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58篇
  免费   1168篇
  国内免费   1799篇
林业   1238篇
农学   990篇
基础科学   804篇
  1761篇
综合类   8880篇
农作物   1296篇
水产渔业   920篇
畜牧兽医   2926篇
园艺   1500篇
植物保护   810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396篇
  2022年   892篇
  2021年   871篇
  2020年   809篇
  2019年   760篇
  2018年   555篇
  2017年   896篇
  2016年   595篇
  2015年   987篇
  2014年   1002篇
  2013年   1149篇
  2012年   1570篇
  2011年   1686篇
  2010年   1589篇
  2009年   1297篇
  2008年   1334篇
  2007年   1209篇
  2006年   947篇
  2005年   695篇
  2004年   487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01.
利用PCR技术从大豆品种东农42基因组中分离得到了GmGAMYB1基因启动子片段pGmGAMYB1,定向替换载体pBI121的CAMV35S组成型启动子,构建表达载体pBI121-pGmGAMYB1,驱动下游报告基因GUS基因表达,并利用PLACE和PlantCARE在线启动子预测工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序列中含有多种典型的光及各种激素和胁迫诱导特异性表达元件,如光应答元件如3-AF1 binding site、BOX-4、T-Box和TCT-motif;赤霉素应答元件GARE;脱落酸应答元件ABRE;热激元件CCAATBox;节律钟Ciradian等.  相似文献   
902.
宋艳宇  张浩  王岩  逯忠斌 《大豆科学》2007,26(4):634-636
为了制定氯嘧磺隆在大豆上的安全使用标准,将50%氯嘧磺隆可湿性粉剂于大豆生长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氯嘧磺隆在大豆植株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测定了氯嘧磺隆在大豆及土壤中的残留量.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氯嘧磺隆在大豆植株中比在土壤中消解得快,其半衰期分别8.77~8.86 h和10.47~11.07 d.大豆收获期籽粒中最终残留量低于0.005 mg/kg,土壤中最终残留量低于0.003 mg/kg.  相似文献   
903.
试验选用9份自交系,按格列芬双列杂交方法Ⅱ设计,随机区组3次重复。对籽粒生理脱水速率、籽粒自然脱水速率、穗轴脱水速率、苞叶脱水速率4个性状配合力分析结果如下:HR705、HR304、HR112自交系4个性状均负值且低,Mo17、HR11、黄早四、HR106自交系4个性状均为正值较高。丹340、K10自交系4个性状正负值均有。9个自交系4个性状特殊配合力差异大。HR112×HR106组合生理、自然脱水速率最高,黄早四×HR106组合的苞叶脱水速率最高。  相似文献   
904.
含有高大山羊草 Pm13染色体片段的小麦种质R1B对白粉病菌表现高抗。为明确 Pm13对白粉病的抗性遗传特点及高大山羊草染色体片段对小麦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利用R1B与高感小麦品种济麦22杂交获得的F_(2∶5)RIL群体进行自然诱发鉴定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发病后,RIL群体的抗、感病株系符合1∶1分离比(χ~2=3.261,χ■=3.841),说明白粉病抗性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经分子标记分析,RIL群体白粉病抗性由 Pm13控制,且符合孟德尔单基因遗传规律。RIL群体中抗白粉病组和感白粉病组间,抽穗期、开花期、株高、穗长、每穗可育小穗数、每穗不育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粒长、粒宽、粒周长、长宽比等12个性状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高大山羊草染色体片段对这些性状没有明显不利影响。鉴于 Pm13抗性遗传稳定,应加大其利用力度,培育更多含有该基因的抗白粉病品种,发挥其在生产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5.
为研究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机制,在不同育性条件下,测定了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A3314及其原同型保持系TSP3314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和幼穗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两种育性条件下,A3314幼穗中酶的变化较叶片对其育性影响大;同一发育时期SOD、POD、CAT活性基本呈现不育条件下比可育条件下低的趋势,特别是在减数分裂期后表现更加明显.MDA含量与SOD、POD、CAT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这些结果说明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中酶活性与花粉育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06.
磷酸核糖激酶(PRK)是卡尔文循环的关键酶,在调节糖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为探索TaPRK在小麦抗逆过程中的功能,以强抗寒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Dn1)和弱抗寒冬小麦品种济麦22(J22)为材料,对TaPRK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TaPRK基因含有一个1 215bp开放阅读框,编码404个氨基酸,表达产物为稳定的亲水蛋白,属于尿苷激酶家族,带有叶绿体转运肽,定位于叶绿体。越冬期间,Dn1分蘖节中TaPRK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J22,Dn1叶片中TaPRK的相对表达量在-10℃和-25℃时高于J22,而在0℃时低于J22;外源ABA、SA和MeJA处理下,Dn1分蘖节中TaPRK的相对表达量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均在-10℃时达到表达量的峰值;外源ABA和SA处理下Dn1叶片中TaPRK的相对表达量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规律,在-10℃时显著高于对照;外源MeJA处理下,Dn1叶片中TaPRK的相对表达量在0℃和-25℃高于对照,且在0℃达到峰值。总体来说,TaPRK在小麦抗寒方面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外源ABA、SA和MeJA增加了冬小麦TaPRK的表达量,有助于提高冬小麦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907.
简述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档案的内涵及作用,分析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8.
采用感官评定、质构测定及色泽测定对不同大豆品种加工的北豆腐的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感官评定与仪器测定指标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仪器测定指标中硬度、胶着性、咀嚼性、L*值与感官的总体可接受性呈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42、-0.447、-0.620、0.624.建立了各相关指标间的回归方程,F值及相关系数R...  相似文献   
909.
对古巴牛乳树盆栽苗进行不同浓度的NaC1预处理及热激预处理,探索其对低温下古巴牛乳树[Manilkara roxburghiana (Wight) Dubard]叶片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6‰NaC1预处理能有效缓解古巴牛乳树幼苗叶片受低温伤害,总叶绿素、叶绿素a及叶绿素b均较高于其它处理,此时盆土的实际盐度是3.70‰.  相似文献   
9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