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6篇
  免费   791篇
  国内免费   975篇
林业   1068篇
农学   691篇
基础科学   486篇
  1126篇
综合类   6182篇
农作物   874篇
水产渔业   388篇
畜牧兽医   1600篇
园艺   891篇
植物保护   466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571篇
  2021年   512篇
  2020年   488篇
  2019年   529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582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584篇
  2014年   670篇
  2013年   693篇
  2012年   1104篇
  2011年   1078篇
  2010年   996篇
  2009年   875篇
  2008年   884篇
  2007年   842篇
  2006年   669篇
  2005年   523篇
  2004年   360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丹红杨等4个黑杨无性系在湖区外滩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近年来引进的洞庭湖区造林的丹红杨、巨霸杨、南林-95杨、南林-895杨,于2004年春在西洞庭目平湖外滩进行对比造林试验,经4年观测,其造林保存率均低于78%。丹红杨、巨霸杨胸径生长量较大;巨霸杨、丹红杨、南林-895杨的材积生长量较南林-95杨增产15.9%~25.6%。各项生长量指标在4个无性系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2.
We report in this paper primary studies on interspecific species of cotton vis GISH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We use interspecific triploid hybrids (F1 from hybridization of allotetraploid cultivated species with diploid A,D,or C genome species) and two cultivated tetraploids to study the chromosome paring during meiosis of pollen mother cellls (PMCs) and to estimate the consequences on synapsis between these three subgenomes after synthetic polyploid formation.  相似文献   
993.
鸡β-防御素是一类广谱抗菌阳离子小肽的总称,一般具有3个分子内二硫键。防御素对细菌、真菌乃至某些被膜病毒具有广谱杀伤作用。试验根据已发表的Gal-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以骨髓中的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目的片段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经筛选鉴定获得阳性重组子pGEM-T-Gal-2。再经EcoRI、XbaI双酶切,插入pMAL-c2x质粒构建表达载体。利用PCR技术和酶切反应筛选转化子成功获得pMAL-c2x-Gal-2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994.
应用耐热碱性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复配后进行苎麻酶脱胶影响因子组合优化实验。以脱胶去除率为脱胶效果判断依据。结果表明,果胶酶浓度4%(对原料),半纤维素酶浓度2%,转速250rpm,脱胶时间3.5h,最高脱胶去除率可达17.22%。对脱胶后的苎麻韧皮纤维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随脱胶时间的延长,纤维分散度越高,脱胶3h时纤维基本完全分散。  相似文献   
995.
文章对基于计算机串口的GSM短信通讯系统进行研究,实现在计算机上通过串口连接GSM模块并使用GSM网络与远端的手机进行通讯。设计中采用C#程序开发语言和运用计算机串口通讯技术,实现计算机通过串口对GSM模块(TC35)进行控制,并解决了PDU编码解码、AT指令控制TC35、以及软件界面的设计等问题,最终完成计算机终端实时与TC35模块通讯,实现短信息服务。研究表明,通过拓展计算机串口与GSM模块的应用可以建立各种远程控制,达到较好的远程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96.
小型陆栖脊椎动物是一类稳定、灵敏、高效的环境指示动物,将它们作为生态环境变化的指针具有诸多的优越性。通过围栏陷阱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小型陆栖脊椎动物在原始竹林与人工竹林中的分布情况展开调查,进而对保护区内小型陆栖脊椎动物资源现状进行评估,并科学地评估我区震后的生态环境。本次调查共记录到小型陆栖脊椎动物物种5目7科15种,其中两栖类2目2科2种,爬行类1目1科1种,小型兽类2目4科12种。采集的样品数量达到316只。  相似文献   
997.
野生三叶木通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绿色保健果品的日益重视,三叶木通的栽培面积已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为了探索影响三叶木通扦插成活的栽培因素,2006—2010年我们采用以扦插苗的成活率为评价指标,对三叶木通的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条时间、扦插季节、插条直径、树龄、激素调控等栽培因素对三叶木通扦插成活率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8.
水分运动是土壤中物质和能量传输的主要驱动力,但是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轨迹复杂多变,难以直接捕捉。本研究以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红壤为研究对象,借助电阻率成像技术(ERT),反演水分在林地和农地土壤中的入渗过程。研究发现,ERT技术能够实现水分在红壤包气带入渗过程的可视化,ERT测定的表观电阻率的变化量与烘干法测定的土壤水分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林地的决定系数为0.72,农地为0.53。土地利用类型影响水分入渗的范围和方式,在2 cm水头高度注水100 L的情况下,林地的入渗深度大于80 cm,而农地约为50 cm,在此基础上,继续注水200 min,林地和农地均出现明显的优先流现象。但是,林地的优先流比农地更为发育,林地是通过根系等大孔隙快速向下传输,而农地则以“指流”的方式,间断性向深层运动。在土壤层次复杂、背景含水量高、土壤黏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ERT技术依然能捕捉优先流在红壤中发生和发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9.
耕地生态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基于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测算2000—2021年黄河流域耕地生态安全,采用标准差椭圆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黄河流域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演进特征,识别其驱动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耕地生态安全总体呈现"N"型变动趋势,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从空间格局来看,黄河流域耕地生态安全呈现"东北—西南"方向收缩、"西北—东南"方向扩散态势,耕地生态安全差距变大。城镇化、财政支农及降水有利于提高黄河流域的耕地生态安全,农村居民收入及化肥施用强度则具有抑制作用,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性。  相似文献   
1000.
巨柏(Cupressus gigantea)为雅鲁藏布江地区分布的特有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本文通过在米林-朗县雅鲁藏布江河谷13个面积为1 000 m2的巨柏林样地调查资料,按照近河谷和远河谷山坡的地理分布差异,统计分析了巨柏的种群天然更新特征;通过对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的分析,初步阐述了巨柏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巨柏的更新情况比较差,种群年龄结构不稳定,整体上呈现了明显的种群衰退现象。通过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反映出了巨柏种群的失衡事件主要发生在最近几十年内,即0.6 m高度10 cm树径范围。巨柏林内物种组成结构单一,乔木层为单一巨柏种,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数较少。鉴于巨柏种群环境沙化影响加剧、天然更新能力下降等因素,种群的延续面临较大威胁,需进一步加强该种群的保护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