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3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652篇
林业   483篇
农学   359篇
基础科学   330篇
  728篇
综合类   3741篇
农作物   536篇
水产渔业   346篇
畜牧兽医   1294篇
园艺   516篇
植物保护   26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376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611篇
  2011年   646篇
  2010年   589篇
  2009年   518篇
  2008年   534篇
  2007年   513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大白菜开花基因 LFY的克隆及dsRNA抑制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大白菜花蕾为材料,通过RT-PCR方法,参照GeneBank公布的序列克隆了Leafy(简称LFY)基因片段,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与国外已经报道的序列具有94%的同源性。将此序列以相反方向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ROK2 35S启动子之间,并在2反向重复片段之间插入小麦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第20内舍子,从而构建了dsRNA抑制双元载体,该载体的构建为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大白菜进而解决早春扣反季栽培大白菜的先期抽薹问题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92.
2001~2002年在上海地区研究了黄杨绢野螟的生物学特性。该虫一年发生3代,以幼虫越冬。幼虫期总食叶量9172.37±191.96mm2,总取食叶片数45±0.96张。1龄、2龄、3龄、4龄、5龄、6龄幼虫头壳宽度分别为0.32±0.01、0.61±0.03、1.22±0.05、1.65±0.08、2.46±0.11、3.93±0.12mm。室内卵平均孵化率为62.31%,用25%蜂蜜饲育,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8.02±0.18d和8.69±0.12d。雌雄性比为1.11:1。从室内药剂防治试验的结果来看,幼虫取食20%氰戊菊酯2000倍液、40%氧化乐果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1500倍液的喷雾叶片,6天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5.65%、100%、100%;生物农药中25%灭幼脲3号悬浮剂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6天校正死亡率为56.52%。  相似文献   
993.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一养殖场养殖的美洲鲥鱼(Alosa sapidissima)突发疾病并出现严重死亡,日死亡率高峰期达到2.5%,累积死亡率约为90%。患病鱼主要症状为体表出血、溃疡,解剖可见腹腔腹水、肝脏暗红,并伴有肠炎。组织病理学检测发现,病鱼肝脏出现弥散性坏死,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和细胞肿胀空泡变性;脾脏出现出血性贫血性坏死灶、核破裂和核固缩;肾脏淋巴细胞坏死脱落,肾小体毛细血管球萎缩,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内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结构消失。发病鱼肉眼和显微镜观察未见明显寄生虫,利用PCR方法检测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鲈鱼蛙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等淡水鱼类常见病毒均为阴性。细菌分离培养结果显示,从发病鱼的肝脏、肾脏和脾脏中分离得到形态一致的优势菌,命名为AS-AH2101。经16S rRNA测序比对和生理生化鉴定,确定AS-AH2101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S-AH2101携带气溶素(aerA)、溶血素(hlyA)、丝氨酸蛋白酶(ahpA)、...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科学认知秦巴山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时空演化过程与形成机理,是助力全国空间发展格局统筹协调和推动中西部崛起的关键,更是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方法] 基于空间转移矩阵、地形位分析和随机森林回归等方法,从"格局规模―地形位置"2个维度切入,研究2000—2020年间秦巴山区国土空间时空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结果] (1)近20年秦巴山区城镇剧烈扩张、农业和生态空间持续缩减,占比58.33%的县区人口减少的同时城镇用地依然呈扩张态势,"人口总量―城镇规模"出现严重两极分化;(2)城镇、农业空间"上山爬坡"、生态空间"下谷"现象明显,新增城镇和农业空间平均上移1~2个地形位,下游丹江口水库坝体加高工程对山区整体国土空间分布梯度产生显著影响;(3)"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动态调整置换是秦巴山区主导转换类型,财政支出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农业空间是新增城镇的主要来源,同时秦巴山区城镇退化为农业、生态空间的规模显著;(4)国土开发政策、山地地形属性、交通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制约影响秦巴山区国土空间演化结果,各类型因素在不同转换方向上的作用强度和显著因子数量有明显差异。[结论] 推动新增城镇向重点开发区集中,科学引导农业和生态空间顺应地形梯度布局,慎重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整体谋划区域"三区三线"布局,将对秦巴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起到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封闭循环水养殖半滑舌鳎蛋白质的生态营养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勇  王美琴  高婷婷  王华  夏苏东  孙国祥 《水产学报》2010,34(11):1719-1727
研究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选用半滑舌鳎幼鱼(110±25)g,进行5×3双因素试验,即5种饲料蛋白质水平(43%、46%、49%、52%、56%,以A~E组表示)和3种饲喂饱食度水平(100%、90%、80%,以Ⅰ、Ⅱ、Ⅲ水平表示),分为1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试验期108 d。通过生长、水质、消化酶等指标测定,研究蛋白质营养与饱食度对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生长和养殖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 随蛋白质水平和饱食度升高,增重率显著提高(P<0.01),E组显著高于其它组13.75%~50.16%,Ⅰ水平比Ⅱ、Ⅲ水平分别显著提高7.57%、14.08%;E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各组6.25%~27.44%(P<0.05),但饱食度对饲料系数的影响没有前者对其影响显著,Ⅰ与Ⅱ水平差异不显著,Ⅰ水平比Ⅲ水平显著高5%;鱼体氨氮、亚硝氮、总有害氮(氨氮+亚硝氮)的排泄率显著增加(P<0.01),C组(中蛋白水平)总有害氮比E、D组分别降低64.40%、54.50%,Ⅰ水平分别比Ⅱ、Ⅲ 水平极显著高17.8%、29.2%;(2) 随蛋白水平升高,肝脏和肠道蛋白酶活力增强,E组比其它各组提高10.50%~81.23%(肝)及6.84%~48.90%(肠)。脂肪酶活力降低,E组比其它各组降低2.46%~14.36%(肝)及4.31%~20.58%(肠)。淀粉酶活力先增加后降低,肝脏淀粉酶活力C组最高,且比其它组高8.53%~22.27%,肠道中B组活力最高,比其它组高5.3%~21.93%。随饱食度升高,肝脏和肠道中消化酶活力各组均降低,Ⅲ水平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力比Ⅱ、Ⅲ水平分别降低5.23%~18.07%、6.62%~18.76%和3.91%~10.64%;(3) 通过日增氮量与日总有害氮排泄量的回归分析与模拟测算,获得饱食度Ⅰ、Ⅱ、Ⅲ水平的蛋白质生态营养需要量分别为48.30%、49.27%和50.67%。生态适宜性饱食度为90%。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健肝散预防丁(Tinca tinca)脂肪肝的作用。采用健肝散添加量分别为0.1%、0.2%、0.4%的饲料进行丁养殖试验,试验周期为40d,观察健肝散对其生长指标、血清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健肝散添加量为0.4%时,丁的增重率、相对生长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高,肝脏脂肪含量最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最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有显著差异(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较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低于氯化胆碱组(P<0.05)。当健肝散添加量为0.2%和0.4%时,肝体比均较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量为0.1%、0.2%和0.4%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本研究条件下,丁饲料中添加0.4%的健肝散时,可有效预防其脂肪...  相似文献   
997.
本研究分析了桑沟湾表层沉积物的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碳和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的时空分布特征,估算了贝藻生物沉积对近海沉积物有机质的贡献。结果显示,桑沟湾沉积物成分组成以粉砂为主,且粒径分布与海水养殖和水动力学条件密切相关;TOC、TN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均呈相似性,数值上总体表现为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季节差异不大,在贝藻、鱼贝和贝类养殖区域出现较高值;而δ13C和δ15N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有较大差异。从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TOC和TN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5, P<0.001),表明桑沟湾表层沉积物的TOC和TN具有同源性。根据对δ13C和C/N的综合分析表明,贝类生物沉积、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和土壤有机质是桑沟湾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采用三元混合模型估算得到贝类生物沉积贡献率为67.52%,土壤有机质贡献率为26.47%,海带贡献率为5.97%。研究表明,海洋贝藻生物沉积对近海碳埋藏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8.
采用颗粒状活性炭对两种木糖醇发酵液进行脱色,就活性炭用量、起始pH值、脱色时间、搅拌速度和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来自半纤维素水解液的木糖醇发酵液H(FBH)以及来自纯木糖合成培养基的木糖醇发酵液X(FBX)的最佳脱色条件为:在50℃、起始pH值6.0、搅拌速度125r/min的条件下脱色20min,两种发酵液的活性炭用量分别为250和150g/L。如果先将FBH的pH值调节至3.0,抽滤除去因调节pH值而产生的色素沉淀后,回调pH值至6.0.再进行活性炭脱色,则可以节约活性炭用量约50g/L,同时提高木糖醇回收率约6%。该结果将有助于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发酵法生产木糖醇的工艺。  相似文献   
999.
本研究分析了2017年9月(夏季)和11月(秋季)青岛市文昌鱼(Branchidermus fasciatus)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营养盐含量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并对该海域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溶解无机氮(DIN)平均含量夏季高于秋季,NO_(2-)N、NH_(4-)N平均含量分别是秋季的1.98倍、1.44倍,而NO_(3-)N和PO_(4-)P平均含量低于秋季,分别是秋季的88.8%和47.6%。夏季DIN总体水平优于海水一类标准值,PO_(4-)P总体水平优于海水一类标准值;秋季DIN总体水平优于海水一类标准值,PO_(4-)P总体水平劣于海水一类标准值。从水平分布来看,夏季海水的DIN浓度分布趋势大致呈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的趋势;秋季海水的DIN浓度分布呈缓冲区实验区核心区。夏季N/P比值略高于Redfield比值,而秋季N/P比值较低于Redfield比值,DIN相对缺乏。根据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2017年保护区海域夏季和秋季营养水平较低,均属于贫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前体饲喂对细胞培养生产紫杉烷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前体化合物对中国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烷的影响.0.5 mmol/L 丙酮酸钠使紫杉醇和1β-羟基巴卡亭Ⅰ的产率分别增加236 %和225.8 %.2 mmol/L 3-甲基 -2-丁烯 -1-醇和0.4 mmol/L苯甲酸钠使2α,5α,10β,14β-四乙酰氧基 -紫杉 -4(20),11-二烯产率分别提高218.6 %和245.2 %.1 mmol/L乙酸钠和0.5 mmol/L 丙酮酸钠使14β-2-甲基丁酰氧基 -2α,5α,10β-三乙酰氧基-紫杉 -4(20),11-二烯的产率分别提高193 %和210.4 %.结果表明添加适当浓度的前体有利于紫杉烷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