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中国山西、内蒙古、山东、海南、江苏、福建和陕西省 (自治区) 不同市、县从未使用过啶菌噁唑的露地或保护地采集并经单孢分离获得 166 株番茄早疫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原菌群体对啶菌噁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啶菌噁唑对番茄早疫病菌的 EC50 值范围在 0.11~2.29 mg/L 之间,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其均值 (0.56 ± 0.39) mg/L 可作为番茄早疫病菌对啶菌噁唑田间抗性监测的敏感基线;不同采集地菌株对啶菌噁唑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采自福建省的菌株敏感性最高,而山西省大同、晋中和长治市的菌株敏感性最低。200 mg/L啶菌噁唑对番茄早疫病防治具有优异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且接菌前 4 d 内施药和接菌后 1~2 d内施药防效最佳。研究表明,啶菌噁唑对番茄早疫病防治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以翠贝为对照药剂,比较了植物内生细菌LP5发酵液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对照药剂翠贝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88.3%,内生细菌LP5的发酵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79.4%,显然内生细菌LP5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为了明确低温预处理对吡虫啉致死效应的影响,室内选择麦长管蚜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滤纸接触法首先试验了5℃低温预处理是否对吡虫啉毒力有影响,随后研究了5℃预处理时间(1、2、3、4h)和5、10℃下预处理后用药的间隔时间(1、3、5h)对吡虫啉致死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5℃预处理2h可显著降低吡虫啉的毒力,这种负效应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但随低温处理后用药间隔时间的增加而减弱,不同低温对吡虫啉致死效应影响不显著。本研究结论为科学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为明确山西省黄瓜白粉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现状,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了不同地区119株菌株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用紫外线照射和药剂驯化方式诱导获得了甲基硫菌灵抗性突变体,并比较了亲本菌株与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119株菌株的EC50在0.48~14.37μg/m L之间,平均EC50为2.89±2.69μg/m L。不同地区菌株敏感性差异较大,采自未使用过任何杀菌剂的忻州市菌株敏感性最高,平均EC50为1.03±0.27μg/m L,可作为黄瓜白粉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基线;运城市菌株敏感性最低,平均EC50为7.02±3.12μg/m L,其中菌株YC01的EC50是敏感基线的13.98倍。3株室内诱导突变体均为高抗,突变体XZ11-2的抗性倍数达到94.96倍,抗性突变频率为1.5×10-3。无药剂处理条件下,突变体的侵染频率、病情指数、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均显著低于亲本敏感菌株;抗∶感菌株分生孢子以80∶20混合培养7代后,抗性菌株频率变化不明显;以20∶80混合培养7代后,抗性频率降低甚至消失。表明黄瓜白粉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性在选择压力低的情况下有可能丧失。  相似文献   
85.
为评估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啶氧菌酯的抗性风险,建立了辣椒炭疽病菌对啶氧菌酯的敏感基线,室内筛选获得了辣椒炭疽病菌抗啶氧菌酯突变体,并对突变体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在山西省3个未使用过啶氧菌酯及QoI类药剂的地区采集并分离到45株辣椒炭疽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啶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EC_(50)值介于1.404~16.650μg/mL,平均EC_(50)值为(6.783±3.499)μg/mL。啶氧菌酯与水杨肟酸(SHAM)共同处理时(SHAM的处理浓度为100μg/mL),EC_(50+S)为0.022~0.275μg/mL,平均(0.109±0.058)μg/mL,EC_(50+S)呈连续性单峰曲线,且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EC_(50+S)平均值可作为辣椒炭疽病菌对啶氧菌酯的敏感基线。且水杨羟肟酸旁路氧化贡献值F(F=EC_(50)/EC_(50+S))最低为6.039,最高为301.441,平均78.026。室内诱导获得8株抗性突变体,其中低抗突变体6株,中抗突变体2株。中抗突变体无性繁殖10代,其抗性可稳定遗传。突变体产孢量和菌丝生长速率与敏感菌株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但无药条件下,突变体致病力较敏感菌株有所降低。抗感菌株均以淀粉作为碳源、硝酸钾作为氮源时利用率最高;最适pH均为5和6;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表明辣椒炭疽病菌抗啶氧菌酯突变体具有较高的适合度,对啶氧菌酯具有较高抗性风险,这一研究结论为指导生产用药,延缓抗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
李琴  刘慧平  李代阔 《中国棉花》2016,43(11):32-32
概括了长绒棉新海51号在新疆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的产量、纤维品质和抗病性等表现,提出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7.
黑胡椒精油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测定黑胡椒精油的抑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溶剂提取出的黑胡椒精油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提取物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在0.0128g·L-1~0.4090g·L-1之间;氯仿提取出的精油抑菌效果最好,抑制菌丝的EC50在0.0128g·L-1~0.1431g·L-1之间,其中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菌丝的EC50为0.0128g·L-1。综合表明黑胡椒精油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8.
从山西晋南、晋中、晋东南、晋北4个不同地区蔬菜上采集分离到169株灰霉病原菌菌株[Botrytis cinerea Pers],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嘧霉胺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敏感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0.2454mg·L-1,抗性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219.1650mg·L-1,最低抑制浓度1mg·L-1。以此作为蔬菜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相对敏感基线,所测晋南、晋中、晋东南、晋北4个地区相比,晋南和晋中地区已产生较高水平的抗药性,其抗性频率分别为89.5%和60.0%;而晋北和晋东南地区则主要以敏感菌株为主,分别占58.9%和75.0%。因此,根据各个地区的测定结果可以得出,在晋南和晋中地区已经形成嘧霉胺的抗性群体;而在晋北和晋东南地区,抗性水平还比较低。  相似文献   
89.
野生酸枣内生细菌筛选、鉴定及其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广泛开发植物内生菌资源,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野生酸枣的根、茎、叶和果实中进行生防菌的分离和筛选,通过平板对峙法和发酵液法测定了所得菌株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活性,并利用生物学和分子学方法对所得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从野生酸枣的根、茎、叶和果实中共分离得到76株内生细菌;通过对所有菌株进行初筛和复筛,最终得到8株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菌株SZG-23、SZG-1、SZY-13和SZS-3对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kikuchiana和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的抑制作用较强,抑制率均分别高于82.5%和71.1%,其中菌株SZG-23的抑制率最高,达90.3%和72.4%。菌株SZG-23发酵液对8种植物病原菌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梨黑斑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Bortytis cinerea的抑制作用最好,抑制率分别达92.2%和90.5%。菌株SZG-23的抗利福平突变菌株能在酸枣幼苗中定殖和移动。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同源性分析将菌株SZG-23鉴定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16S r DNA序列在Gen Bank中登录号为KF483660。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以西南地区高山亚高山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森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动态、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种子库这三大特征,综合梳理了学者们关于西南高山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大致研究情况。然后提出了退化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为西部地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植被恢复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