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选用菜豆金黄色豆荚品种‘A18’和绿色豆荚品种‘热那亚’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豆荚发育过程中荚壁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合成途径中相关代谢物质含量,探讨菜豆金黄荚色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嫩荚呈现金黄色是由于叶绿素缺乏,推测是因为叶绿素酸酯a(chlorophyllide a)的合成受阻导致;利用荧光定量PCR对叶绿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在‘A18’中CHLM和DVR的表达量从花后12 d开始下降,但CHLP、CHLG和CAO的表达量在多个时间点高于‘热那亚’,这说明虽然叶绿素酸酯a合成受阻,但叶绿素的合成仍然能进行。  相似文献   
32.
以菜豆品种A18和矮化细茎突变体nts为试材,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基因定位等方法,探究菜豆茎的生长发育机理和茎矮化细化形成的分子机制,以期初步定位矮化细茎基因.结果 表明:nts的株高、主茎粗、顶端茎粗、分枝数、节数、百粒质量等均显著低于野生型;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低于野生型,胞间CO2浓度较野生型增高;随着植株生长,nts的抗氧化物酶(SOD、POD、CAT)活性均较野生型降低,超氧阴离子(O2-·)含量较野生型增加.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为单基因隐性遗传,并将其初步定位于8号染色体SSR标记SSR47和SSR65之间,物理距离为574 kb,该区间内共有67个注释基因.  相似文献   
33.
杂交水稻两优培九灌浆期籽粒充实动态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大军  隗溟  王光明 《种子》2007,26(1):62-65
对杂交水稻两优培九、汕优63的谷粒灌浆特性、籽粒充实度及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杂种充实度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籽粒充实度的对策。结果表明:杂交稻弱势粒在开花初期存在较长时间的滞缓期,其呼吸速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磷酸化酶活性等生理活性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34.
一、选育过程哈菜豆六号是以新品系17-1-1(1999年审定命名为“哈菜豆五号”)为母本,以紫花油豆为父本1996年配制组合杂交后系选育成。17-1-1是以“沙克沙”为母本、以本课题组选育的优良蔓生油豆品系“21号”油豆为父本杂交后系选育成,表现为早熟,从播种到采收55 d,植株直立性强、丰产、抗病;它的品质同以往的矮生品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无纤维、肉质面、嫩荚绿色带紫条纹,但同优质蔓生油豆相比它的肉质还略有差距,因此我们以目前生产上主栽的油豆角“紫花油豆”为父本,与17-1-1回交,来进一步提高矮生品系的品质和外观商品性。杂种后代连续六…  相似文献   
35.
分析了实验教学创新的背景,提出了实验队伍创新的内容与途径,认为实验教学创新离不开一支高素质、能力强、懂技术、善管理、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实验队伍。因此,稳定实验队伍,、提高素质、调动积极性是实验教学创新的源泉。  相似文献   
36.
文章分析了6个柑桔品种TSS含量与糖、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果实的TSS与果实的含糖量极显著相关,与果实的含酸量相关性不显著,与果实含糖量和含酸量的总和极显著相关,与果实的糖酸比、固酸比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
陆地棉开花期QTL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5391对棉花SSR引物筛选亲本(渝棉1号和T586)间的多态性引物,以多态性引物检测(渝棉1号×T586)F2:7,重组近交系群体270个株系的标记基因型,并构建陆地棉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区间作图方法进行开花期相关的QTL定位,共检测到5个QTL,分别定位在第5,10,16,21和26染色体,5节QTL的加性效应分别为-0.73,-0.68,-0.9,1.07和-0.86,分别解释表型变异5%,4.7%,8.1%,10.9%和7.1%.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开花期为多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38.
不同培养条件对湘棉-18茎尖培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棉-18"种子无菌发芽 2-3d,将萌动种子茎端分生组织培养在MS基本培养基上,直接再生成完整小植株,研究了光照、温度、pH值、活性炭、碳源、固化剂、外植体长度及取材时间对湘棉-18茎尖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光有利于愈伤组织和体细胞发生,但不宜过强.最适培养温度为26℃-29℃,活性炭显著促进了茎尖成苗.  相似文献   
39.
为发掘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基因/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本研究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优质品种渝棉1号分别与贝尔斯诺和中棉所35杂交获得F1代,随后利用两个F1再次杂交得到复合杂交群体.利用6565对SSR引物筛选渝棉1号、中棉所35和贝尔斯诺,获得155对多态性引物.对检测[(渝棉1号×中棉所35)x(渝棉1号×贝尔斯诺)]F1复合杂交群体标记基因型获得的158个位点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的遗传图谱包含102个位点,覆盖1199.0 cM.利用多QTL(multiple-QTL model,MQM)作图法,检测到11个纤维品质性状QTL,包括4个纤维长度、2个长度整齐度和5个纤维比强度QTL.11个QTL分布于4条D基因组染色体.本研究表明,陆地棉不同品种同一纤维品质性状QTL等位基因存在差异;三亲本杂交群体不仅可以提高群体多态性分子标记比例,而且可以显示同一QTL在不同遗传背景的等位基因表现差异.  相似文献   
40.
哈研3号是以自交系M277-4和M457配制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节间短,叶片中等大小,雌花节率60 %左右|瓜条顺直,瓜长32 cm左右,瓜皮深绿色,白刺,刺瘤密|播种至始收55 d(天)左右,每667 m2产量3 000 kg左右,抗枯萎病,适合北方地区早春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