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苹果霉心病菌在芽中越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芽果霉心病是四川省苹果生产区阿坝、甘孜、凉山三个自治州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危害严重时果实采收期发病率可达70-80%,并能引起贮藏期的果实腐烂。我们曾对其病原作过研究,发现交链孢(Alter-naria spp)占61.8-68.1%,A.alternata占整个交链孢的85%。  相似文献   
53.
苹果潜隐病毒的研究:III.茎沟槽病毒对苹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4.
研究表明柑桔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潜伏于柑桔复芽的苞片、叶、花、果皮及枝、主干皮层中,品种问带菌率存在差异。病原菌对温州蜜柑的集中侵染期为5—6月及9月。  相似文献   
55.
苹果褐斑病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受病原侵染后,病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往往发生变化,对于这种变化与植物病害尤其是品种抗病性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有较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56.
金川雪梨果实黑心病机理及发生原因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川雪梨黑心病是一种于正常采收期前即可发生的果实褐变的生理病害。分析测定表明 ,褐变果实酚类物质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均低于未褐变果实的相应部位 ;褐变程度与其酚类物质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呈负相关 ,其相关系数及回归系数均以果心最大 ,果肉其次 ,果皮最小 ,其与果实不同部位褐变顺序及程度分布一致。果实酚类物质含量因不同树龄、不同生态环境而有明显差异 ,但其病果率与酚类物质含量 (未褐变果实 )间未见明显相关性。褐变果实N、Ca、Mg、Mn含量低于或显著低于未褐变果实 ;K/Ca比、K/(Ca +Mg)比及Fe含量则高于或显著高于未褐变果实 ;P、Zn、Cu、B含量则未见明显差异。与金川品种比较 ,金川品种易发生黑心病 ,金花品种则几乎不发生 ,金花品种果实酚类物质相对高 (主要是果心 ) ;N、B含量相对低而K/Ca比、K/(Ca+Mg)比相对高 ;宿萼率显著高。用醋酸钙对金川雪梨进行田间根外喷洒处理后增加了果实Ca、Mg、N含量 ,降低了K含量、K/Ca比及K/(Ca +Mg)比 ;降低了果实酚类物质含量 ,提高了果实多酚氧化酶活性 ,亦降低了病果率。用水及BP - 90 6进行根外喷洒处理与无处理比较 ,亦不同程度降低了果实酚类物质含量 ,提高了多酚氧化酶活性 (以上均为未褐变果实 )亦降低了病果率。说明金川雪梨黑心病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57.
我国植胶垦区橡胶树炭疽病菌的种型鉴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橡胶树炭疽病是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四省(区)植胶垦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叶片病害。我们通过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植物部位、不同叶龄和病斑类型的33号炭疽病标本,进行了自然形态鉴定,野生型单孢纯培养特性的观察和不同寄主致病性的测定。根据Von Arx分类系统,确定我国植胶垦区橡胶树炭疽病菌种名为Colle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相似文献   
58.
梨树感染茎沟病毒后生长速度与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感染茎沟病毒的2年生梨幼树和梨苗的干径、株高及枝梢生长速度进行了测定,同时还分析了接种茎沟病毒的梨苗内源激素(吲哚乙酸、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茎沟病毒(SGV)后植株生长速度显著降低,其中2年生梨树的干径生长速度降低63.0%,茎高降低58.0%,枝梢长降低51.0%;梨幼苗干茎降低11.7%,苗高降低13.5%。试验不发现,梨幼苗感染茎沟病毒后长缓慢主要与生长期几种促进生长的内源激素大幅下降有关,其中IAA、GA3、CTK分别降低15.0%、19.0%和59.0%。  相似文献   
59.
苹果—褐斑病菌相互作用中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苹果一褐斑病菌相互作用中苯丙氨酸解氨酶作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苹果幼苗不同品种叶片接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是苹果、褐斑病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苹果叶片感染病原菌后,苯丙氨酸解氨酶形成速度和程度与品种抗病性有直接关系。进一步提出了苹果一褐斑病菌相互作用中苯丙氨酸解氨酶与抗病不能有病理生理途径。  相似文献   
60.
在分析了同一生态条件下苹果褐斑病抗感品种的叶部微生物类群的基础上,从已获得的7株Bacilus中筛选出3株普遍对苹果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具拮抗作用的菌株,再通过对其菌体代谢液中激素的定性定量分析,筛选出B017(经鉴定为Baciluscereus)作为本实验的益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B017能在苹果叶面定殖和繁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