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前期从余甘子中分离鉴定了一系列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好抑制活性的没食子单宁成分,柯里拉京为其中的1个主要活性成分,本试验进一步对柯里拉京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采用体外微量96孔板α-葡萄糖苷酶-PNPG反应模型测定了柯里拉京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并进行了抑制动力学试验,以非线性拟合法分析了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动力学参数,同时采用分子对接模型研究了柯里拉京与α-葡萄糖苷酶相互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柯里拉京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_(50)为15.33μmol/L,显著低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的IC_(50)(79.88μmol/L);非线性拟合结果发现,柯里拉京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为混合型抑制;氢键是柯里拉京与α-葡萄糖苷酶之间相互结合的主要作用力。结果为柯里拉京作为降糖保健品或药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摘要:为了开发南丰蜜桔的保鲜新技术,以‘97-1’南丰蜜桔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桂枝提取液与羧甲基纤维素(CMC)、蔗糖酯、柠檬酸及丙酸钙制成可食性复合涂膜对南丰蜜桔在冷藏(5± 1℃)条件下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桂枝复合涂膜处理能显著降低南丰蜜桔果实采后腐烂和水分损失,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和总糖含量的下降,在贮藏第90天时复合涂膜和对照的腐烂率分别为5%和10.44%,失重率分别为4.69%和6.24%,复合涂膜和对照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和总糖分别为16.90%和15.63%、1.15%和0.96%、27.83mg/100g和26.55mg/100g及14.09%和11.97%;桂枝复合涂膜处理还能保持较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抑制丙二醛(MDA)的生成从而延缓果实衰老。与CMC涂膜处理相比,桂枝复合涂膜可以显著降低南丰蜜桔果实的腐烂率,对果实品质无显著性影响,在贮藏后期能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说明了桂枝提取液复合涂膜用于南丰蜜桔的保鲜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新型天然保鲜剂,以赣南脐橙"纽荷尔"为试材,研究三颗针提取液复合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脐橙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和生理生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单一壳聚糖涂膜和三颗针提取液复合壳聚糖涂膜处理都能有效地减少贮藏过程中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维持较高的总糖、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Vc)含量,减少整个期间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积累,并能更好地维持贮藏后期较高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性酶活性,但三颗针复合涂膜的效果更优,说明三颗针复合涂膜处理能更有效地延缓果实品质的下降,提高脐橙果实的抗病能力,这也将为三颗针提取液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97-1’南丰蜜桔为试材,研究了桂枝和丁香提取液浸果处理对冷藏((5±1)℃)条件下的南丰蜜桔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桂枝和丁香提取液处理均能显著减少柑桔果实采后失重和腐烂,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的下降;桂枝和丁香提取液浸果处理还能降低南丰蜜桔果实丙二醛(MDA)的生成,提高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从而延缓果实衰老。从综合保鲜效果来看,桂枝提取物对南丰蜜桔的保鲜效果要优于丁香提取液。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桂枝主要活性物质肉桂醛和肉桂酸对新余蜜橘青霉病的抗性及其机理,以500倍和1 000倍咪鲜胺稀释液为阳性对照,蜜橘损伤接种后,测定了防护效果最佳时肉桂醛、肉桂酸的抑菌浓度,分析了对果实活体防效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8 mg/m L肉桂醛以及30、15mg/m L肉桂酸是最佳抑菌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药液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病原菌的致病力,贮藏第6天,25、8 mg/m L肉桂醛处理组的病情指数分别为54.4%和66.4%,30、15 mg/m L肉桂酸处理组分别为49.6%和63.2%;各浓度药液处理均能降低新余蜜橘的MDA和H_2O_2含量,显著提高并维持SOD、PPO等防御酶的活性,以25 mg/m L肉桂醛和30 mg/m L肉桂酸处理效果最佳。研究表明,肉桂醛和肉桂酸能有效增强果实活体防护效果以及诱导果实的抗病性,且抗性的产生可能与果实内相关防御酶活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类芽孢杆菌YS-1发酵液抑制柑橘采后两种主要病原菌-意大利青霉(Penicillum italicum)和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的活性成分,本研究对YS-1发酵液抑菌成分进行了靶向分离研究。YS-1发酵液离心去除菌体后,采用正丁醇萃取得到粗提物,硅胶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对粗提物进行分离;赣南脐橙活体损伤接种验证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及其糖苷的抑菌活性。从粗提物中分离得到一个单体化合物,通过质谱,核磁共振H谱(~1H-NMR)、C谱(~(13)C-NMR)和二维核磁共振谱(2D-NMR)等方法鉴定其结构为胞嘧啶。抑菌结果表明胞嘧啶及胞嘧啶核苷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是胞嘧啶抑菌效果较好,表明胞嘧啶为类芽孢杆菌YS-1的一个主要抑菌活性成分,为生防菌类芽孢杆菌YS-1控制柑橘采后病害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白薇生物碱类成分抑制柑橘采后青霉病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白薇抑制柑橘采后青霉病菌——意大利青霉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抑菌活性靶向分离、溶剂萃取、各种柱层析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单体化合物,核磁共振(NMR)和高分辨离子肼质谱(HR-IT-TOF-MS)鉴定分离的化合物。【结果】白薇乙酸乙酯(CAE)和正丁醇(CAB)萃取物有抑菌活性,正丁醇萃取物抑菌活性最强,大孔树脂进一步分离富集抑菌活性,CAB-C2为白薇抑菌活性部位,质量浓度为0.625 mg·mL-1时其抑菌圈直径达到16.25 mm。采用各种柱层析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从活性部位中分离出5个单体化合物,经NMR和MS鉴定为10β-N-氧化-7-脱甲氧基娃儿滕碱(1)、9-脱氢安托芬(2)、9,14-脱氢安托芬(3)、14羟基-N-氧化-7-脱甲氧基娃儿滕碱(4)、10α-N-氧化-7-脱甲氧基娃儿滕碱(5)。【结论】5种生物碱类活性成分均为首次从白薇中分离鉴定,生物碱类成分为白薇抑制柑橘采后青霉病菌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9.
20.
不同采后处理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采后处理对翠冠梨果实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翠冠梨果实常温贮藏的保鲜技术,本试验以翠冠梨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0.25 μL·L-1 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2.0%氯化钙处理和1.5%壳聚糖处理对20℃模拟转货架条件下翠冠梨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25 μL·L-1 1-MCP处理、2.0%氯化钙处理和1.5%壳聚糖涂膜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货架期间翠冠梨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推迟呼吸峰值的出现,使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TSC)、可滴定酸(TA)含量和维生素C(Vc)含量维持较高水平;同时,3种处理均能够有效减缓梨果实色泽褐变速度,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降低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延缓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降低。主成分分析(PCA)表明,1.5%壳聚糖涂膜处理对翠冠梨常温货架期的保鲜效果最佳,其次为0.25 μL·L-1 1-MCP处理、2.0%氯化钙处理。本研究结果为采后处理在翠冠梨果实常温贮藏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