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1.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现代测报工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以来,全国农业部门大力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在自动化、智能化新型测报工具研发应用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开发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远程实时监控物联网,实现了对田间作物长势、害虫种类和数量、病菌孢子种类和数量以及田间小气候的远程实时监测;开发了害虫性诱实时监控和自动计数系统,实现了对螟蛾科、夜蛾科等重大害虫的远程实时监测;开发并改进了马铃薯晚疫病、小麦赤霉病的远程实时预警系统,实现了重大流行性病害的实时联网监测,提升了测报装备水平,提高了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92.
数字化监测预警建设是提高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测报能力重要途径。2009年以来,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建设工作快速发展,初步建成了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网络平台,显著加快了测报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处理能力。在总结全国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建设成绩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建设目标和重点,即通过加大宣传、加大投入、加大培训和行业推动,再通过3~5年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家系统、健全省级系统、推进全国联网,逐步构建起以国家系统为支撑、省级系统为骨干、县级用户为单元的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网络体系,显著提高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能力,为植保防灾减灾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3.
品牌农药: 红大阳高峰: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EC 大力士: 20%吡虫啉 SL 路路通: 12%高氯·毒 EC 高效大功臣: 5%高渗吡虫啉 WP 大功臣: 10%吡虫啉 WP 杀螨特: 15%哒螨灵 EC 杀螨特: 20%哒螨灵 WP 状元星: 2.5%溴氰 EC 独家星: 50%毒·甲·辛 EC 小康: 10%氯氟氰 WP 惊雷: 10%顺式氯氰 EC 福乐庆: 5.7%氟氯氰 EC 绿色威雷Ⅱ: 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 杀灭菊酯: 20%氰戊菊酯 EC 节节高: 5%溴氰 WP 大将军: 5%顺式氯氰 EC 绿状元: 4.5%高氯 EC 辛硫磷: 40%辛硫磷 EC 同花顺: 40.7%毒死…  相似文献   
94.
农业部将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 4月 26日,农业部在京召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试点工作座谈会。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万宝瑞指出,当前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农药、兽药、饲料和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农资的使用,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数量的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加之环境污染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我国农产品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农产品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造成的食品污染和引发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可以说,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存在…  相似文献   
95.
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的研制与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是新开发的一种虫情自动观测工具,经初步应用观测,证明该灯具有诱测害虫种类多、数量大、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安全等特点,可有效提高虫情监测的时效性和预测的准确性,并减轻测报人员工作强度,符合病虫测报标准化、网络化、自动化和可视化的发展要求.在总结该灯对害虫诱测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应用于系统害虫观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
病虫害频发是制约大豆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大豆生产中已知病虫害近500种,产生重大危害的有50余种,造成的大豆产量损失一般为15%~30%,严重时甚至大面积绝收。该文综述了中国大豆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大豆主要产区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和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当前大豆病虫害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开展大豆病虫害监测与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
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荒漠化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进行荒漠化动态监测与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阐述了国内外荒漠化动态监测、评价及其评价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正>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是由我国科学工作者首先发现,并经华南农业大学周国辉教授等人鉴定和命名的为害农作物的病毒新种,属呼肠孤病毒科  相似文献   
99.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基于web研究开发覆盖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油菜6种作物病虫害及蝗虫、粘虫、草地螟等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开发病虫监测数据填报、管理和统计分析,以及基于webGIS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情报信息发布等功能,并在全国31个省(区、市)及1 100多个病虫测报区域站推广应用,对提高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我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动态及预测预报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9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中国南方稻区局部首次暴发为害以来,在农业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全国植保体系系统开展病害的流行规律、调查监测和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初步掌握了病害的发生流行动态和特点,明确了影响我国南方稻区病害发生的毒源地主要为中南半岛的越南中北部及红河平原,其次为我国的海南和云南南部山区。2010年以来,制定了病害测报技术规范,建立了监测预警网络体系,积极开展预测预报工作。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监测预报经历了由"恐慌"到"淡定"、由"心中无数"到"心中有数"、由"无所适从"到"有条不紊"的过程,病害预测的准确性明显提高,在有效指导防治、控制病害流行、减轻危害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