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4篇
  30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0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将pESI经EcoRI酶解后回收纯化的含有苏云金芽胞杆菌cryI基因高保守区的EcoRI-F片段重组到pSELECT-1的EcoRI位点,通过DIG体外标记转录制备高灵敏度、背景清楚的RNA探针,并利用该探针进行苏云金芽胞杆菌8010杀虫基因定位.结果表明,该菌株编码杀虫晶体蛋白的基因位于相对分子质量37×106的质粒上  相似文献   
73.
苏云金芽孢杆菌 (Bt)研究的热点正逐步转向新资源的收集和开发 .本文就其杀虫、抑菌、抑癌细胞等 6种主要生物活性物质、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作一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74.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杀虫微生物,其活性成分主要是杀虫晶体蛋白、营养期杀虫蛋白和几丁质酶等,本文对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的定位作一综述,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基因结构、功能、表达和调控.  相似文献   
75.
光周期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温 (2 6± 1 )℃、相对湿度 80 % -85 %条件下 ,分别采用 5种不同光周期 (光暗比为 8∶ 1 6、1 0∶ 1 4、1 2∶ 1 2、1 4∶1 0、1 6∶ 8)对甜菜夜蛾各虫态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 ,光暗比 1 2∶ 1 2的光周期 ,各虫态生长发育状况最好 ,幼虫存活率、平均蛹重、蛹羽化率、成虫寿命、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等都明显优于其它处理 ;其次为光暗比 1 4∶ 1 0的处理 ;而光暗比 8∶ 1 6的处理各虫态发育状况最差 ;随着光照时数的增加 ,幼虫发育历期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76.
我国茶叶的卫生质量现状与整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茶树原产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现今有20个省、市、区,1000多个县(市)生产茶叶.全国茶园面积(不包括台湾省,下同)110.6万hm2,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43%,位居世界第一;茶叶产量68万t,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23%,位居世界第二;茶叶出口22.78万t,仪次于斯里兰卡,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77.
龙眼幼果期荔枝蝽的防治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龙眼幼果期荔枝蝽(TessaratomapapilosaDrury)若虫密度与落果率的相关性及防治指标。结果表明,龙眼幼果期幼龄树及成龄树2龄若虫密度防治指标分别为1.6头/果穗和1.2头/果穗,而相应的有虫果穗率分别为33%和26%。同时,根据福建龙眼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产量、价格相应的虫口密度及有虫果穗率的防治指标,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利用以单壁碳纳米管为涂层的固相微萃取纤维,通过气相色谱联用方法,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并建立了水中百菌清、三唑酮、稻瘟灵和异菌脲4种杀菌剂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单壁碳纳米管固相微萃取纤维能在p H为1的条件下正常工作,对上述杀菌剂有很好的萃取能力.该方法灵敏度高,可满足环境水样的农残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9.
芽胞杆菌FJAT-28592抗真菌脂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产表面活性剂芽胞杆菌(Bacillus)的生防作用,本研究筛选了一株能够抑制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芽胞杆菌FJAT-28592,经16S rRNA鉴定为暹罗芽胞杆菌(Bacillus siamensis.菌株FJAT-28592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5~50℃,最佳生长温度为35℃;pH 5.0~9.0,最佳pH 6.0~8.0;可在NaC1浓度为0~6%的条件下生长,最佳生长盐浓度为2%.透射电镜显示,菌株呈杆状,具有鞭毛,宽度为0.76~0.94 μm,长度为1.76~2.94 μm.暹罗芽胞杆菌FJAT-28592发酵液和提取的发酵液粗产物对尖孢镰刀菌有很好的抑菌效果.通过血平板和排油圈实验,初步认定暹罗芽胞杆菌FJAT-28592能分泌表面活性剂至发酵液.通过酸沉淀处理,甲醇和丙酮抽提,分离和收集发酵液中表面活性剂.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初步纯化的粗品与iturin A的标准品进行分析,粗品与标准品iturin A的主峰保留时间均为10.687 min,初步判断粗品含有iturinA.克隆iturinA类脂肽合成的相关基因,获得丙二酰辅酶a转酰酶(malonyl-CoA-transacylase,ituD)和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4’-phosphate generic acyl cysteamine transferase,lpa-14)基因序列,得出此表面活性剂为iturinA类的脂肽.本研究为芽胞杆菌生防菌的开发,分析获得抑菌物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0.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中国水稻(Oryza sativa)生产中对水稻危害极为严重的农业害虫之一。随着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sis,Bt)的使用及转Bt杀虫基因作物的推广,对Bt不敏感的褐飞虱的防治将成为难点。当前研究表明Cry毒素与靶标昆虫中肠膜结合氨肽酶N(aminopeptidase N,APN)的结合是Bt Cry毒素毒理机制中的重要步骤。本研究对褐飞虱转录组数据中获得的一个褐飞虱中肠apn基因进行全长克隆,构建Bacmid-bphAPN重组杆状病毒载体,并在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细胞(Sf9)中表达。经Western blot、蛋白质谱及免疫荧光定位检测证实bphAPN蛋白成功表达。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表达了褐飞虱中肠APN的Sf9细胞对Cry1Ac活化蛋白不敏感。褐飞虱中肠APN的体外真核表达有助于褐飞虱中肠APN的特征分析,为开发对褐飞虱有毒性作用的新型Cry毒素提供了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