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5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分别用蒸馏水、乙醇和乙醚3种溶液提取黑籽南瓜幼苗根内物质,于黄瓜幼苗期(第一真叶宽5cm时及其后第七天)进行叶面喷施处理2次,以3种空白溶液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叶片和根中的总糖含量高于ck,除乙醇提取液处理试验结果外,其他处理差异均表现为极显著和显著水平;真叶和根内的术质素和单宁含量显著和极显著地增加.  相似文献   
52.
宁夏贺兰山共有野生可食大型真菌137种,其中味道鲜美的有52种,它们中能形成产量的有19种。对其营养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在13.25%~51.52%之间,平均含量为30%,比栽培种高10%;粗脂肪的含量在0.68%~6.22%,平均含量为4.30%,与栽培种接近;淀粉含量在1.06%~13.79%之间,平均含量为5.09%;可溶性糖含量在1.18%~15.32%之间,平均含量为5.66%;还原糖含量在1.02%~14.89%之间,平均含量为4.90%;灰分含量在8.46%~19.02%之间,平均含量为13.95%,比栽培种平均高出5.81%。  相似文献   
5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瓜花性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4.
5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瓜花性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兴福  张力君 《园艺学报》1993,20(3):309-310
  相似文献   
56.
分别用浓度为1.0%和1.5%浓度的氯钾离子共体液在黄瓜子叶期和第1真叶期进行两次诱导处理后(叶部喷施),对黄瓜幼苗体内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诱导后黄瓜幼苗体内的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都有1个先高后低的变化规律。其中几丁质酶活性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且1.5%浓度的处理几丁质酶活性也高于1.0%处理的。用1.0%和1.5%浓度的氯钾离子共体液诱导后黄瓜幼苗体内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也都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57.
磁场对洋葱鳞茎发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4个强度和时段的恒定磁场对紫皮洋葱鳞茎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以1500Gs、20min处理的发芽率最低(即抑制洋葱鳞茎发芽效果最好),在磁处理后60d时,其发芽率为28.07%,比CK低21.05个百分点。不同磁场强度和处理时间对洋葱鳞茎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以1500Gs、20min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从而对洋葱鳞茎的发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与1500Gs、20min处理的发芽率最低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8.
 黄瓜枯萎病(Cucumber Fusarium wilt)是黄瓜生产上发生最普遍的病害之一,严重时甚至造成绝产,目前仍没有有效环保的防治方法。本试验利用西芹腐根丙酮两次层析物作用于黄瓜枯萎病菌,通过化感作用效果筛选出4个最佳流分,将最佳流分作为诱导剂灌根诱导处理黄瓜幼苗,并人工接种黄瓜枯萎病菌,观测比较不同处理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之后选取最强诱导剂诱导处理后且未接病菌的黄瓜幼苗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4个最佳流分为RRA32、RRA38、RRA101和RRA102,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效果分别为65.85%~78.95%、68.29%~81.58%、77.5%~86.84%和82.5%~89.47%,与对照差异极显著,比较确定RRA102为最强诱导剂。对流分RRA102诱导处理后的黄瓜幼苗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共获得差异基因322个,其中上调表达152个,下调表达170个。差异基因中228个获得GO数据库功能注释,在Level 1 水平上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过氧化氢的反应和碳酸盐脱水酶活性条目上,在Level 2水平上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系统过程、抗氧化活性和电子载体活性等条目上;KEGG数据库富集分析发现,共103个基因被注释到63个通路中,显著富集在氮代谢、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代谢通路中,以上通路均与植物抗病性有关,说明黄瓜幼苗在诱导处理后激发了自身的防御系统,进而有效抑制黄瓜枯萎病的发生,为进一步更绿色有效的防控黄瓜枯萎病,挖掘抗病基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9.
用病原制剂诱导黄瓜对霜霉病抗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0.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病害防治是植物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植物抗病害防治主要依赖于抗病品种、化学农药和农艺栽培措施。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以及对“绿色农业”的推崇,不得不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植物遗传抗病性状与其他农艺性状难以有机结合。选育既抗病又高产、优质植物品种的难度越来越大;采用传统的农艺栽培措施进行病害防治的用工投入大。防治效果也十分有限。因此.研究探索植物保护的新技术、新途径一直是世界范围内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努力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