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利用F2及其衍生群体定位陆地棉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QTL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m L.)丰产品种中棉所35和优质品种渝棉1号杂交产生的F2群体为材料,利用SSR标记构建了包含46个连锁群和303个位点的连锁图谱.该图覆盖2 543.6 c M,约占四倍体棉花基因组的57.2%,标记间平均距离为8.4 c M.应用MQM作图法分析F2及其衍生群体家系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共得到25个产量和23个纤维品质性状QTLs,其中1个QTL(qFS07-1)在3个环境下检测到,2个QTLs(qFS20-1和qFS21-1)在2个环境下检测到.在检测到的QTLs中,22个分布在A亚组,26个分布在D亚组.  相似文献   
7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数字乡村应运而生,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浙江省安吉县宋茗白茶数字农业工 厂,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建设“一个中心三个功能区”,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一系列手段,推动宋茗白茶的生产、采摘、 加工等进程,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随着数字乡村的大面积推广,我国乡村正在向智能化、机械化方向转型,为乡村振兴 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3.
乡村振兴于2017 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是就解决“三农”问题的延续。中国农村现在处于“空心村”状态,生活在乡村的农民多数是年迈且文化程度低,无法将现代科技设备应用于农业,而城市的就业状态一直处于饱和状态,因此,需要政府介入调整,通过上级派驻、基层挖掘、本土培育等多种途径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从整体上提高基层本土人才素质达到实现乡村振兴目的。本文就提高农民素质意义,具体举措及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展开,从提高农民素质角度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4.
盐碱胁迫是制约菜豆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筛选菜豆幼苗期耐碱性鉴定指标对耐碱菜豆品种选育及促进盐碱地菜豆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35个菜豆品种为试验材料,以60 mmol · L-1 NaHCO3溶液模拟碱胁迫对菜豆幼苗进行处理,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丙二醛含量、株高、根长、地上部干/鲜质量、地下部干/鲜质量等共10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菜豆幼苗期耐碱性鉴定指标,使用模糊隶属函数及聚类分析对菜豆苗期的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碱胁迫明显抑制菜豆幼苗生长,根长、地上部干/鲜质量、地下部干/鲜质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及气孔导度等8个指标可作为快速鉴定菜豆幼苗期耐碱性的主要指标。通过对综合评价值(D值)排序及聚类分析,将35个品种分为耐碱性不同的5类,粉冠为耐碱品种,14-4-1-3等4个品种为相对耐碱品种,赤裕21号等13个品种为中等耐碱品种,44-1-1等16个品种为相对碱敏感品种,泰来白条为碱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75.
哈菜豆15 号是以自选品系9Z-3-1-1 为母本、以将军油豆为父本杂交后经系谱法连续6 代分离选育而成的菜豆(油豆角)新品种。生长势强,早熟,从播种到采收60 d(天),花紫色,嫩荚扁条形,荚绿色,荚形整齐,平均荚长14.8 cm,宽2.1cm,平均单荚质量15.3 g,外观商品性好,肉质面,无纤维,食用品质极佳。对炭疽病的抗性较对照哈菜豆5 号强,抗逆性强,适于露地栽培,平均每667 m2 产量可达1 350 kg。种子为扁椭圆形,灰色,平均千粒质量为480 g。  相似文献   
76.
【目的】寻找黄瓜抗霜霉病基因,研究黄瓜抗霜霉病机制。【方法】利用拟南芥和甜瓜抗霜霉病蛋白质序列,搜索黄瓜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候选基因特征,以黄瓜抗霜霉病自交系M801-3-1为试材,分析候选基因在叶片组织中的表达状态。【结果】共获得187个黄瓜抗霜霉病候选基因;确定了候选基因染色体位置和排列特点、序列相似性特征以及系统进化关系;大部分黄瓜R基因在未接种霜霉病菌的抗病自交系和感病叶片组织中都有一定的表达量,在接种霜霉病菌后在抗病自交系M801-3-1中Csa001907和Csa002921表达量下调,感病自交系M302-3 中Csa001907和Csa002921变化不明显。【结论】在黄瓜基因组中存在185个与拟南芥抗霜霉病基因同源的R基因,2个与甜瓜的抗霜霉病基因At1和At2同源的eR基因,通过聚类分析这些基因可以分为6类,初步认定Csa001907和Csa002921为黄瓜抗霜霉病的R基因,这2个基因在叶片组织中有一定表达量,其表达量减少可诱发抗病黄瓜品种的抗病反应。  相似文献   
77.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成为濒危种在自然界中已日趋减少,而且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丹顶鹤的繁殖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卵的受精率低,有些鹤虽然已具有适宜的饲养环境,饲料和光照等条件,但产的卵仍然不受精或受精率很低。比较可行的措施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 70年代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于鹤类繁殖在国外获得成功。1977年美国国际鹤类基金会Archibala.G. 对丹顶鹤进行人工授精实验,卵的受精率为87%(Archibala.G.1987)。1982年日本多摩动物公园对白枕鹤进行人工授精实验,所产的12枚卵中有4枚受精,受精率为33%。1983年进行人工授精实验,产卵8枚,其中3枚受精,受精率37.5%(东京  相似文献   
78.
哈菜豆8号是以96-9为母本、紫花油豆为父本人工杂交后经6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蔓生菜豆新品种,从播种到采收55d(天)左右;嫩荚绿色,扁条形,荚长13cm、宽2cm,单荚质量18g,肉质面,无背缝线和腹缝线纤维;抗炭疽病能力强于紫花油豆;每667m2产量2000kg左右,适于棚室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79.
菜豆种质资源对炭疽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法,对20份菜豆种质资源进行了苗期抗炭疽病抗性的鉴定,结果表明,有7份材料为高抗材料;2份材料为抗病材料;1份材料为中抗材料,其余的材料为感病材料.  相似文献   
80.
菜豆硬实种子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菜豆硬实种子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与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1〕,二是与外界的环境因素有关〔2〕。硬实种子的种皮细胞致密,有坚硬的革质或较厚的角质层,使得水分和氧气难以进入,造成种子发芽困难、田间出苗时间过长、出苗不齐等问题。一些学者发现,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种子硬实,例如应用浓硫酸浸种〔3〕、机械损伤〔4〕、热水烫种〔5〕等。但国内关于菜豆硬实种子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本试验以菜豆为对象,探讨不同菜豆品种与种子硬实间的关系,同时研究不同方法对菜豆种子硬实破除的效果,从而在提高菜豆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