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海南省荔枝,龙眼主要病害的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研究海南省荔枝,龙眼的主要病害,包括霜疫霉病,叶枯病、魁帚病、毛毡病、藻斑病、缺锌症等病害的发生、危害和防治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
病原生物学研究表明,孢子萌发适温范围是16~32℃,但最低温不低予0℃,最高温不高于38℃。侵染、扩展、产孢的适温范围是15~25℃。高于28℃或低于12℃病菌即受显著影响。孢子在0~100%的相对湿度时均能发芽,但以88%以上较好。直射阳光照射60分钟对孢子发芽影响不大。孢子具有对紫外光、红外光的抗性。经初步的交互接种表明,刺头婆(Urena lobata)作为本菌的野生寄主可能性大。橡胶树白粉病菌的周年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冬期、流行期、越夏期三个阶段。病害的潜育期受湿度、叶龄、菌量影响,一般为3~5天。  相似文献   
23.
芒果炭疽病流行过程,流行成因分析及施药指标预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芒果炭疽病在流行过程中,流行速度有多次升降;流行曲线属多峰曲线。每次流行速度上升过程主要是按照逻辑斯蒂生长模型的规律发展,但其指数增长期不明显。当前推广的品种都较感病,感病期长,菌源多,这些都已满足病害流行之需要。病害流行强度主要决定于芒果感病期间的气候条件。温暖高湿,连续降雨,则病害迅速发展造成流行。据此建立了施药预测指标,经3a应用,可减少2次喷药,并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4.
大量资料统计分析表明,橡胶树白粉病的流行,是按指数增长、逻辑斯蒂生长模型增长、衰退等过程发展的。这为准确描述和预测病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海南地区橡胶树白粉病流行结构分析表明,在南部和东部,物候期的长短和越冬菌量对流行影响最大;而在西部则以物候期的长短和流行速度最为重要。据此,提出了这些地区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5.
橡胶树抗白粉病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橡胶树抗病与感病品种的叶片表皮细胞结构及其对病原菌侵染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具有组织抗病性的品系的叶片角质层较厚、生长快,叶片老化快,原生质体积小,较易发生黄斑性坏死反应,具有明显的限制病菌侵染、产孢、扩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27.
橡胶树白粉病预测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院和广东垦区代表性农场1959—1983年橡胶白粉病流行观察材料和历年流行学的研究成果,选出了橡胶越冬落叶量、越冬期的温度、降雨、5%抽芽期、抽叶早期的抽叶速度及该时的温度等20个预报因子,并用电子计算机逐步回归程序,选出了广东植胶区各代表性地区的预测模式。1979—1985年在广东不同植胶区进行了测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海南南部、中部的中期预测模式平均准确率为92.5~96.3%,东部、西部和湛江中部为85.5~91.7%,准确率都较高。短期流行强度预测,南部、东部、中部的模式较准确,平均准确率88.6~92.2%;西部和湛江中部的模式平均准确率为80~84.4%。施药期预测,南部、东部的准确率为84.3~85.2%,西部为77.7%。上述中、短期预测模式,经过7年试用,方法简单易行,调查次数少,省工省钱工效高,预见性强,可以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