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为缓解南疆地区淡水资源紧张,充分利用微咸水资源,共设置6种不同淡咸水比例的灌溉水处理,即淡咸比1∶0(对照)、4∶1(处理1)、3∶2(处理2)、2∶3(处理3)、1∶4(处理4)、0∶1(处理5),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微咸水对棉花植株盐分、养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棉花不同器官中Na+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叶片中Na+含量最高,处理1~5较对照分别增加8.29%、32.49%、32.87%、42.62%、48.05%;不同器官中Cl-含量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加,以叶中Cl-含量最高,其次是蕾铃和茎,根中最低;不同器官中Ca2+含量随着灌溉水矿化度增大出现下降趋势,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单株棉花Na+和Cl-积累量出现波动性,其中Na+积累量在0.42~0.51 g·株-1,Cl-积累量在1.45~2.06 g·株-1。而单株棉花Ca2+积累量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下降,处理1~5较对照分别下降23.59 %、21.92%、 25.81%、42.94 %、48.22%。(2)棉花不同器官N、K含量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呈现无规律性变化;棉花茎、叶、蕾铃中的P含量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出现先增加后减小,根中的P含量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降低,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单株棉花N、P积累量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下降,其中处理3~5的N单株积累量与对照、处理1、2差异达到显著,对照、处理1~5单株棉花K积累量分别为7.79 、6.57 、5.97 、5.74 、5.01 、3.88 g·株-1;单株棉花P积累量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显著性降低,处理1~5分别较对照减少15.83%、34.56%、35.22%、48.73%、59.22%。(3)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棉花的短纤维指数较对照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对照、处理1~5的棉花短纤维指数分别为5.70、6.30、6.40、7.60、7.45、7.65,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其它各品质之间均较对照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整体棉花品质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下降。因此,在淡咸水比为4∶1,即矿化度为2.36~3.39 g·L-1时,棉花植株体内盐分累积较低,对养分的吸收及品质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
应用地统计学的半方差分析和Kriging空间插值,以新疆第二师三十一团灌区为例,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灌区不同深度土壤全盐及盐基离子的空间变异特征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春季土壤总体呈碱性,各土层阴离子均以SO■为主,阳离子均以K~+和Na~+为主,灌区内根域层(0~60 cm)土壤盐分、Ca~(2+)、Cl~-的半方差函数模型符合高斯模型,Mg~(2+)、K~++Na~+符合球状模型,深层(60~100 cm)土壤盐分、HCO~-_3、SO■符合指数模型,各变量空间自相关范围差异较大。盐分分布特征受人类活动和地势、水源的影响较大,根域层(0~60 cm)土壤盐分含量呈现由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升高的趋势,变化范围在2.28~3.27 g·kg~(-1)之间,深层(60~100 cm)土壤盐分含量呈现由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降低的趋势,变化范围在2.31~4.63 g·kg~(-1)之间。HCO~-_3在整体上与根域层(0~60 cm)土壤盐分含量分布特征相同,其它各离子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灌区内土壤盐分垂直分布的总趋势大致相同,根域层(0~60 cm)土壤含盐量与深层(60~100 cm)土壤含盐量差异不大,变化范围在2.28~4.63 g·kg~(-1)之间。  相似文献   
13.
为给库尔勒香梨园合理施肥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以6年生库尔勒香梨为研究对象,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萌芽前期至果实成熟期库尔勒香梨树体生长和氮素吸收、分配动态。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树体基径随着生育期的推移逐渐增大,于果实成熟期达到最大(8.71cm);库尔勒香梨叶片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SPAD值和叶片光合速率均随着香梨年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均在第2个快速膨大期达到最大,分别为2.40、42.03和12.50μmol/(m^2·s);在年生育末期,库尔勒香梨单株树体的生物量为19958g,氮素积累量为199.44g,各器官中以当年新生器官果实的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为最高,分别占整株树体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的33.33%和25.08%。不同生育期15N在树体内的运转随生长中心的变化而变化。盛花期15N在1年生枝中的分配势最强,新梢旺长期和第2个快速膨大期15N在叶片中的分配势最强,果实成熟期15N在果实中的分配势最强。在果实成熟期库尔勒香梨树体当季15N肥料利用率为17.35%。  相似文献   
14.
15.
为探究区域尺度的土壤含盐量空间分布、季节性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本研究以新疆第二师31团棉田为研究区,以2019年和2021年春、夏、秋季实测土壤含盐量和Landsat 8 OLI多光谱影像为基础,将波段组、盐分指数组、植被指数组和全变量组作为模型输入变量组,通过相关性分析优选特征光谱参量,采用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 Machine,SVM)和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构建基于各变量组的不同季节土壤盐分反演模型,通过实测数据评价精度筛选确定各季节最优模型,定量反演地表土壤含盐量。结果表明:研究区两年春、夏、秋季土壤含盐量总样本变异系数分别为 0.67、0.56、0.67,呈中等变异性;中度盐化土的光谱反射率高于轻度盐化土和非盐化土;基于全变量组的BPNN模型均为各季节最优的土壤盐分反演模型,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两年各季节土壤含盐量由大到小顺序均为秋季>春季>夏季,说明灌排及农业耕作措施对土壤盐分动态变化影响较大;2019—2021年各季节土壤含盐量均有所减小,说明灌区灌排措施对盐碱地治理效果明显。研究表明,基于多光谱影像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可定量反演土壤含盐量,为南疆典型绿洲灌区棉田土壤盐渍化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