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9篇
基础科学   24篇
  5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运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黄土丘陵区野杏表型变异种质43株样木的种子可溶性蛋白图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3株表型变异野杏样木的种子可溶性蛋白电泳谱带丰富、多态、稳定,蛋白质亚基主要集中在14.4 ~ 66.5 KD,分布较广,多数种质都有其特征谱带.依据特征谱带的分子量进行聚类,将43株表型变异野杏样木划分为9类.从蛋白质水平得到的分类结果与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一定程度的异质性.研究表明种子蛋白质可作为野杏种内类群划分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52.
为了给东北地区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探求既能保持垄形又可防止堵塞的破茬装置,在阐述农业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移动式、驱动式和滚动式3种破茬方案的机理。结果表明:滚动圆盘式破茬装置土壤扰动较小,垄形的改变程度较低,适合我国东北垄作地区的免耕播种的技术要求,为破茬防堵装置优化设计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立锥式花生脱壳装置性能试验与参数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期对立锥式花生脱壳装置进行设计与研制的基础上,重点对花生脱壳装置工作过程中的4项指标进行性能试验。通过试验数据结果,分析制约各项指标的因素,并找出各指标的最优参数组合,为今后花生脱壳机的研制与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4.
选用粉花山杏1年生小枝为接穗,普通山杏1年生苗为砧木作为试验材料,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粉花山杏的嫁接成活率。结果表明:影响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最重要的因素是嫁接方法,其次是嫁接时间和接穗处理方式,最后是砧木规格;砧木地径与新梢生长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采用腹接或劈接的方法,在砧木树液开始流动而芽未膨大之前,将梢头接穗或蜡封上端的梢中接穗嫁接到径粗≥0.7 cm的砧木上,粉花山杏的嫁接成活率能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55.
利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仪(TDP)于2010年5~10月对辽宁北票市油松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测试样木为4株。结果表明: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油松树干液流变化规律差异明显,晴天为宽单峰曲线,阴天为尖而窄的多峰曲线,雨天基本无液流活动;6~10月液流速率峰值分别为:33.13 g.h-1.cm-2、27.68 g.h-1.cm-2、33.71 g.h-1.cm-2、30.82 g.h-1.cm-2和24.44 g.h-1.cm-2。6~10月液流活动时间逐渐缩短,6月液流活动时间为15h,10月为10h,与日照规律密切相关。树干液流速率与空气温度、水汽压亏缺和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利用4种环境因子拟合了树干液流速率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56.
四个美国产地树种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Li-6400光合测定仪系统研究了西黄松、北美短叶松、美国红栌和美国核桃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四种树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7月为单峰曲线,8月是双峰曲线。四种树种单位面积固碳释氧能力排序:美国红栌〉美国核桃〉北美短叶松〉西黄松。影响净光合速率的环境因子随外界条件的变化也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57.
到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历史上将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这是一项惠及亿万人民、举世无双、史无前例的伟业,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绕不过去的坎。要打赢打好这场战役,就必须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58.
辽西地区杨树沙棘,油松沙棘混交林混交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辽西地区杨树沙棘、油松沙棘混交林混交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两种混交林均以带状混交为佳,行状混交对幼林管理不便,且需经常调整种间关系。两种混交林中,杨树、油松均以4行一带为好(行距2m),如行距为3m,则3行为一带。沙棘带宽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59.
辽西河滩地杨树立地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0.
本文应用随机过程理论ARIMA时间序列模型,对辽西河滩地杨树立地质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