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7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7篇
  36篇
综合类   147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目的】提高生防放线菌对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方法】运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内生放线菌SG2和生防放线菌SC11进行融合,测定了融合菌株对尖镰孢西瓜专化型和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效果,并测定了其内生性和产多胺的能力。【结果】获得了G-C1-G-C18共18株形态特征和菌落颜色与亲本菌株有差异、遗传性状稳定的融合菌株,其中G-C1、G-C2、G-C8、G-C10、G-C11、G-C12、G-C16和G-C18等8株融合菌株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率均≥70%,G-C12和G-C8对尖镰孢西瓜专化型的抑菌率均>75%。融合菌株分泌物的抑菌效果均有所降低。融合菌株G-C1、G-C2、G-C10、G-C11、G-C12和G-C16继承了亲本SG2的内生性;上述8株融合菌株均继承了双亲产生多胺的特性。【结论】实现了植物内生放线菌和土壤中生防防线菌的原生质体融合,为枯、黄萎病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小麦矮腥黑穗病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小麦矮腥黑穗病的病原、分布与危害,综述了小麦矮腥黑穗病菌检疫鉴定、种子灭菌处理、有害风险分析、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3.
采用琼脂平板孢子萌芽法测定了卫福 200、多菌灵、烯唑醇、戊唑醇和三唑酮5种药剂对小麦光腥黑穗病菌的抑制作用和毒力,同时检测了药剂对病菌冬孢子萌发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药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随着药剂浓度提高而增强,对病菌的EC50分别为 1.6102、0.3038、4.4892、1.6103和 0.3896mg·L-1,多菌灵对光腥黑穗病菌的毒力高于其它4种供试药剂。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药剂作用下光腥黑穗病菌孢子萌发出现3种类型畸形,导致正常发育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84.
85.
概述了高纬寒地黑河市水稻生产的历史与现状,总结分析了目前黑河市水稻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影响水稻生产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及建议,旨在更好地推动黑河市水稻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86.
<正>初见王宗光,文质彬彬、白净腼腆,让人很难把他与"养猪专业户"这个称号联系在一起。然而,就是这个还不到25岁的大学生创业者,已经是拥有1000多头藏香猪的养殖场场长了。2012年,山东省胶州市胶西镇花园村的王宗光大学毕业。他没有像同龄人那样去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找一份舒适安逸的工作,而是回家选择  相似文献   
87.
雀巢人习惯于将自己的性格形容为“沉稳”,作为一家总部在瑞士的公司,雀巢保持了瑞士人一惯严谨、认真的特点。一些人把雀巢的这些特点称为“慢性子”,有时候雀巢甚至被它的竞争对手指责为保守,然而雀巢确实又充满了活力。  相似文献   
88.
枸杞刺皮瘿螨(Aculops lycii Kuang),经匡海源付领授鉴定定名,是锈螨型的枸杞瘿螨新种。是我国枸杞之乡——中宁县枸杞四大害虫之一。在宁夏中宁、中卫、银川、贺兰、青铜峡和固原等产区都有发生;甘肃、青海、陕西和内蒙等省区也有发生。被害叶片表皮细胞坏死,继而叶面变成铁锈色,提前脱落,成为秃枝,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般比健枝减产60%左右。为此,1982—1984年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药剂防治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89.
90.
EPA/DHA对体外发酵及瘤胃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DHA/EPA对体外发酵和瘤胃液脂肪酸变化的影响。试验通过采用持续动态人工瘤胃装置,向发酵罐中添加EPA/DHA,连续培养7 d,分析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及发酵模式的改变。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EPA/DHA使瘤胃液pH升高(与CK相比,Trt1和Trt2分别升高了0.11和0.35),Trt2 与CK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CK相比处理组3种主要挥发酸中乙酸浓度下降(P<0.01),丙酸浓度升高(P<0.01),丁酸浓度下降(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对照组相比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EPA/DHA使瘤胃液脂肪酸成分发生改变。与CK相比处理组C18∶0含量显著下降(P<0.01); t 11 C18∶1含量显著升高(P<0.01);c-9,t-11 CLA含量显著升高(P<0.01),但是两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因此,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EPA/DHA可以改变瘤胃发酵模式,影响不饱和脂肪酸瘤胃氢化过程,使脂肪酸组成发生改变,为采用新的营养措施调控反刍动物产品中CLA的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