醇、山梨醇、尿素、V-P反应等呈阴性反应。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扩增的16S rDNA序列长度为1 298 bp,与松鼠葡萄球菌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9.85%~100%;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菌与松鼠葡萄球菌处于同一分支。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试验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以0.2 mL/只(7.9×108 CFU/mL)菌液的剂量接种小鼠,在48 h内死亡率为60%(3/5)。药敏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7种药物敏感,对克林霉素、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和林可霉素耐药。本研究为奶牛源松鼠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
为了掌握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马鹿(Cervus elaphus)的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维护内蒙古贺兰山的生态平衡。于2017年11—12月,2018年4—6月、11—12月,2019年4—6月,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利用样线法对保护区内的马鹿进行调查,采用Distance R进行数据分析,估测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并对种群结构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马鹿在2018年冬季种群数量最高约为2452(1678—3578)只,种群密度为3.705(2.539—5.048)只/km2,遇见率为1.943只/km。遇见率年际间变化不明显(F=0.12,P=0.986);混合群出现的次数最高,雄性群出现的次数最低,不同集群类型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极显著(P<0.001);群大小在不同季节的差异不显著(P=0.132);雌雄比在不同季节中没有太大变化。  相似文献   
59.
为了探析引起地温空调井抽回灌效果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单相关系数分析、主成分绝对得分的源解析模型、拟合度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单井回灌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井径、滤水管孔隙率及抽回灌井数比与单井回灌效率的相关性和拟合度较好,故将井径、滤水管孔隙率及抽回灌井数比作为影响单井回灌效率的关键因子,同时分析了单井回灌效率与关键因子的之间的拟合方程及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得到了单井回灌效率与关键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60.
不同灌溉方式下冬小麦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以豫麦6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常规灌溉和一体化垄作沟灌的冬小麦产量与穗部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同常规灌溉方式相比,一体化垄作沟灌方式下,冬小麦的穗粒数、籽粒质量及产量分别增加了5.5356%、7.5489%、7.7454%,但穗数减少了0.4302%。常规灌溉和一体化垄作沟灌方式下,产量与穗数、穗粒数以及籽粒质量均正相关,但一体化垄作沟灌方式下的相关系数较常规灌溉方式大。一体化垄作灌溉有利于改善农田小气候、发挥作物的边行优势和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