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22.
1990~1992年,对青海省20个县市的大麦野生近缘植物进行了考察。收集到的213份近缘野生大麦分属2个亚种、20个变种、其中新定名的变种6个  相似文献   
23.
青杂5号为甘蓝型春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高产、双低、高含油量和抗(耐)菌核病性较强等特点,区试中平均产量为3 789kg/hm2,比第一对照青杂1号增产8.58%,比第二对照青油14号(双低常规种)增产20.97%;在国家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281.55 kg/hm2,比对照青杂1号增产10.12%,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2.17%。芥酸含量为0.25%,饼粕中硫甙含量为18.56μm o l/g,含油量45.23%,抗(耐)菌核病性明显强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24.
以34份春性甘蓝型油菜为材料,于2016年对供试材料的倒伏指数、茎秆特性、株型结构以及产量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茎秆折断率与上层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倒伏指数与茎秆抗拉力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秆抗折力与茎壁厚度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倒伏指数与分枝位点/株高值呈显著负相关。初步选出5个抗倒品种和5个易倒品种,并在2017年通过小区重复试验,得到了验证,为今后对植株抗倒伏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25.
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4号”高产栽培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研究青杂4号产量与种植密度、施肥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学模型,进而确立了青杂4号高产栽培合理密度和施肥量的优化方案是:种植密度为田间种植密度40.5万--45万株/hm^2,尿素施用量112.5--150kg/hm^2,磷酸二铵施用量169--200kg/hm^2。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依次是密度〉磷肥〉氮肥。  相似文献   
26.
大黄油菜是白菜型油菜品种,通过自交、剥蕾自交、兄妹交、选取自由授粉的黄籽单株的方式,将最初杂化退化的大黄油菜,其千粒重由4.2g提高到5.6g,提纯后产量比提纯前提高28%,为甘蓝型黄籽油菜的育种提供了很好的亲本。  相似文献   
27.
春油菜油菜茎象甲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茎象甲是我国西北春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始见跳甲成虫,5月上旬成虫数量达到最高峰,随后发生量减少。药剂防治以种子重7‰锐胜可分散种子包衣剂或2%的乐斯本拌种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28.
特早熟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青杂3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杂3号(原代号为E144)是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培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在国家春油菜区域试验早熟组中平均产量为2 340.1㎏/hm2,比对照白菜型油菜品种青油241增产39.3%;在国家春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407.5kg/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45.1%.在青海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790.2kg/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47.6%;在青海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989.1㎏/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50.2%.青杂3号种子含油量44.27%,芥酸含量0.50%,硫甙含量29.40μmol/g.全生育期110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