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06篇
  免费   1334篇
  国内免费   1990篇
林业   1361篇
农学   1040篇
基础科学   1165篇
  2407篇
综合类   9686篇
农作物   1418篇
水产渔业   1024篇
畜牧兽医   3882篇
园艺   1399篇
植物保护   1048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454篇
  2022年   1006篇
  2021年   1024篇
  2020年   909篇
  2019年   907篇
  2018年   661篇
  2017年   1045篇
  2016年   706篇
  2015年   1084篇
  2014年   1020篇
  2013年   1377篇
  2012年   1763篇
  2011年   1862篇
  2010年   1790篇
  2009年   1569篇
  2008年   1525篇
  2007年   1387篇
  2006年   1118篇
  2005年   922篇
  2004年   575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379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7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3篇
  196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胡麻新品种定亚22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亚22"(原系号定18-89T3,简称定新18)是定西市旱农中心油料试验站从"定亚18"中的变异单株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抗旱、抗枯萎病能力较原品种明显增强,单株成茎力强,田间长相整齐,在2000-2002年国家华北、西北胡麻联合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990.00~2 852.55 kg/hm2,比对照陇亚8号平均增产4.5%,尤其在甘肃、宁夏表现更佳,平均产量1 900.05 kg/hm2,比对照品种陇亚8号增产9.4%,居参试品种首位.  相似文献   
962.
提取高质量茶树总RNA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由于茶树富含多糖、多酚,从茶苗组织中尤其是从茶苗的根中提取高质量的RNA较为困难,试用了多种方法都未能获得高质量的RNA.为此,作者借鉴多年生的草本植物RNA提取方法-CTAB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首次提取茶苗嫩根中的总RNA.电泳检测显示,该方法提取的总RNA 28S和18S条带清晰且28S较18S条带亮,紫外光谱分析显示A260/A280的比值为1.93.用于RT-PCR反应,成功克隆了492 bp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片段.说明用该方法提取的RNA纯度和完整性好.试用该方法从营养成分丰富的茶籽胚中提取总RNA,效果同样很好.  相似文献   
963.
在总结、概括国内外现有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大兴县的区域特征,提出了由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指标所构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利用系统科学的原理构建了能力测度的综合评模型,对该区域的发展水平、能力以及趋势进行了测度和评价。  相似文献   
964.
奶山羊实验性乳房炎病理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健康奶山羊一侧乳区内接种1mL(10^6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复制乳房炎病理模型,其模型指标有:临床症状,体温变化,乳中体细胞数测定,乳牛乳腺炎电子检测仪检测,病原菌分离培养主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按上述方法乳房内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复制出典型的奶山羊急性乳房炎病理模型。  相似文献   
965.
不同稻田状态下克无踪快速灭茬控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控明不同稻田状态下克无踪快速除草灭茬的效果,2000年在湖南宁乡进行了克无踪用药量、对水量、施药时天气、增效剂、前作留茬高度等对除草剂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克无踪有效用量为3.75L/hm^2左右,视杂草基数适当增减;对水量对灭草和灭稻茬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二甲四氯、乙草胺、碳铵+氯化钾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克无踪的控草效果;卵茬高率不同的主要影响稻茬原再生蔸率和再生株数。推荐克无踪施用量,早稻冬泡田为3.00-3.75L/hm^2,早稻冬干田3.75-4.50L/hm^2,晚稻免耕田为3.75L/hm^2,同时加入碳酸氨铵45kg/hm^2和乙草胺450mL/hm^2为增效剂,对水900kg/hm^2于傍晚或清晨喷施,晚稻免耕清茬时,前茬留茬高度不超过4cm杂草枯黄以后应及时灌水淹没杂草或稻茬,以有效控制杂草或稻茬再生。  相似文献   
966.
广泛使用的杀菌剂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对人类和环境生物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从防治效果看,温室内黄瓜叶片上喷雾施用异菌脲(0.562kg·hm^-2)、嘧霉胺(0.450kg·hm^-2)和啶菌恶唑(0.070kg·hm^-2)对黄瓜灰霉病(Botrytiscinema)的控制效果均达到70%以上;喷雾施用氟硅唑(0.056kg·hm^-2)、嘧菌酯(0.141kg·hm^-2)、醚菌酯(0.141kg·hm^-2)和腈菌唑(0.028kg·hm^-2)对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fuliginea)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从危害水平看,除百菌清外,根据其他几种备选农药相关参数计算得到的危害水平值均低于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防效试验和危害水平对比相结合说明,在推荐剂量范围内,异菌脲、嘧霉胺、啶菌恶唑3种药剂可以代替多菌灵,而氟硅唑、嘧菌酯、醚菌酯和腈菌唑4种药剂可以代替甲基硫菌灵,分别用于防治黄瓜灰霉病和黄瓜白粉病,从而降低由这两种药剂使用而造成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967.
内蒙古生态移民安置点选择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生态移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解决移出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移民移入地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由此,移民点的选择就成为生态移民工程的重中之重。文章结合目前内蒙古生态移民安置点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移民安置点的选择应该有一定的标准:生态移民点的建设能够遵循生态学原则、宏观视野原则、保证土地的有效供给的原则、能够使移民生产方式创新的原则、生态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原则,移民积极参与决策的原则。  相似文献   
968.
以2013—2015年116份春小麦种子样品为材料,应用Seed Identification软件并结合仪器和手工测定获得17个物理指标值(千粒重、宽度、长度、投影面积、厚度、比重、硬度、灰度值、RGB颜色模型中红色R、绿色G和蓝色B、Lab颜色模型中的亮度L、色彩通道a和色彩通道b、HSB颜色模型中的色相H、饱和度S和亮度B。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在标准环境及3种逆境(盐胁迫、干旱胁迫和人工加速老化胁迫)下,探讨了春小麦种子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发现各培养环境下,种子活力与种子的千粒重、宽度、长度、投影面积、S和a有明显相关性。千粒重、宽度、长度、投影面积、S和a值较小的小粒种子比大粒种子表现出更高的活力。本研究结果表明:小粒种子较大粒种子有更强的耐逆境能力;千粒重、宽度、长度、投影面积、S和a可作为逆境萌发条件下高活力种子样品筛选的候选指标。  相似文献   
969.
小麦条锈病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ASD地面非成像光谱仪对小麦条锈病进行了单片病叶及冠层的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健康、发病及处于潜育期的小麦植株在某些特定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不同孢子堆密度的小麦单片病叶的反射光谱曲线也存在相应差异;对小麦条锈病冠层光谱的研究发现,在930nm附近,病情指数(y)与冠层光谱反射率(x)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二者之间的回归模型为:y=-2.5173x+1.2217(R2=0.9484)。  相似文献   
970.
通过筛选适用于海南热带兰园防治有害蜗牛和蛞蝓的最佳药剂及合理用量,为生产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择了国内常用的4种杀软体动物剂,即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45%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6%四聚乙醛颗粒剂和10%茶枯精粉粉剂,针对海南兰园有害软体动物的主要优势种,包括海南小囊螺、细钻螺和双线嗜粘液蛞蝓,通过在室内模拟田间兰花栽培条件,开展了不同药剂、不同剂量的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防治海南小囊螺效果最好的药剂是6%四聚乙醛和10%茶枯精粉,药后7 d防效达87%以上,14 d防效达100%。对细钻螺防效最好的药剂是6%四聚乙醛,药后7 d防效达83%以上,14 d防效达100%。双线嗜粘液蛞蝓对10%茶枯精粉极为敏感,药后3 d防效即达91%以上,药后5 d达到100%;另外3种均不理想。综合考虑防效与安全性,在海南热带设施栽培中防控有害蜗牛和蛞蝓,推荐同时使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和10%茶枯精粉粉剂,用量每亩分别为500和1000 g。具体施药方法和效果还需大田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