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5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6篇
  8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331.
葡萄果实脱落酸含量的放射免疫测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红富士葡萄果实为试材,以水为脱落酸的浸提剂,利用ABA单克隆抗体MAC62,建立一套适合葡萄果实微量样品,且样品浸提液不需进一步纯化就可直接用于ABA测定的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把RIA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比较,RIA以其简便快捷,灵敏度高,专一性强,测得结果重复性好为显著特点,显示出比HPLC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32.
北京大兴区某蔬菜种植基地的辣椒和番茄发现疑似病毒感染,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经症状分析和RT-PCR检测,证实其感染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基于TSWV序列特征对该地区TSWV进化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与北京顺义区已经报道TSWV毒株进化关系较近,但较国内其他地区株...  相似文献   
333.
无人机喷雾参数对粳稻冠层沉积量的影响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植保无人机在水稻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KH2PO4)的作业效果及八旋翼无人机喷雾参数对水稻叶片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测试分析了无人机在水稻灌浆期植保作业时雾滴的沉积效果。研究采用雾滴测试卡接收雾滴,通过调节无人机的作业高度进行雾滴沉积量评估试验。根据作业高度不同,共设计3组试验,高度分别是3、4、5m。结果表明:不同作业高度时,雾滴在水稻冠层和下层具有不同的沉积效果,且分布均匀性的变异系数也不同。作业高度5m时,雾滴在水稻叶片上的总沉积量最少,均匀性最差,冠层和下层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2.11%、150.29%;作业高度3m时,雾滴在水稻叶片上的总沉积量高于4m和5m时的沉积量,均匀性较好,冠层和下层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2.94%、49.47%。3组作业高度均显示:雾滴在水稻冠层的沉积量高于下层叶片,叶片正面的沉积量高于反面,叶片反面沉积量可达到正面叶片的1/2以上。本研究对八旋翼无人机高效利用、提高农药喷施作业效率、增加水稻产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4.
利用辽宁省朝阳市6个地区的气象站1952-2015年期间64年的逐日降水量、气温等气象数据计算其Palmer干旱指数,并应用小波分解对PDSI指数进行多分辨率分析,从而探究了该地区干旱发生等级、频次、覆盖范围、周期、突变等时间演变特性及发生规律,将为农业生产、抗灾预警、救灾措施制定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朝阳地区年干旱变化呈明显的5年小周期和10年大周期重复,夏季和秋季发生多次干旱突变,1980s突变较为明显;秋季的干旱情况最为严重、夏季的干旱次之、冬季和春季的干旱程度较轻;年、春、夏、秋、冬干旱发生频次分别为5.72、1.3、1.59、1.56、1.41个月;干旱覆盖范围分别为82.6%、38.0%、48.2%、47.9%和37.0%.  相似文献   
335.
硬骨鱼类线粒体基因系统发育信息效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获得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和条斑星鲽(V.moseri)线粒体基因组的全部基因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已知分类地位相关鱼类的线粒体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用蛙、鸡、牛做外群,采用NJ和MP法,重建鱼类的系统发育树。通过计算各个基因在重建系统发育树时的准确率,估算该基因所含有的系统发育信息。结果表明,从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以及在目、科、属综合分析,这些基因的系统发育信息大致分为好(16S rRNA、ND2、ND4、12S rRNA、ND6、ND5)、中(Cytb、COII、COIII、ND1、COI)和差(ND3、ND4L、ATP6、ATP8)3个组。在目阶元,当用核苷酸序列分析时,12SrRNA、16SrRNA、COII、ND4、ND5和ND6最好,COI、COIII、Cytb、ND1和ND2为中等,而ND3、ATPase6、ATPase8和ND4L最差。当用氨基酸序列分析时,ND4和ND5最好,ND1、ND2、Cytb、ND6、COI、COII和ND4L为中等,ND3、ATPase6、COIII和ATPase8最差。在科阶元,当用核苷酸序列时,12SrRNA、16SrRNA、ND2和ND6系统发育信息最好;用氨基酸序列时,Cytb和ND2最好。在属阶元,所有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都具有很好的系统发育信息,而COII、ND4L、ND1和ND3的氨基酸序列系统发育信息最差。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利用线粒体基因研究分析鱼类系统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336.
<正>近年来,衡阳市高度重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积极探索病死畜禽收集处理及监管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从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创新收运模式、增强监管效能3个方面谋实招、出新招、动硬招,有效提升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运行水平和监管效能。一、在提升生物安全水平上谋实招衡阳市从检测实验室、暂存冷库、洗消通道建设及消毒流程优化入手,全面构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环节生物安全防护屏障。  相似文献   
337.
简述了危害豆科植物种实的几种蛀食性害虫种类及危害特征,回顾了种实害虫的生物防治措施,重点介绍了天敌、病原微生物、生物防治植物和昆虫性信息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当前豆科种实害虫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338.
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亦逐渐成为当前发展下的重要部署内容。针对现阶段耕地问题,在生态 文明视角下,需进一步优化落实耕地保护工作,以提高耕地保护的有效性,使之能够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本文 结合当前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的现存问题及挑战进行分析,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对耕地保护工作展开进一步探究,围绕 耕地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切实展开,提出现阶段耕地保护工作的相关实施建议,以期有效解决两者间的矛盾关 系,更好的推进耕地保护工作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339.
  目的  以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调查保护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Ⅰ)、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Ⅱ)、白桦-蒙椴Tilia mongolica混交林(Ⅲ)、白桦-蒙古栎-山杨Populus davidiana-黑桦B. platyphylla混交林(Ⅳ)、山杨 -蒙古栎-黑桦混交林(Ⅴ)5种阔叶林中大型真菌资源分布状况及其与植被的关系,为日后保护区大型真菌保育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随机踏查和样地法采集大型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学对采集标本进行鉴定,分析大型真菌种群分布、多样性、群落相似性及大型真菌与植物的关系。  结果  保护区大型真菌共有213种,隶属于2门4纲19目54科119属;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蘑菇属Agaricus、香蘑属Lepista等共8属;植被类型Ⅳ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在5种植被类型中为最高;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乔木层、草本层Simpson多样性指数对大型真菌各项指数影响较大;植被总盖度、草本盖度、郁闭度及海拔对大型真菌优势属显著相关;类型Ⅱ与类型Ⅳ之间大型真菌相似性最高,为0.27,类型Ⅲ与类型Ⅳ之间和类型Ⅰ与类型Ⅱ之间的相似性最低,均为0.14;从种聚类上来看,在距离系数25处,分为两大类,在距离系数为14处,可分为3个小聚群。  结论  植物在多样性、相似性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影响林内大型真菌分布,且植物类型越相似,大型真菌组成越相似。图2表7参28  相似文献   
340.
为选育具有稻瘟病广谱抗性的水稻粳型新品系,将柱头外露率高的晚粳类型保持系嘉66B与华粳5号杂交后,筛选获得F3代优异中间材料,再与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Pigm的供体材料金香玉1号杂交,利用分子标记选择定位携带Pigm基因的粳型后代,通过人工气候室加速育种品种,并对农艺性状等进行评价,成功筛选出抗稻瘟病的粳型常规稻3份(T2、T143、T146),稻瘟病抗性水平达到高抗级别,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