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了解三江源区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变化动态,于2012年4-10月以极度退化草地“黑土滩”为对照,利用定位观测方法对其进行了7次调查。结果表明:共捕获各类中小型土壤动物标本4552只,隶属3门、8纲、23目、55科、65属;大类群中蜱螨目(Acarina)占41.39%,线虫类(Nemata)占26.24%,弹尾目(Collembola)占23.77%,其他类群仅占8.60%;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数量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4-10月均是先上升后下降,在7-8月均达到最高;其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有显著增加趋势,土壤动物群落结构随着人工草地建植年限的增加愈加稳定,群落稳定性以2000年人工草地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聚集度指数(C、I_δ、(?)和(?)/m)、Iwao 的(?)—M 回归分析方法,测定了青海土蝗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青海土蝗呈随机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α>0),个体群的分布是随机的(β≈1)。根据空间分布信息,运用 Iwao 的序贯抽样技术,绘出了青海土蝗的序贯抽样图和序贯抽样表。  相似文献   
13.
为确切了解古毒蛾(Orgyia antiqua)对唐古特白刺(N.tangutorum Bobr)叶片营养成分的影响情况,试验对柴达木地区唐古特白刺正常叶片和被古毒蛾危害叶片营养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正常唐古特白刺叶片中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钙、磷含量高,是一种优良的反刍动物饲料,是发展当地绒山羊产业的重要饲草资源;被古毒蛾危害的唐古特白刺叶片中由于含有虫体及其代谢产物,其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比对照组(无虫害唐古特白刺叶片)高0.09%、0.43%,其中钙含量高达4.64%,钙磷比达到12.5。因此,可以将被危害的唐古特白刺叶片作为一种蛋白质和钙的补充料。  相似文献   
14.
苜蓿田主要节肢动物种群数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甘肃省定西市九华沟苜蓿(Medicago sativa)田节肢动物主要种类的数量动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苜蓿田主要害虫是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豌豆蚜(Acyrthosip hon pisum)、蓟马(Thripidae)和盲蝽(Miridae)等,主要天敌是瓢虫(Coccinellidae)、草蛉(Chrysopidae)、食蚜蝇(Syrphidae)、寄生蜂、小花蝽(Orius minutes)和蜘蛛等;苜蓿斑蚜、豌豆蚜和蓟马在苜蓿上的消长动态呈单峰型,高峰期分别出现在6月下旬、7月上旬和7月上旬;建立了苜蓿斑蚜、豌豆蚜、蓟马和盲蝽的时序动态模型;蚜虫与瓢虫、草蛉、食蚜蝇、寄生蜂、蜘蛛、蓟马与小花蝽,盲蝽与蜘蛛的相互作用表明主要天敌与害虫自然种群数量之间呈极显著的互作关系,天敌的发生出现明显的时间跟随现象,比害虫推迟10-20 d。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在川西北高寒牧区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改良草地,研究不同刈割强度(轻度H1、中度H2和重度H3)和刈割时期(抽穗期P1、盛花期P2、乳熟期P3和蜡熟期P4)下,老芒麦产量、营养品质及其再生植株完成生殖物候比例和生殖分配的变化,以探索既可收获高产优质的牧草,又有利于延长改良草地利用年限的适宜刈割处理。结果表明:盛花期重度刈割(P2H3)下,老芒麦产量和其他植物种总产量均最高(P0.05),且盛花期老芒麦营养品质最好(P0.05);重度和中度刈割下,老芒麦再生植株完成生殖物候的比例无显著差异,且盛花期刈割对老芒麦再生植株的生殖分配无显著不利影响。在川西北高寒补播老芒麦改良的天然草地中,盛花期重度(P2H3)刈割1次是较优的刈割制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牡丹叶片花青素含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花初期不同品种牡丹叶片为研究对象,分析叶片花青素含量与反射光谱之间的相关关系,分别建立基于单波长、不同植被指数、相关系数大于0.52的可见光波段的叶片花青素含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牡丹叶片反射光谱与花青素含量的最大相关系数位于544 nm;以544 nm波长反射率及花青素反射指数(ARI)、调整花青素反射指数(MARI)为自变量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用于牡丹叶片花青素含量预测;以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构建的牡丹叶片花青素含量预测模型的建模和验模R2分别为0.873和0.811,RMSE为0.068μmol/g,RPD为2.352,是预测牡丹叶片花青素含量的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17.
青海四种土蝗(直翅目:斑翅蝗科)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染色体制片方法研究了青海高山草地的四种土蝗:黄胫异痂蝗(Bryodemella bolderei holdereri Krauss,)、白边痂蝗(Bryodema luctuosum luctuosun Stoll),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亚洲小车蝗(Oedaleu asiatisc B.-Bienko)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四种土蝗染色体数目均为,(2n♂)=23=27=22+XO;全部染色体都为近端着丝点类型;四种土蝗染色体的核型公式均为K(2n,♂)=23=23T=4L+14M+4S+XO。结果表明,斑翅蝗科3属间的蝗虫主要区别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相对长度有明显差异,小车蝗属内2种间区别主要为常染色体相对长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自然条件下门源草原毛虫(GynaephoramenyuanensisChouetYan)的体重增长模型,将幼虫体重增长分为两个阶段:滞育期(0-180d)和生长期(180-310d)。个体平均体重生长曲线:滞育阶段为W=0.0008-0.0000004t(0≤t≤180);生长阶段为  雄性(180≤t≤300),雌性W(180≤t≤310)。并求得幼虫体重生长S型曲线的拐点位于雄性第5龄和雌性第6龄。  相似文献   
19.
根据Iwao的抽样数模型,确定出门源草原毛虫(Gynaephoramenyuanensis)的最适抽样数。当防治指标标为30头/m ̄2时,序贯抽样的累积幼虫量界限公式为:T_0(N)=30n±29.71当t=1.64,或T_0(N)=30n±35.51,当t=1.96。在高寒草甸中,棋盘式抽样方法是随机取样幼虫和茧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0.
草坪建植和养护管理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草坪事业飞速发展,结合体育运动、旅游消闲、城市园林绿化、居家庭院美化、防风固沙、环境保护和水土流失等事业,草坪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由于草坪业科学发展滞后,在草坪建植和养护管理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此,现将一些决定草坪建植成败的关键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