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5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6篇
  8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61.
卵期短时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存活和繁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探明B型烟粉虱卵期的高温适应性,研究了B型烟粉虱卵在不同温度(39℃和41℃)条件下暴露不同时间(1、2和4h)后转至适温(27℃)饲养,对其存活和繁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卵期短时高温暴露的温度和时间对B型烟粉虱的存活率、性比、雌虫寿命和产卵量具有显著影响。卵期在41℃暴露1h和4h后烟粉虱的存活率分别为73.0%和72.3%,显著低于对照,其它各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卵期在41℃暴露1h后,雌成虫比例为61.3%,显著高于对照,其它各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卵期在41℃暴露2h和4h后烟粉虱雌成虫寿命均为23.9天,较对照显著延长;产卵前期均为0.1天,较对照显著缩短;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138.6粒和149.1粒,较对照显著增多。其它各高温暴露处理也导致雌成虫寿命显著延长。此外,卵期短时高温暴露后羽化雌虫的产卵节律和成虫生存曲线也发生显著变化,成虫产卵高峰期和存活期延长。  相似文献   
262.
中长链羟基脂肪酸聚酯(medium-chain-length-PHAs, mcl-PHAs) 属于微生物聚酯。羟酰-CoA-ACP-转移酶和II型PHA合酶是mcl-PHAs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两个关键酶。将编码羟酰-CoA-ACP-转移酶的基因phaG与水稻叶绿体psbA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连接构建表达盒RpsbA-pro-phaG-RpsbA-ter,将II型PHA合酶的基因phaC与水稻叶绿体16S rRNA基因的强启动子Prrn及rbcL基因的终止子连接构建表达盒prrn-phaC-RrbcL-ter,连同壮观霉素抗性基因aadA表达盒prrn-aadA-TpsbA-ter一起克隆进烟草叶绿体基因组同源片段rbcL和accD之间,得到烟草叶绿体表达载体pTGC。用包裹有质粒pTGC的金粉子弹轰击烟草无菌苗叶片,经壮观霉素筛选后获得6株叶绿体型转基因植株。对T0代和T1代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和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进烟草叶绿体基因组中,且T1代转基因植株已同质化。RT-PCR分析结果证实外源基因已在转录水平上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自交及正反交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后代中能够稳定遗传,遗传方式遵循母性遗传规律,不存在转基因的花粉漂移现象。  相似文献   
263.
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互作蛋白激酶(calcineurin B-like calciumsensor interactingProtein Kinase,CIPK)在植物非生物胁迫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应用分子克隆的方法在玉米(Zea mays)中克隆了一个cDNA全长为1 350 bp的蛋白激酶基因ZmCIPK3(GenBank登录号为EU873319)。其编码的蛋白含有44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0.89kD,等电点为8.26。推断的ZmCIPK3催化结构域中包含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保守的11个亚结构域,蛋白C端具有植物CIPK蛋白家族特有的包含24个氨基酸的NAF结构域。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在玉米幼苗叶片中,ZmCIPK3响应甘露醇、氯化钠、ABA和4℃低温的诱导,其转录水平在12 h内呈上升趋势。ZmCIPK3是一个新的玉米蛋白激酶基因,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信号。  相似文献   
264.
【目的】制备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PVY^N)多克隆抗体,建立间接ELISA法用于检测PVY^N病毒。【方法】依据PVY^N的C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方法获得CP基因并连接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PVY^N的抗血清并纯化。【结果】测序结果与其他已知序列比较,PVYNCP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95%,推断氨基酸的同源性达98%。以纯化蛋白为抗原进行免疫,成功获得了PVY^N外壳蛋白抗血清,纯化后的IgG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原,抗体效价达1:500,使用该抗体稀释度检测感染植株,结果呈阳性。【研究结论】通过分子生物学途径获得了PVY^N的多克隆抗体,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以用于PVY^N的病毒检测。  相似文献   
265.
玉米蛋白激酶基因ZmPti1-1的cDNA克隆及其表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玉米的一个Pti1(Pto-interacting 1)同源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ZmPti1-1(GenBank接受号为EF158035)。推断ZmPti1-1蛋白含有36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9.00kDa,p1为8.14,包含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保守的11个亚结构域。在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甘露醇、氯化钠、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4℃低温的诱导下,ZmPti1-1在玉米幼苗叶片中的表达量明显上调。同时,在玉米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器官内,ZmPti1-1的表达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在子房中表达量最高,在雄蕊中检测不到表达。试验结果表明,ZmPti1-1是一个玉米类Pti1基因,响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诱导。  相似文献   
266.
类Shaggy/GSK-3蛋白激酶基因在植物发育和逆境应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RT-PCR方法从玉米中克隆了一个与Shaggy/GSK-3蛋白激酶基因同源的全长cDNA, 命名为ZmASK1(abiotic stress-induced kinase)(GenBank accession No., AY722707)。推测ZmASK1蛋白含有426个氨基酸, 分子量为48.5 kD, 等电点为8.7。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 ZmASK1可以被甘露醇、高盐和脱落酸(ABA)诱导。另外, 在不同的组织中, ZmASK1的表达模式也不一样, 在子房中的表达量最高。这些结果表明, ZmASK1可能在植物逆境反应及生殖生育过程中起多重作用。本文是玉米类Shaggy/GSK-3蛋白激酶基因参与胁迫和发育过程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67.
福建省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农民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务工,对城镇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城镇经济的贡献者;另一方面,福建省务农农民对我省的粮食生产安全、农业多种经营、大农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68.
北京菊花白色锈病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日光温室菊花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病害,经鉴定为菊花白色锈病。该病孢子最低萌发温度为4℃,最高萌发温度为29℃;超过30℃,孢子不能萌发;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15~25℃。对16个菊花品种的温室自然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菊花品种对白色锈病抗性不同,香白梨和瑶台玉凤抗性最强,秋、黄秀风、秀雄和秀芳白抗性最差。  相似文献   
269.
为了研究玉米蛋白激酶ZmSPK1在植物体内亚细胞水平上的分布情况,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为报告基因,分别构建了以35S为启动子表达ZmSPK1-GFP融合蛋白和GFP的植物表达载体35S∷ZmSPK1-GFP和35S∷GFP,用花粉浸醮的方法将表达载体转入拟南芥,筛选稳定表达株系,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ZmSPK1在植物细胞中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融合蛋白ZmSPK1-GFP的荧光分布与游离GFP相似,在细胞浆及细胞核内均可见。与单独表达GFP相比,融合蛋白ZmSPK1-GFP在核内信号更强,推测ZmSPK1是可溶性蛋白,定位在核内。  相似文献   
270.
在非洲猪瘟疫情与猪价低迷的双重影响下,河北省生猪产业面临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笔者分析了河北省非洲猪瘟疫情现状和主要生猪产品市场价格现状,以及当前河北省猪价低迷的主要成因(生猪产能恢复超过预期、压栏导致生猪活重偏高、市场消费需求相对疲软、恐慌出栏加剧价格下跌、进口猪肉拉低市场价格),并从养殖成本对产品价格的影响、动物疫病对养殖生产的影响、产能恢复后的不确定性影响、“分区防控”下的多重影响四方面剖析了制约河北省生猪产业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河北省生猪产业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预警,稳定市场价格;继续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落实“分区防控”重点工作;规划布局产业集群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