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13篇
  免费   1199篇
  国内免费   1683篇
林业   1233篇
农学   842篇
基础科学   705篇
  1861篇
综合类   9270篇
农作物   1417篇
水产渔业   813篇
畜牧兽医   2441篇
园艺   1356篇
植物保护   757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762篇
  2021年   778篇
  2020年   692篇
  2019年   686篇
  2018年   571篇
  2017年   858篇
  2016年   577篇
  2015年   841篇
  2014年   884篇
  2013年   1096篇
  2012年   1597篇
  2011年   1620篇
  2010年   1542篇
  2009年   1297篇
  2008年   1379篇
  2007年   1218篇
  2006年   1041篇
  2005年   846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334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7种负蝗酯酶同工酶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PAGE)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柳枝负蝗A.psittacina、令箭负蝗A.sagittaris、长额负蝗A.1ata、奇异负蝗A.peregrina、云南负蝗A.yunnanensis和纺梭负蝗A.burri的酯酶(EST)同工酶。结果表明,7种负蝗共显出24条酶带,依各酶带迁移距离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6个泳动区。7种负蝗各有其酶谱特征,种间的酶谱差异明显,彼此易于区分。同时,7种负蝗都同时在ESTV和ESTVI区各自出现了1条活性很强的酶带,推测可能是负蝗属的特征带。聚类结果显示,云南负蝗与纺梭负蝗的亲缘关系最近,与令箭负蝗的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942.
复杂基质的食品中甜蜜素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复杂基质的食品中甜蜜素的快速气相色谱检测方法(GC-FID)。样品通过水提取后离心,用正己烷对提取液进行净化。取25 mL水相,先后加入5 mL 50 g/L的亚硝酸钠和5 mL 100 g/L的硫酸,密闭冰浴衍生0.5 h。经GC/MS定性,最终衍生产物为环己烷亚硝酸酯。对于10 g样品的检测限为1.5 mg/kg(信噪比>3.0),4个水平添加甜蜜素的回收率,范围为62.55%~106.71%,平均回收率为(80.89±9.63)%,平均变异系数为12.10%。本方法满足复杂样品中的低浓度的甜蜜素监测。  相似文献   
943.
对我国部分地区的花卉线虫进行了调查和鉴定,并根据形态特征和测量值,从中分离鉴定出埃及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egyptiensis Tarjan,1964)和小头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microcephalus Sher,1966)两个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944.
将180尾异育银鲫(allogygenetic cruc ian carp)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投喂3种饲料:基础日粮(Ⅰ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02%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 is(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01%的地衣芽孢杆菌和低聚木糖(Ⅲ组),共饲养75 d。结果表明:与Ⅰ组鱼相比,Ⅱ组鱼的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其肠道食糜中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及食糜中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大大增加,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Ⅲ组鱼的增重率和肠道食糜中淀粉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肠道食糜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的数量有增加趋势;Ⅲ组鱼肠道食糜中蛋白酶的活性、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比Ⅱ组鱼显著降低(P<0.05),大肠杆菌数量有降低趋势,同时,Ⅲ组鱼肝胰脏中蛋白酶的活性比其它两组显著提高(P<0.05),两组之间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和低聚木糖,可提高鱼体中消化酶的活性,有助于维持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促进动物生长。  相似文献   
945.
工厂化猪肉安全生产溯源数字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综合应用动物个体标识、二维条码、RFID射频电子标识和一维条码标签技术,将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与传统的养猪业和屠宰加工业结合,构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肉用猪和猪肉安全质量监控的可追溯系统。该系统可对工厂化猪肉安全生产进行全程信息的跟踪,为提高猪肉卫生质量,满足消费者获得安全肉的需求以及增强活猪或胴体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该系统已在南京天环集团实现。  相似文献   
946.
人朊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人血液中提取的总DNA为模板,克隆朊蛋白(prion protein,PrP)基因Prnp户的开放阅读框(ORF),与pMD -18T载体连接后转入E.coli JM109,用Blast软件比较重组质粒序列,结果表明获得的人Prnp的ORF与Genbank登录的相应核苷酸序列最高同源性为99.6%,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8%,将编码人成熟PrP的基因定向克隆到 pET-30a(+)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pET-homPrP转化E.coli BL21(DE3),在37℃下用1.0 mmol/L IPTG诱导,重组融合蛋白获得高效表达,SDS-PAGE显示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菌体总蛋白的20%~25%.用Ni-NTA 树脂亲和层析纯化了表达产物.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融合蛋白被抗PrP的单克隆抗体特异识别.因此,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人成熟PrP融合蛋白可以作为制备PrP抗体的免疫原.  相似文献   
947.
花后喷施外源物质对小麦激素含量及源库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粒型小麦品种花后叶面喷施GA3,6-BA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N-P-K营养液(以下称外源物质),对小麦激素含量及源库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喷施GA3,6-BA,N-P-K营养液后,旗叶和子粒中内源GA3的含量增加,ABA的含量降低;大粒品系兰考8679花前物质转运率提高,花后物质积累量增加.温麦4号花前转运率降低,花后物质积累量增加;处理后大粒品系兰考8679子粒灌浆即表现出差异,中粒品种温麦4号处理后差异不明显,到灌浆盛期差异才表现出来;喷GA3和N-P-K营养液后兰考8679产量增幅最大,GA3和N-P-K之间差异不明显,喷6-BA次之,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温麦4号喷GA3产量最高,N-P-K营养液次之,喷6-BA和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48.
 通过对3个不同的侧耳品种,利用稻草进行生料栽培法,在湛江进行全年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温度(月份)对不同侧耳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经分析表明,月积温、月最高温度、月最低温度与肺形侧耳的产量均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 9,0.958 6,0.939 1。月积温、月最高温度、月最低温度与酷暑1号和假姬菇10号直线相关关系不明显。在本试验地区,假姬菇10号为典型的低温型品种,其适宜温度为5.5~29.0 ℃,最适温度为9.9~26.4 ℃,生物学效率达95%以上。肺形侧耳为高温型品种,其适宜温度为21.5~34.9 ℃,最适温度为23.6~34.3 ℃,生物学效率达61%以上。酷暑1号为中温型品种,其适宜温度为5.5~32.0 ℃,最适温度为12.5~32.2 ℃,生物学效率达65%以上。1~2月份及12月份,3个品种之中,假姬菇10号为最佳品种;6~9月份,肺形侧耳为最佳品种;酷暑1号适应性较广,可8个月份的适宜栽培期。  相似文献   
949.
马鞍山市区城市绿化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对马鞍山市城区绿化植物的实地调查,种子植物共有91科194属286种;植物区系的温带、亚热带特征显著,地理成分中它与东亚成分最为密切;从种的层面上分析表明,马鞍山市绿化树种的乡土成分特征明显,达72%,引进外来物种以及新品种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50.
秋大豆豆荚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种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及Iwao的m*-m直线回归法测定了秋大豆豆荚螟幼虫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秋季大豆豆荚螟在发生量比较大时,田间呈均匀分布;并进而得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