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7篇
  17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0 毫秒
11.
草酸青霉菌产酶条件优化及其秸秆腐解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还田的玉米秸秆存在腐解难的特点,如何加速玉米秸秆腐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该试验采用纤维素-刚果红染色法从河北山前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且长期秸秆还田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纤维素酶活性高的真菌。将测得的ITS基因序列与NCBI数据库上进行同源性比对,综合形态特征和ITS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该菌株鉴定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该文对其产酶条件和玉米秸秆分解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液体培养基和玉米秸秆液体培养基上30℃培养72 h,内切葡聚糖酶(CMCase酶)和滤纸酶(FPase酶)活性分别达672.8、282.9和774.6、618.3 U;以玉米秸秆为底物其产天然纤维素总酶活性可达到376.1 U,说明该菌具有较强的玉米秸秆分解能力。该菌最佳产酶条件为:0.3%的牛肉膏蛋白胨为氮源,接种量为5%,培养温度为28~35℃,pH值=4~7,培养48~96 h;最优发酵条件为固液比为1∶10,培养时间为48 h,培养温度为30℃,pH值为6.5。该菌株对玉米秸秆腐解能力的研究表明,在秸秆揺瓶试验中,培养10 d后,秸秆腐解率达87.3%,为对照的1.90倍;在土壤培养试验中,培养45 d时,腐解率达83.5%,是对照的1.62倍;在玉米秸秆还田的小麦盆栽试验中,培养65 d时,秸秆腐解率达70.8%,高于对照15.1%。因此,从原位秸秆还田土壤中筛选出来的草酸青霉对玉米有较强的腐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市售主要茶叶中重金属的含量情况,采集市售主要茶叶种类,采用高压密闭消解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的铅(Pb)、镉(Cd)、汞(Hg)、砷(As)的含量,并根据《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NY 659—2003)以及《绿色食品-代用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2140—2012)分析了市售茶叶中Pb、Cd、Hg、As的含量特征。结果显示,茶叶中Pb、Cd、Hg、As含量范围分别为0.1~1.67、0.0006~0.085、0.00021~0.022、0.00~0.78 mg/kg,所有茶叶样品Pb、Cd、Hg均符合相关标准。但1.9%茶叶样品中As含量超过国内《绿色食品-代用茶》中As的标准(As≤0.5 mg/kg),超标样品为散装黑茶。茶叶中Pb、Cd、Hg、As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b与As、Hg、Cd元素之间,Cd与As元素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对市场中茶叶进行选择时,建议选择定型包装茶叶,产于广西的定型包装的茉莉花茶较安全;而市场中黑茶和散装茶质量差异较大,在选择相关茶叶商品时应根据其原产地、包装类型及单价分辨其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黄芪对硒的吸收转运能力,以黄芪为试材,采用根施和叶面喷施硒2种方式,探索施用不同浓度(0、5、10、50、100μmol/L)的硒酸钠和亚硒酸钠,对黄芪生物量、硒含量以及硒在植物体内的转运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以硒酸钠还是亚硒酸钠作为硒源均有利于黄芪地上部和根部干物重、硒含量的增加,随着硒浓度的增加干物重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黄芪地上部硒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根部硒含量与之相反。添加硒酸钠和亚硒酸钠处理时,在10μmol/L浓度处理时黄芪地上部和根部干物重最大,分别比CK增加了49.89%、60.87%和23.36%、60.00%。添加相同浓度的硒酸钠处理时,黄芪地上部和根部中硒含量高于施亚硒酸钠处理,在100μmol/L浓度处理下黄芪地上部硒含量最大为119.13μg/g,在5μmol/L浓度处理下黄芪根部硒含量最大为52.25μg/g。2种施硒方式下,根部施硒酸钠更有利于黄芪对硒的富集,且黄芪根部向地上部转运硒的能力随施硒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4.
猪弓形体病是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原虫病,其病原体为刚地弓形虫。根据其不同发育阶段,可分为五种形态,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前二者为无性生殖期,存在于中间宿主体内,后三者为有性生殖期,只存在于终末宿主——猫体内。2002年10月9日,在兽医院诊断室接触到一病例,一猪场送来病猪进行检测,经详细问诊,该厂猪群已发病三天,死亡5到6头/18头,  相似文献   
15.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6.
采用纤维素-刚果红染色法,从河北省山前平原秸秆还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出3株高效纤维索菌(B1、B2、B3),并进一步研究了其显微特性和酶活性.结果表明,B1、B2为芽孢杆菌,B3为无芽孢杆菌.培养12h时B1和B3菌株的CMC酶活力接近峰值,分别为31.2、24.4U;培养18h时B2菌株的CMC酶活力最高,为36.3U.培养12h时B1菌株的FPA酶活力达高峰,为34.1U;培养8h时B2、B3菌株的FPA酶活力最大,分别为39.2、163.6U.  相似文献   
17.
镉在水稻根际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介绍了水稻根际土壤中的 pH值、Eh值、有机质和微生物、其它金属元素及根分泌物等因素同镉的生物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提出水稻根系具有泌氧能力 ,使其根际微环境呈氧化状态。因而 ,土壤溶液中一些还原性物质被氧化 ,如Fe2 、Mn2 形成的氧化物在根表沉积成胶膜。胶膜及其根际环境对水稻吸收镉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动态观察肺动脉压、红细胞压积、腹水心脏指数、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占外径百分值(mMTPA)及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的变化,探讨高选择性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3对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预防作用。结果显示,BQ123能显著降低低温诱发肉鸡的肺动脉压、红细胞压积及腹水心脏指数(P0.05或P0.01);BQ123能显著减小低温诱发肉鸡的mMTPA及WA/TA(P0.05或P0.01)。结果表明,BQ123明显抑制了低温诱发肉鸡的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重塑的形成和发展,对肉鸡腹水综合征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人工控制光温条件的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 Si、 Ge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水稻幼苗进行 Ge处理后,各处理之间的生物量均有所降低.在相同 Ge浓度处理时,随着 Si浓度的升高,生物量有增加的趋势.随着 Ge处理浓度的增加,水稻地上部分含水量逐渐减少,对幼苗的毒害程度越来越严重,地上部 Ge的浓度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随着 Si的加入,毒害症状减轻,对于 Ge2.5,Ge5.0,Ge10.0 mg· L-1处理的植株而言, Ge含量均表现为降低的趋势.这说明 Si对水稻植株吸收 Ge有一定的拮抗作用.结果还表明 ,随着 Si浓度的增加,水稻地上部含 Si量明显上升,但 Ge含量则呈降低趋势,即 Si的加入减缓了水稻幼苗的 Ge毒害.此外,通过对根系进行一定时间的浸泡,能有效除去吸附于根表及累积于根质外体中的 Ge,从而为准确测定根细胞中的 Ge提供了较为准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土-石英砂联合培养的盆栽试验,研究两个不同基因型的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情况及其对水稻吸收污灌土中的锌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基因型水稻在不同不分条件下根表铁膜的形成情况不同:淹水条件下形成的铁膜数量最多,高于湿润和干-湿交替,后二者之间差异不明显。不同基因型水稻(金优22与90-68-2)根表铁膜的形成趋势一致,只是数量稍有差异;不同基因型秸秆及籽粒中锌的含量存在差异,不同铁处理的根表铁膜数量、地上部锌含量均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